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以来,各地频发大学生被骗案件,理财类诈骗尤甚。近日,蚂蚁金服商学院联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与法治协同创新中心对全国近千所大学的30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的防骗能力平均得分仅为69分,其中,45%的学生无法识破校园贷诈骗陷阱,愿意为了借钱先交保证金,23%的大学生相信存在无风险且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容易被高利息诱骗。
如今,很多大学生热衷于投资理财。然而在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与经济承担能力的同时,大学生投资理财也因为风险甄别能力不足,财商素养欠缺而问题频出。
理财变“失财” 高风险理财令人忧
2016年5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蚂蚁金服商学院、清研智库三方联合发布的《中国青年财商认知与行为调查报告》中显示,15.6%的大学生对理财持“非常欢迎”的态度,44.6%的大学生支持理财,只有0.5%的人反对理财。超过99%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选择银行存款和余额宝,而选择股票、基金、P2P的分别占20%、15%、11%。
因校园贷引发的债务纠纷,近年来颇为常见。今年4月,教育部和银监会曾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不良网络借贷监管力度,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8月24日,银监会就《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有关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对校园网贷采取“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
在前不久网贷监管细则发布会上,银监会发言人表示,明确对校园贷提出“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对行业进行规范和引导,对不同类型的公司采取分类处置的思路,肯定了合规经营公司的合法性,并没有一刀切地禁止校园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京东校园白条、蚂蚁花呗等有消费场景业务的公司,都开展该类业务。
相关专家认为,理财产品种类繁多,大学生在做选择时,应考虑自身经济和生活能力,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不冲动,不盲从。直接现金借贷与有消费场景的消费金融是两个概念,目前负面频出同时监管严打的是中小民间借贷公司在校园提供的大额现金借贷,因为准入门槛低,大额,资金用途不可控导致风控不好做,但是电商+金融的平台本身消费者是在电商消费,资金流向可控,小额分散,同时具备金融背景运营相关的丰富专业经验。
一位从事消费金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校园贷基本上是信用卡的延伸,由于学生贷款数额比较低,基本都是小额的,行业门槛较低,外加上营销成本低,因此吸引了很多的公司从事这部分业务,但是行业一直没有明确的规范。”
多方管理之下,校园贷仍然问题多多,但它本身并非洪水猛兽,不应该被妖魔化。从技术层面看,校园贷的主要问题在于放贷审核不严、借贷门槛过低,以至于造成大量不良借贷乃至恶意借贷。这看似是行业漏洞,其实恰恰是经营策略。遏制校园贷频发问题,细化管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财商教育也亟待加强。
上海位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咨询业务部部门经理沈薇莲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学生在选择理财时应当尽量避免P2P平台,而选择比较安全的银行基金产品。此外,还要以经济等理财专业知识的学习为核心,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对于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甄别,以提高财商。
《中国青年财商认知与行为调查报告》显示,多数“90后”大学生认为学校财商教育、实际理财投资、网络媒体传播是靠谱的财商教育途径,57.5%的大学生首选学校教育作为财商教育的靠谱途径,他们希望学校财商教育的模式是“大学的选修课、公开课等开放式讲座”,更有39.7%的大学生认为财商课有“纳入大学生必修课作为通识教育”的必要。
大学生理财应量力而行 不冲动不盲从
据调查,理财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是大学生走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必备的常识。
米庄理财CEO陈成庄提醒大学生应掌握几个辨别互联网金融平台是否靠谱的方式。比如看其是否有一定规模、口碑,不要盲目追求高利益,当利率超过20%时要悉心辨别,同时关注平台提供服务的还款方式和信息收集是否合理,部分诈骗平台会打着理财的名义收集信息牟利。
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杨建华说,树立合理目标和健康的价值观,做成或失败都不影响日常生活。社会、学校和家庭应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理财,树立正确的观念,不指望大学生理财赚大钱,主要是提升技能,积累经验。
不少高校老师提到,当前财商教育在理工科学校或者专业基本上是空白,财商教育要作为通识课程来安排,学科建设需要穿插经济、商科类课程,供学生选修,还应多开展讲座和报告。学校的社团也可以纳入创新创业的商业模拟训练,培养学生的财商素养。
如今父母家庭对大学生理财的看法也在转变,由原先的反对不支持到如今的开明支持,更有许多家长拿钱给孩子去理财,并亲自指导给建议。“更重要的是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信用精神,信用意识的培养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联动,随着以后国家信用体系越来越完善,没有信用的人很难在社会立足,教导孩子珍惜自己的信用。”陈成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