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01月16日 星期一

治霾经验之“兰州蓝”

■中国城市报记者 乔妙妙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01月16日   第 13 版)

  连日来,雾霾席卷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地,并且持续时间长、程度严重,引起社会公众普遍忧虑。

  兰州,一个中国西部内陆的工业重城,曾被称为是“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但是,经过短短5年时间的治理,兰州已稳定地退出全国十大空气重污染城市。

  “兰州污染相对比较轻了。从城市的规划、制度设置、环保意识上,‘兰州蓝’都得到了良好的保障。”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有贤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兰州再上污染项目的可能性已经较小,因为已经形成了一种大的环保氛围。兰州的空气也将会越来越好。”

  市民郑女士向中国城市报记者说:“从2011年以后,兰州空气质量发生明显好转,家里老人更愿意出门锻炼,孩子的户外活动也不受影响。”

  兰州也曾等风来

  兰州有何治霾经验?

  兰州环保局向媒体表示,兰州雾霾产生的首要原因是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兰州的气候最大特点是少风缺雨,与其“两山夹一河”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在秋冬雾霾高发的季节,风速更低。据相关数据统计,2016年最后的两个月,静稳天气更是占据一多半的时间。

  “在雾霾频发的区域,地理条件是影响较大的因素。而就目前来看,兰州雾霾治理做得比较好,是因为这种地理条件的影响在减弱。”张有贤认为,这其中会涉及环境容量的问题。在某种天气下,污染物消纳的空间就会缩减。北京也是一样,污染物排放量可能不大,但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会超过环境容量,雾霾就越来越重。

  兰州的治霾路走得并不顺畅。早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兰州先后推出多项治霾计划,均宣告失败。兰州人无奈地调侃:“太阳和月亮一个样,白天和晚上一个样,鼻孔和烟囱一个样。”

  于是,有人将削平大山的想法大胆地提了出来。甚至在1998年,兰州市政府将削平大青山的方案公布于众。而这个方案最后不了了之,原因是大青山外还有山,新鲜空气不可能长驱直入兰州。此外,更离谱的“巨无霸”鼓风机也被人提上日程。

  “心肺”之患绵绵无绝期,兰州的“锅盖天”依然存在。雪上加霜的是,兰州作为西北重要的工业基地,是国家“一五”期间重点布局的重化工城市。依据当时的科技发展条件,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结构成为城市经济的基础。受某些历史因素的影响,大型化工企业被安置在城市上风上水的方位。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兰州污染大户大多是具有行政级别的央企、国企,环保执法落实难,排污监督易成摆设。另据资料显示,兰州矿产资源丰富,煤炭使用普遍,这也成为兰州雾霾的一大隐患。

  人海战术成就“兰州蓝”

  “雾霾治理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政府各个部门共同协作。”兰州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向中国城市报记者介绍说。在兰州很多干部看来,当地科研力量薄弱,治理雾霾并无秘诀,而是一些较真的“笨办法”将措施进行到底。

  据了解,兰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以环保为轴心的5个工作组向各区派驻60多名督查,发挥“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的扎实作风,深入一线明察暗访,将问题及时反馈解决。

  张有贤表示,近些年,兰州的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减排优化设施建设,现今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等大型央企排放量可以说是达标的。

  整个兰州市区被细化为1482个网格,将各部门职责落地,实现了所有重点排污企业干部24小时驻厂监督。曾是“黑兰州”的一大主力——范坪电厂,现在每天都有8名政府工作人员24小时驻扎督查。

  如何让这些重污染企业达标排放,是管理部门头疼的问题。“污染物排放量少了,雾霾就少了,关键要看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优化,排污量和GDP就是正比关系。有的产业不产生污染物的排放,比如金融,只产生GDP。还有一些高技术的产业,排污系数本身就小。”张有贤表示。

  在企业的污染排放进行大规模实地监控的同时,对市民生活进行适时的调整。近年,兰州对1296台锅炉全部进行了“换血式”的改造。据悉,兰州各区每个炉子可以吞掉多少煤,烧什么样的煤都登记在册。

  郑女士说,在空气质量下降的时候,兰州会实行公交车免费及加强洒水车的使用。尤其是洒水车的运用,感觉路面的扬尘污染减少很多。

  张有贤认为,兰州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在雾霾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这股力量的潜力会愈加凸显。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日常行为的环保意识,对雾霾的治理都有重要的影响。

治霾经验之“兰州蓝”
西线调水助力生态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