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9月12日 星期一

幸福经济学的价值和发展向度

■陈柳钦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9月12日   第 07 版)

  自人类社会以来,构筑幸福便永恒地存在于一切历史发展的社会结构之中。近年来,“幸福”成为人们热议的主导话题,构建幸福社会,建设幸福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己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在这一背景下,有必要研究经济学的幸福理论,因为幸福作为人类行为的终极目标,是历史与现实交融中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亘古永新的探讨主题,己深深根植于各种思想史、学说史中。

  幸福经济学是以人的幸福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标准、目的的经济学。20世纪初以来,经济学开始把经济增长置于核心视域。事实上,经济增长是工具价值,幸福才是终极价值。资源配置、社会分配、增长方式等所有经济问题的核心,最终都要看是否有利于增加最大多数人的幸福生活。如果经济有增长而幸福没提高,这种增长不是无意义也起码是缺乏意义的。

  尽管现代经济学对幸福的研究起步较晚,并且幸福与经济学的融合也经历了较长的过程,然而,从当前的现状来看,这种融合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极具参考意义的价值: 一是,经济学的幸福研究使经济学从传统的仅仅考虑资源分配的模式向如何平衡稀缺资源和人类欲望两者之间的冲突进行转变,并在两者中搭建了人的适应性、社会比较性和期望调整的心理桥梁,极大的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版图。二是,从幸福与经济学融合过程来看,由于借鉴了来自于诸多其他学科领域(特别是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使对人的行为的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也得以展开,并且使个体的主观世界开始进入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并得以快速发展,因此,对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前提,特别是理性假设进行了极大的完善和修正,为经济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三是,揭示了幸福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的终极价值理念。经济学的幸福研究最根本地改变了新旧福利经济学把对人类福祉的研究局限于偏好或效应的做法,把经济学的福祉研究提升到人类幸福或快乐的终极层面,将效应从幸福的角度重新界定,回归了经济学的伦理本源。从幸福作为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来看,如果说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而言是人的发展,那么这种融合还体现了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应具有的人文关怀。相对于以GDP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而言,这一价值理念的转变非同小可,它是对人类行为最高价值与行为的终极准则的偏好明示,并与体验经济学(Experience E-conomics)的研究目标形成某种相互支持。

  事实上,幸福研究大有可为,尤其是其在经济学中可以将单纯的数字关注拉回到关注人本身,重新回到“人类行为的经济学”上来。正如微积分是因为工程师觉得好用而最终被坚持传承下来,并且得到了证明一样,对幸福影响因素的经验研究,也将会很有价值。这可能会为经济学创造一个更灿烂的前景。对幸福的研究给了经济学一个崭新的视角,丰富并深化了经济学的内涵,促使经济学家更加全面和深远的考虑问题,并且促使经济学更好的和其他社会和自然科学融合来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追求幸福——我们的终极目标。怎样在社会资源有限,总财富不变的条件下使人们更加幸福是现今经济学家面对的一个最为重大的课题。

  着眼于系统性的研究视域,幸福经济学要完成其作为经济学分支体系的理论建构,需要着重在以下两方面获得突破与发展:一是在幸福经济学研究的深度与系统性方面拓展,借助于哲学、经济学、脑神经科学、行为学的理论与知识,在幸福生成原理、需要原理、广义效用理论、消费原理、生产原理以及公共政策选择等方面形成微宏观相结合的一体化研究,以构建幸福经济学的系统化理论机理,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由于幸福是人类行为之核与终极价值,这个内核的结构与价值体系是丰富的,需要借助于脑科学、行为学、伦理学(如动物快乐)等多学科知识。目前国内外经济学均已有这方面的跨学科研究,以解释人们偏好行为的形成机理与苦乐体验生成的系统原理,但这些研究仍是尝试性的,离幸福经济学的系统性距离尚远。二是与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心理学、经济社会学等学科结合,吸收其他学科对于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幸福指数、快乐指数研究的成果,形成对幸福计量的理论机理与方法的系统研究。这一发展的经济学介入角度主要是通过研究与设计基于主客观因子结合、自诉客观因子与统计客观因子结合的幸福指数量表,以便在具有良好信度、效度量表的基础上,通过大样板、规范化、系统化的国民快乐、幸福状况调查,来实现国民幸福指数核算方法的稳定性与有效性,为显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效果提供重要的评价依据,同时也为幸福经济学的发展提供实证支持。

  (作者系中国城市管理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十二连涨” 养老金让谁压力山大?
幸福经济学的价值和发展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