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7月25日 星期一

岳麓书院育千年湖湘文脉

■中国城市报记者 刘蕾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7月25日   第 25 版)

  在中华大地上,有一所古老的学府,他创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延续办学至今,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千年学府。在这所学府里,经一代代书生苦心经营,使它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人才的摇篮,学术思想文化创新的基地。这就是世所罕见的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秀丽的岳麓山下,湖南大学校园之中,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它自北宋创始,历宋、元、明、清各代,兴学不变。自上世纪八十年岳麓书院经由湖南大学管理和修复以来,书院延续了千年的教育办学和学术研究传统,成为了全国书院中承继其传统功能的典型代表,被外界誉为“千年学府”。

  书院的前世今生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因袭增拓”创立岳麓书院,初设“讲堂五间斋序五十二间”。由此奠定了书院讲学部分的基础。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州守李允则扩建,书院建筑的讲学、藏书、供祀三个组成部分的基本规制形成。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即院长)周式,并颁书赐额,“于是书院之称闻天下”。

  南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安抚使刘珙因旧址复建,保持了原有规制。刘珙延请张栻主持教事张栻主教期间,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培养出了一批如吴猎、赵方、游九言、陈琦等经世之才的优秀学生。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朱熹来访,与张栻论学,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朱张会讲”。前来听讲者络绎不绝,时人描绘“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这次会讲,也推动了宋代理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至朱熹出任湖南安抚使,书院“更建于爽垲之地,规制一新”。其时,“学徒千余人,食田五十顷”。谚曰:“‘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书院规模有了很大发展。

  元明一代屡有兴废,阳明心学和明代实学相继发扬于书院。据志载,元明大小修建活动达廿多次。明廷几次令毁书院,尚未受直接影响。其中修建规模较大而有所发展的:正德年间,守道吴世忠重新规划,“以风水未美,迁正学基”,更书院向,迁大成殿于书院左,并形庙制,拆毁道林寺,以其材修建书院。”因此形成了现存书院前部的基本布局。

  清代两百多年间,修建更密,志载大小修建活动达数十次之多,且多有朴学大师掌院,传书院经世致用之风。其中较为突出或有所创建的: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巡抚周召南倡修,基本承明遗制。康熙廿三年(公元1684年),巡抚丁思孔再修,次年得康熙御书“学达性天”额及十三经等赐书十六种,便成现存书院中轴后部规制。清代最后一次大规模修建是在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巡抚刘昆重振书院,留下书院的最后形制规模,现存书院古建亦多经此次重修或重建。

  清末,岳麓顺应历史潮流,设译学、算学等科,增置时务和西学图书,进行了教学改革。清光绪廿八年(公元1902年),清政府实行“新政”,改革学制,诏谕各省“于省城市改设大学堂”,因此次年废书院,改为湖南高等学堂。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学堂,乃迁入湖南优级师范学堂,改名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高师停办,又迁入湖南工业专门学校,仍就书院基址扩建,并创辟实习工厂,从此麓山开始了工科教育建设。1926年2月1日,省立湖南大学(1937年改国立)在书院正式成立。

  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的千年建设历史中,在这个优美的校园里,倾注了多少劳动血汗和聪明才智,演现了各种不同时代的文化学术思想和复杂斗争,反映了祖国文教事业的历史进程。它所遗留的文物史迹,都是生动的历史见证,是书院文化精神的见证。书院精神是在书院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经过千余年的传承与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精神。

  湖湘文化的温床

  岳麓书院不但是程朱理学的道南正脉,更是湖湘文化形成与发展的灵山宝地。书院大门上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道尽了岳麓书院历史上人才辈出的事实。

  岳麓书院讲堂檐前悬有“实事求是”“学达性天”“道南正脉”三块牌匾。

  实事求是。讲堂位于岳麓书院的中心位置,讲堂檐前悬有“实事求是”匾。1917年,湖南工专迁入岳麓书院办学,悬匾于此。“实事求是”源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其中说到献王治学时有“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评语。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手谕“实事求是”作为校训,旨在教育学生从社会的实际出发,求得正确的结论。

  学达性天。“学达性天”是康熙皇帝赐给岳麓书院的匾额,表彰岳麓书院对于传承理学、培养人才的贡献。“学达性天”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是指通过教育,通过做学问,通过“养性”,达到“性命合一”,达到“性”与“天”齐,达到“性”和“天”的统一。

  道南正脉。“道南正脉”是清乾隆八年(1743年),清廷为表彰岳麓书院传播理学的功绩而颁赐乾隆帝御书匾额。指岳麓书院对长沙历史文化中思想意识、学术观念、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等社会意识文化的重大影响。

  早在南宋初期,岳麓书院就形成了当时理学中较为兴盛的湖湘学派,出现了以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派人才群体。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王夫之也出身岳麓。晚清以后,这里涌现出了众多的人才群体,其中最著名的有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以陶澍、魏源为主体的政治改良派人才群体;咸丰、同治年间出现的以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胡林翼为主体的“中兴将相”人才群体;戊戌变法期间出现的以谭嗣同为代表的维新变法派人才群体;变法失败后以蔡锷、陈天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人才群体。1916至1919年间,青年毛泽东数次寓居岳麓书院半学斋,从事革命活动,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此后,大批岳麓师生投身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中去,如蔡和森、邓中夏、何叔衡、李达等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释、道汇聚,岳麓书院不但是湖湘文化孕育成型的蚌床,更因为代代湖湘学子从此走出,去实践它、升华它,而成为了湖湘文化千年生息薪火相传的一部完整编年史。

岳麓书院育千年湖湘文脉
长沙善卷书院旁的“忏悔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