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7月25日 星期一

感悟戏曲经典魅力 传承艺术百年之美

■中国城市报记者 何玲/整理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7月25日   第 21 版)

  日前,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注意文艺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文化部在“十三五”期间,将组织实施“剧本扶持工程”。2016年计划扶持京剧剧本3种、昆曲剧本1部、地方戏剧本5部、歌剧剧本3部、舞剧剧本3部、话剧剧本3部、儿童剧剧本3部,共计21部。

  中国戏曲艺术博大精深,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它不仅凸显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还能沉淀人们的心灵世界,在传承和弘扬的过程中更是表达了对传统艺术的尊敬和崇拜。

  2006年,京剧、豫剧、越剧、评剧和黄梅戏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京剧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的五大戏曲都有哪些艺术特色。

  北京-京剧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京剧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综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艺术手段形成的写意演剧体系,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以及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通过不断的交流和融合,最终形成京剧。因此,京剧并不是土生土长在北京的地方剧种,而是在“徽戏”“汉戏”的基础上,吸收“昆曲”“梆子”“弋腔”和诸多地方小调的精髓,又根据北京的语言特点,加以融化、衍变而成的“国剧”。

  目前,京剧舞台的剧目仍以传统戏为主,其中的人物和故事都取材于历史,能够以史为鉴,教书育人。

  浙江-越剧 

  越剧,发源于浙江省绍兴地区的嵊州市(原称嵊县),曾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和剡剧。其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

  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中首次以“越剧”称此剧种。其前身是19世纪后半叶在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并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

  20世纪80年代后期,越剧开始面临严峻的挑战。各地越剧团先后撤销,专业剧团趋少而精,但在浙、江、沪等地,越剧的群众业余活动依然蓬勃开展。

  2016年,越剧迎来了110周年的诞辰。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省现有专业越剧团约20家,占全省传统戏剧剧团的半壁江山。民间力量尤其活跃,全省民营越剧团多达数百家。受欢迎的越剧团一年演出多达两三百场,是浙江省舞台演出的主力军之一。

  河南-豫剧 

  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居全国各地方戏曲之首,流行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台湾等十几个省区,是我国最有影响的剧种之一。

  豫剧起源于中原,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

  明朝中后期,豫剧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了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艺术,至今已经形成四大声腔,即祥符调(以开封为中心)、豫东调(以商丘为中心)、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沙河调(以沙河流域为中心,即河南东南部、安徽北部等地)。

  近几年,豫剧跟随河南卫视、河南豫剧院、台湾豫剧团等演出团体走过了世界诸多国家,被称赞为“东方咏叹调”。

  河北-评剧 

  评剧,起源于100多年前,形成于河北唐山一带。评剧的前身是莲花落,俗称蹦蹦戏。莲花落这种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久,流域甚广,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

  莲花落是穷人行乞时的演唱艺术,或说唱吉祥如意的话,或演唱故事。作为乞讨的艺术,莲花落紧跟时代,从民歌、民谣、民间故事、秧歌、皮影、大鼓等艺术形式中汲取了许多营养。

  评剧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

  评剧唱腔为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以及散板等多种板式。其表演艺术虽吸收了梆子、京剧的身段、程式,一度出现京剧化的倾向,但仍保持着民间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郁的特点。

  拥有百年历史的评剧,在一个世纪的发展中走过了起伏跌宕的道路。进入21世纪后,原以城市演出市场为主阵地的评剧已逐渐失去城市市场,高端演出场所已看不到评剧的身影。

  安徽-黄梅戏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起源于唐初。黄梅戏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的安徽怀宁地区形成民间小戏,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

  黄梅戏分布地以安庆为中心,遍及中国。主要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类别主要有花腔和平词。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平词是正本戏中的主要唱腔,常用大段的叙述、抒情,韵味丰富,如行云流水。

  黄梅戏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等。

  近年来,安徽省为了持续唱响黄梅戏,大力实施了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创作演出了一大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优秀剧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戏曲艺术人才。

感悟戏曲经典魅力 传承艺术百年之美
扎根沃土 才能浇灌曲艺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