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一

嘉宾观点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10月24日   第 11 版)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 俞孔坚

  城市景观可解决水问题

  城市可以通过景观这种基础设施来解决水问题。现在住建部在推广的城市“双修”,海绵城市建设,生态修复,归根到底就是生态基础设施的完善,来综合解决刚才讲的那些问题。这样一级生态基础设施是跨尺度的,国土的、区域的、城市的,在我的概念下是一个系统,它不是区域,它是没有边界的。就像人一样,你研究人可以五脏六腑分开来研究,你也可以用系统来研究,这个人是有经络的,有脉络的。这个概念,就是要建立这一套脉络,来系统调理这个人,而不是西医分块来治理,而是系统来调理。这个系统调理的方法和途径就是生态基础设施的建立。

  多规合一就是空间协调,就是综合各种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这个利益诉求最终要落实到空间上,空间上规划的东西太多了,核心是建立一个底线,底线就是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基础设施,这是底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张兵

  空间规划体系需内部整合

  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规划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个概念是从英文转过来的,目前有两个重要的解释。

  第一个说法就是从治理体系的角度来讲,指向空间发展和某种场合里面土地使用的管制,也就是说我们在欧盟的话题里面,在他们的背景下面,当指向一个空间体系的时候,这个空间规划实际上指的这个国家或者区域层面的规划体系,就是我们城乡规划的体系。

  另外一个空间规划的用法,实际上指的是协调机制。就在欧盟整个区域层面,它指是有关于空间类的,空间性政策的总称,实际上是两个方面,在整个欧盟层面是一个概念,到国家层面其实就是指城市规划。

  中国空间规划的体系应当考虑内部机制的衔接、协同和整合,这个系统性要强调局部的整合,而不是简单地去创作更多的类型,现存规划已经够多,需要一个更加有效的整合。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毛汉英

  京津冀应建立利益分成机制

  京津冀制定区域政策,落脚点要放在以下几点:

  一是缩小河北省与京津两市的发展差距,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差距,特别是河北省现在还有38个国家级贫困县,这38个贫困县2020年要全面实现脱贫致富。

  二是要确保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落实。主体功能区作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依据,将各类主体功能区,包括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落地,有益于制定有保障性的差异化的区域政策。

  三是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包括推动金融市场、土地要素市场、人力资源市场、技术信息市场等一体化改革,需要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政策。

  四是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包括建立利益分成机制,解决区域矛盾与冲突的核心,建立一个利益分成机制。以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机制,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机制、产业发展的协同机制等。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 文魁

  北京发展要有经济特色

  北京要不要发展经济?一直是历史的纠结,从中央对北京功能定位的历史来看,从来没有提北京是经济中心。但北京作为一座城市又不可能不发展经济,不可能没有经济功能,正像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所提,城市和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将北京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北京城市发展要把握好北京城市的经济功能与北京核心功能的关联。城市的经济功能主要是人口的高度聚集和土地的高效集约。一座城市经济不经济,就要看集聚的人口和集聚的土地如何形成有机的组合。具体地讲,就是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形成紧凑、集约的产业体系,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各种各样的有效供给。

  由于首都的核心功能是与国家联系在一起的,那么北京的经济功能也应该与它有机融合。为此,我们曾经做过研究,提出北京的经济特色,从今天来看,应该具体表现为政治经济、文化经济、国际交往经济和科技经济。

特大城市:繁华背后有忧伤
嘉宾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