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8月15日 星期一

汇川刮起返乡创业风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兴旺 孟航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8月15日   第 08 版)

  卢光勋在万亩果园中摘下成熟的梨子,展示这份甜蜜的收获。

  1935年1月,红军在长征途中攻克遵义。2月底,在娄山关取得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娄山关位于遵义市汇川区,这个历史转折点上的城区如今在农民工返乡创业上也风生水起。截至目前,汇川区已有5261名农民工返乡创业,由“打工者”变成了“创业者”,为21570个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

  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究竟如何?8月6日至7日,中国城市报记者一行深入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大坎村等地探寻打开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最新局面。

  返乡创业农民获总理批示

  事实上,早在1991年,大坎村农民张明富就迈出了返乡创业的步伐。1962年,张明富出生在当地一个贫困家庭。1980年,由于家里拿不出生活费,他只读了2个月高中,就离开了校园,走上了漫漫打工路。

  上世纪80年代初,张明富随着南下的列车,来到了广东顺德,在一个家具厂当油漆工,凭着过硬的技术很快就成了厂里的骨干,工资也从每月1200元增加到3000元。1991年他带着打工挣下的6万元钱,回到家乡遵义,在火车站开起了副食和化妆品批发部,积累了原始资金250多万。1998年,张明富再次创业,成立了贵州梦丽雅化妆品厂,解决的就业人员从几个到几十个。

  2004年,团泽镇大力发展鹌鹑养殖,走产业化的道路,遇到了困难和挫折。镇领导想到了张明富,希望办一个鹌鹑公司,走“公司+农户”的路子,与乡亲一起闯出一条致富的路子。随后,张明富逐一走访养殖农户,到江西、四川考察,上北京,到福建农村、大学走访专家,在做了大量市场调查后,于2005年1月14日,注册了贵州梦润鹌鹑公司。

  2007年2月17日,正值除夕,张明富回想自己的经历,想到在外的农民工和贫穷的农村,于是,鼓起勇气给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写信。在信的开头,张明富对温家宝总理这样写道,“去年4月您在全国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会的研究报告上批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要有多种途径,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是一条重要的路子。’这对回乡创业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温家宝总理亲笔回信并作重要批示:“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应予鼓励和支持。”

  采访中,张明富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在自己创业之后,吸引了不少农民工与他联合创业。

  据了解,2014年张明富联合了当地11户农民一期投资39.7万元入股梦润花卉苗木旅游观光项目。

  2011年6月,张明富向时任国务院李克强副总理写信建议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得到了批示肯定:来信所提建议值得重视。

  目前,梦润公司产业用地300多亩,有梦润农民工科技创业园、饲料加工厂、鹌鹑苗全自动孵化场等,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鹌鹑饲料专用玉米、辣椒致富。公司先后被国家标准委首家批准为“国家级鹌鹑养殖标准示范区”单位,农业部乡镇企业局授予“回乡创业光荣”称号。张明富先后被评为:全国劳模、全国第八届创业之星等。

  返乡创业成为一个选择

  返乡创业成为当地不少在外务工人员的选择。遵义劳伦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中敏也是其中一位。在返乡创业之前,拥有博士学历的黄中敏在厦门一家农业科技公司担任总经理职位。2013年,黄中敏创办的这家主要从事蔬菜种苗培育的企业入驻汇川区城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据介绍,2014年,该公司就投入资金500多万元,政府补贴资金300万元,培育起各种蔬菜种苗300万株,还建成了1万平方米的标准化连体蔬菜大棚,种植蔬菜达250多亩,实现年总产值400多万元。

  8月6日,记者来到园区,由于正值夏季,这个现代化的蔬菜大棚仅有少量种苗。工作人员生动地向记者描述了在种苗培育旺季的场景。

  “我们公司有将近160个员工,培养了30多个技术操作工,他们一个月能拿到4000多元,在当地甚至比公务员工资还高。”黄中敏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说,“自己是厦门和遵义两边跑,虽然有点辛苦,但是带动了很大一批人跟你干,还是蛮有意义的。”

  与上述两位返乡创业者不同,1945年出生的卢光勋是一直扎根在当地的创业者。1985年,卢光勋联合10户乡邻,筹得40万元启动资金,兴办起年产1万吨的遵义县龙舞水泥厂。

  从2000年起,卢光勋以水泥厂为基础创建筑神水泥公司,并以此为依托,先后创办遵义筑神房地产公司、遵义光勋绿色产业有限公司、遵义筑神汽车运输有限公司、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黄石煤矿、遵义李家湾复合肥厂,组建了贵州筑神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实现了多行业、集团化发展,为地方的发展带来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不过,去年卢光勋关闭了煤矿,今年初他又将水泥厂停了。8月6日,记者在果园见到了他,看到挂满枝头的梨子,卢光勋十分欣慰。采访中,卢光勋表示,现在他的精力都放在了果园上。据卢光勋介绍,早在2000年,他就承包了2000亩土地,种植了果树。“当时在外面出差,看到四川的柑橘好得很,当时想我们这么好的土地为什么不种植一些水果。”卢光勋说,现在整个果园已有10080亩,年销售额1000多万元。

  “吸引了一些农民工返乡创业,还有一些下岗工人。”卢光勋说,目前公司有管理人员有100多个,促进了当地的就业。据了解,卢光勋还荣获了全国创业之星称号。

  返乡创业还需政策支持

  目前,越来越多从汇川走出的务工人员开始返乡创业。2013年以来,返乡的农民工分别为6315人、7413人、9079人,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目前,汇川区共有农民工创业户数5261户,占返乡农民工的58%,累计带动就业人数21570人。

  不过,在黄中敏看来,国家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虽然这个政策很好,但也有一些弊端。“因为返乡创业很少有人像我这样,既有高学历、技术,又懂市场。”黄中敏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解释道,从她创业整个的过程来看,遇到的困难也很多。

  “市场很无情,很多行业已经透明化了,如果创业没有很独特的地方,很难在市场上立足。”黄中敏认为,一般的返乡农民工仅有一点血汗钱,他们没有完整的市场体系来对接。

  此外,卢光勋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在创业过程中,融资难、担保贵的问题亟需解决。

  据了解,汇川区人社局和区农信社共同研究出台返乡农民工小额担保贷款实施细则,简化小额贷款工作流程,降低担保门槛。今年汇川累计注入担保资金1130万元,为468名返乡农民工贷款4195万元提供担保。

  同时,为提高返乡农民工创业技能,汇川区组织返乡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近年来,共培训返乡农民工6120人,涉及电工、焊工、计算机、厨师、乡村旅馆服务等工种。

  目前,为给返乡农民工搭建创业平台,汇川区先后建立了高坪和团泽两个农民工创业园,区政府成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各镇(街)建立创业服务示范窗口,并同步建立农民工创业扶持档案,成立以劳动保障、工商、税务、财政、银行等部门专家组成的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免费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帮助和指导。

  2015年10 月8 日,国家发改委就业分配司明确将“贵州梦润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列为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

  汇川区区长郭正勇说:“让返乡农民工骑着自行车进来,开着小轿车出去,实现成功创业,这是我们的目标。”

  记者札记:

  8月6日至7日,记者一行前往贵州遵义调研农民工返乡创业。飞机落地,高山、蓝天、白云,尽收眼底。虽然山路崎岖,行程很赶,工作很忙,但是可以大口呼吸,还是感到很惬意。是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贵州人的骄傲。

  行程中,工作人员说,明初刘伯温曾预言,“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生态,还是生态,在当地人看来,这是贵州的一张名片。如今,贵州正在建设国家级大数据中心,这吸引着国人甚至世界人民的目光。

  无限的发展潜力,让不少企业和资金开始投向贵州这个多彩的地方。同样,也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

  返乡创业的大幕已经拉开,要想推出一台精彩好戏,选角、搭台、唱戏,一个都少不了。在调研中,记者也感受到汇川区政府试图打造一个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汇川模式”。

汇川刮起返乡创业风
海汇百川 再越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