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15日起,第12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将于广州分三期举办,展位总数60250个,国内外参展企业共达2.45万家,其中国内参展企业2.39万家。
“广交会自1957年春季创办以来,60年来从未间断过,是我国目前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展’。” 商务部部长助理张骥说。
广交会推外贸回稳向好
据张骥介绍,广交会是集全国之力举办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同时服务全国,对外贸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功不可没。当前,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广交会自身发展也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和诸多挑战,需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提升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和信息化水平,更好地服务地方和企业,服务全国外贸发展,稳中求进、创新进取,为实现外贸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作出更大的贡献。
广交会一直致力于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目前,广交会2.4万家参展企业中,民营企业达到75%左右。广交会已成为广大中小企业寻找国外客户、拓展国际市场、由小到大的孵化器,成为大批有实力的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推进器,为夯实我国出口基础,促进外贸稳定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同时,广交会还助力企业培育自主品牌。2008年专门设立品牌展区以来,广交会在促成交的同时,品牌展示和培育的功能不断提升。目前,优质品牌参展企业每届超过2000家,展位数量超过总展位数量的20%,成交超过30%,促进了外贸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
广交会期间,汇集了全球近20万名采购商,形成了以广交会为核心的华南展览季,和以春秋两季为主的国际采购季。广交会和这些展会兼容并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吸引了更多国际采购商来华,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广交会每年吸引超过210个国家和地区近40万采购商,从第101届广交会起,广交会设立进口展区,累计已有来自108个国家和地区超万家的优质境外企业参展。”张骥说道。
新型媒介招商促发展
经常参加广交会的企业单位逐渐发现,会上现场完成订单的情况在逐渐减少。但他们依然愿意去参加广交会,在现场可以结识一些客户、合作商,这是他们更加需要的。现在电子商务发展很快,客商完全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达成合作意向甚至完成采购订单,广交会已不再是唯一的采购平台。
“广交会不再是参展企业出口成交的唯一渠道。参展企业通过广交会结识客户达成的成交额占全年出口额比例接近五成。会后成交额占参展企业通过广交会结识客户总成交额的比例接近七成。”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李晋奇说。
在全球贸易大环境遇冷的背景下,广交会采购商到会和成交额曾连续3年出现“双降”。但是,第119届广交会采购商到会、成交额均出现了微增。
为了进一步加大国际招商力度,即将迎来六旬华诞的广交会也开始尝试搭乘新型媒介的便车,比如通过脸书(FACEBOOK)、领英等六大国际知名社区媒体平台同步开展第120届广交会的预热宣传。如今,广交会脸书境外粉丝已超过55万人,影响力高居全球业界第一。
除了利用脸书等平台以外,广交会还通过谷歌、雅虎等知名搜索引擎,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截至发稿,通过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等互联网渠道已吸引超过5万名采购商预登记注册参加。
由“单一”向“综合”平台跨越
李晋奇表示,广交会作为国家贸易促进的重要平台,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提升展会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信息化水平,助推外贸企业转型升级走出去,培育外贸竞争的新优势。
“我们采取了诸多措施来推动我国外贸经济的发展,广交会由单一出口贸易功能平台转变为结识客户、展示洽谈、行业交流、信息发布、产品推介等综合功能平台。展会效果得到了参展企业和采购商的普遍认可。” 李晋奇说。
随着全球贸易市场的不断发展,广交会的角色在不断发生变化。“以前广交会是国外企业查看中国市场的一个窗口,而现在变成了一个优化资源配置的平台。”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广交会以前仅仅是出口贸易的一个平台,厂商通过低价竞销等方式考虑如何把商品卖出去。而现在,广交会成为国内外厂商优势互补的平台,成交方式也更趋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厂商更加看重品牌建设,更加注重售后服务等商品价格之外的东西。
“国际市场会通过广交会来倒逼国内企业进行转型升级。以前仅仅是比价格,现在许多最新的采购理念、商品需求通过广交会传递给商家。我们的产品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能满足国际市场需求,自然也就更能推动外贸发展。”白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