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10月03日 星期一

让不眠灯光陪护读者潜心前行

■张亚欣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10月03日   第 20 版)

  在2014年世界读书日的前一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获悉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将创建24小时不打烊书店,给书店全体员工写了一封回信:“为读者提供‘深夜书房’,这很有创意,是对‘全民阅读’的生动践行,喻示在快速变革的时代仍需一种内在的定力和沉静的品格。阅读能使人常思常新。好读书,读好书,既可提升个人能力、眼界及综合素质,也会潜移默化影响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使人保持宁静致远的心境,砥砺奋发有为的情怀。读书不仅事关个人修为,国民的整体阅读水准,也会持久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希望你们把24小时不打烊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让不眠灯光陪护守夜读者潜心前行,引领手不释卷蔚然成风,让更多的人从知识中汲取力量。”

  笔者非常认同李克强总理所言:“阅读能使人常思常新。”阅读尤其是全民阅读具有一般文化活动所不具有的功能。唯有读书,知识才不会老化、思想才不会僵化、能力才不会退化。只有养成常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持续从书中获得知识、汲取营养、激发活力,才能让工作有“底气”,做事有“灵气”,竞争有“才气”。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惟有阅读,才能使中华文化不断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始终显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延续着并迸发出新的灿烂辉煌。如今,身处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海量信息纷至沓来,文化与政治、经济交融不断加深,更需要我们将读书的传统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从而让我们的精神家园在博采众长中日益充盈、更加丰饶。

  在数字阅读的大背景下,由于碎片化信息的网络阅读日渐盛行,读书尤其是读纸质书的公众越来越少,不想读书的念头时隐时现;“一搜即得”的求知态度,更助长着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浮躁之气;走马观花、泛泛而读的“浅阅读”,让平心静气读书的空气日趋稀薄;偏爱小说、娱乐、生活知识、文艺体育趣闻的“偏阅读”,基本取代了人文阅读和科学阅读;七拼八凑的成功学、致富学、官场秘笈、升学必读、考试利器等功利化阅读大行其道,这些阅读说到底只是一种功利性阅读,不是我们所期望的真正意义上的善于阅读、全民阅读。善于阅读是希望让阅读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享受,成为一种生活追求,通过阅读培养“一种内在的定力和沉静的品格”。所以,只有乐于阅读,善于阅读,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激发人的创造智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祛除社会浮躁之风。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有数据显示,在以色列国家里,犹太人平均每年每人的阅读量是45本书,犹太人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人一生下来就要在圣经上舔一下封面,其用意在于让孩子知道书是甜的。在犹太人眼里,爱好读书看报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美德。

  阅读力,是一种软实力,也是一种竞争力。全民阅读是一个国家的读书风气,也是提高民族素质,促进民族自强自立的重要途径,它的实际效果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后劲的重要因素。如果说一个人的阅读水平决定着这个人的学习、创造和发展能力,那么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则决定着这个民族攀登文明之峰的高度。只有进一步营造起全民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社会氛围,不断激发深层次的文明潜力,才能保证我们的国家拥有持久的生命活力,拥有坚韧的文化软实力,才能使国民真正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我们的民族赢得世界尊重,让人民的生活过得安宁祥和,越来越美好。 

温州人只差一个城市书房
让不眠灯光陪护读者潜心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