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以“双修”促城市转型发展(社评)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12月19日   第 02 版)

  城市“双修”修什么?城市“双修”就是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指用再生态的理念,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用更新织补的理念,拆除违章建筑,修复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 

  无可讳言,我国城市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聚集了资源也聚集着风险,不可避免地患上了一系列“城市病”。除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交通堵塞、城市形态风貌失控,任性“摊大饼”、过度开发国土资源的“野蛮式疯长”以及大拆大建中的“浪费性建设”等弊端也日益凸显。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双修”更显得日益紧迫。 

  自2015年6月10日住建部下发文件,将三亚列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首个试点城市起,城市“双修”已经从星星之火开始在全国范围燎原,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为总结推广三亚经验,动员部署在全国全面推动“双修”工作,2016年12月10日,住建部在三亚市召开了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现场会。住建部党组书记、部长陈政高强调,要深入理解城市“双修”的重要意义。实施城市“双修”,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需要,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国外城市发展经验的充分借鉴。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制定并实施生态修复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积极推进采矿废弃地修复和再利用,治理污染土地,恢复城市自然生态。要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解决老城区环境品质下降、空间秩序混乱、历史文化遗产损毁等问题,促进建筑物、街道立面、天际线、色彩和环境更加协调、优美。 

  城市“双修”是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要求,本质是要把粗放扩张性的规划转变为提高城市内涵质量的规划,以此改善人居环境和城市功能,促进城市与自然有机融合。城市“双修”工作不是一个短期行为,而是新常态下的一种长期行动。城市“双修”不能就三亚论三亚,而是要针对中国城市的普遍问题进行修补。不仅要修补“旧的”,更要明确以后“新的”怎么建、怎么管,双修的意义在当前更在今后。“双修”规划不仅是一项特殊的规划,也是一个项目行动计划和城市建设行为的统筹安排和落实,更是城市治理创新和提升、城市文明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计划和长期行动。城市“双修”工作既是物质空间环境的修复和修补,也是社会文化等软环境的修复和修补,包含城市品质提升、风貌形象优化,不是简单的外在形象工程,而是走向内在的民生工程;不是量上的拓展建新,而是品质的营造提升;不是单一的就事论事,而是综合的系统梳理。 

  那么,城市“双修”到底应该怎么“修”,才能化解城市“野蛮生长”中的城市病?这就需要我们以正确、先进的理念为引导,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避免以前所犯的错误。城市“双修”应该秉持“六重”价值,即重整自然生境、重振经济活力、重建社会良治、重获文化认同、重育场所精神和重塑设施品质。在生态修复方面,我们要注重城市与生态的共生关系,要注重建设和保护的协调关系,要注重自然与人的亲近关系,要注重生态环境自身的生长循环规律,在生态修复中,要防止因对景观的喜好而破坏生态的现象。在城市修补方面,要把对城市空间和环境的修补与完善城市功能相结合,要把对物质空间和设施的修补与社会、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相结合,要把城市街区的修补与城市文化传承和建构相结合,要把营造健康和活力的城市公共场所和改善民生相结合,要注重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同步,集中资源补齐短板。 

  城市“双修”对城市来说很大程度上就是“刮骨疗毒”,是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的一场“革命”,中间既关系到思想观念的转变,也牵涉到众多利益的博弈,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推动这场革命,实现城市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的转型,让青山再现、碧水重流、绿网成荫,造就一座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城市。

以“双修”促城市转型发展(社评)
京沪创新从何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