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7月18日 星期一

发展城市轻轨须有标准做支撑

——访国家标准《轻轨设计规范》编制组核心成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城市交通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公司高级工程师梁莉霞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志辉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7月18日   第 13 版)

  梁莉霞

  编者按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等大容量公共交通,鼓励绿色出行”,同时,今年初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也强调要“统筹公共汽车、轻轨、地铁等多种类型公共交通协调发展”。在种种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同时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将迎来发展新热潮,其中,全国多座城市所开展的地铁与城轨项目建设尤为瞩目。

  那么,城市轨道交通中地铁与轻轨的区别在哪?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以及我国第一部即将发布的轻轨领域技术标准都包含哪些内容?带着这些问题,本期中国城市报专访了国家标准《轻轨设计规范》编制组核心成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城市交通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公司高级工程师梁莉霞。

  地铁、轻轨各具特点,适用城市有所不同

  中国城市报:城市轨道交通是提升并完善城市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行业专家,请您谈一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状况是怎么样的?

  梁莉霞: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15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有25个城市开通了轨道交通,拥有轨道交通车站2092个;运营车辆19941辆、48165标台,其中,地铁车辆18098辆,轻轨车辆1434辆。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05条,运营线路总长度3195.4公里,其中,地铁、轻轨线路分别为85条、2722.7公里和10条、341.2公里。

  随着地铁的建设发展,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轻轨的建设也逐步提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十几座城市正在建设或已开通轻轨线路,预计到2020年,全国建成的轻轨总里程将达到2000公里。

  中国城市报:轻轨和地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梁莉霞:在我国已有的轨道交通线路中,地铁和轻轨所占的比重很高,但二者之间也存在不同特点。地铁的建设周期长、造价高、后期运营维护费用高,特别是地铁由于需要照明、通风、给排水等设备设施,仅仅从消耗的电能来看,地铁运营中所要支出的电费就占了整个运营费很大的比重。但是地铁具有客运量大的优势,因此更适合于作为人口集中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客运交通线路。

  相比较而言,轻轨是中运量的轨道交通制式,其运量介于地铁和公交之间,同时,轻轨的建设周期短,建设成本低,线路敷设方式以地面或高架为主,车站形式以及所需也较为简单,维修维护量少,运营成本也少。此外,轻轨的爬坡能力强,城市道路的适用性好,因此适用于大中城市的主干线路、特大城市的辅助线路。

  技术指标千差万别,轻轨建设受到制约

  中国城市报:随着运营里程的快速增加,我国轻轨的建设存在哪些问题?

  梁莉霞:地铁和轻轨是轨道交通两种最主要的制式,地铁在我国的建设时间较早,所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技术标准,《地铁设计规范》已经作为国家标准,在地铁设计方面提供系统的指导依据。

  而轻轨是我国近几年才开始兴建的,从2013年8月沈阳轻轨的开通,到南京河西、苏州、广州海珠、青岛城阳、江苏淮安、广州珠海等地轻轨的建设或投运,国内多条轻轨线路在设计施工、车辆选型、供电制式、运营指标等方面多种多样,各地不一,所造成的工程造价及维护费用也相差巨大。因此,随着国内轻轨的迅猛发展,对于建设标准与技术指标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已成为轻轨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中国城市报:对于您所参与编制的《轻轨设计规范》,请介绍下相关情况?

  梁莉霞:《轻轨设计规范》是2008年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立项的关于轻轨建设的国家标准,也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项目中,子课题“轻轨设计技术规定研究”的成果提升。

  标准的编制计划获得批准后,编制组于2008年6月25日召开规范启动会,并于2008年9月10日形成征求意见稿草稿,但由于在立项之初,国内轻轨还缺乏相关的实际工程经验,同时对于轻轨标准的定位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标准编制尚在探索阶段。

  随着我国轻轨的开建,在所积累的实际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外轻轨的调研情况,编制组通过总结提炼,形成了《轻轨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2014年4月,征求意见稿开始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刊发并征求意见,在网络征求意见的同时,编制组还发函给国内武汉、长春、广州、上海、北京、大连、天津、沈阳等11家轻轨设计、研究、建设及运营管理单位和多位业内专家进行书面征求意见。

  在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研究后,2015年1月底形成了《轻轨设计规范》送审稿初稿。此后,又经过近一年半时间的补充和完善,2016年5月17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国家标准《轻轨设计规范》送审稿审查会”上,《轻轨设计规范》通过审查,但还需要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并形成报批稿后,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后方可出版发行。

  国家标准即将发布,内容全面促进发展

  中国城市报:目前,《轻轨设计规范》具有哪些特点?包含哪些部分?

  梁莉霞:《轻轨设计规范》由8家单位共同编制完成,其中主编单位为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包括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公司、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滨海快速轨道有限公司、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这些企业均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项目实践者,并积累了丰富的地铁和轻轨的建设及运营经验。特别是主编单位——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从事地铁设计的单位,该企业还编制了《地铁设计规范》,同时该企业自上个世纪90年代便开始研究轻轨相关技术,目前轻轨设计市场占有率超过60%,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和先进的技术理念,这保证了《轻轨设计规范》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根据轻轨的技术特性,《轻轨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分为:总则、术语、运营组织、车辆、限界、线路、轨道、路基、车站建筑、工程结构、交通组织、供电系统、机电设备、运营监控系统、售检票系统、运营调度中心、车场、安全防护、景观等二十个章节。从运营管理模式、车辆标准、交通组织、土建、供电、运营监控系统、景观等编制章节阐述了轻轨的建设管理模式、理念及方向。

  中国城市报:此项国家标准预计将在什么时候发布?它对于我国轻轨的发展具有怎么样的意义?

  梁莉霞:从2008年至今,《轻轨设计规范》的编制已历时8年,今年5月通过审查后,预计明后年会正式发布。作为我国第一部轻轨领域的技术标准,《轻轨设计规范》填补了国内轻轨领域标准的空白,其总体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具有前瞻性。在送审稿审查会上,与会专家就曾一致表示:“《规范》结构合理、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既把握了重大原则,又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同时也引导了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规范》的实施,将在安全、质量、节能、环保等方面为轻轨建设与便捷高效的运行提供保证,对控制工程造价、运营费用等方面,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此外,《轻轨设计规范》的编制实施,在推进国内轻轨系统设备和车辆国产化、标准化、产业化等方面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它对于轻轨领域所建立的设计指标和依据,还将拓宽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思路,对城市轨道交通多种制式的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城市报:地方城市如要开展轻轨等轨道交通建设,您认为应该着重考虑哪些因素?

  梁莉霞:城市轨道交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非常大。因此,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一方面要和当地城市的总体长期规划相协调,避免造成规划与建设相冲突,做到物尽其用。

  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建设及运营成本。由于建设成本高昂,不同城市应结合自身能力来选择适合的轨道交通进行建设。同时,目前在已投运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除香港外,全球其他地区的轨道交通线路都是靠政府补贴来维持运营的,因此轨道交通的后期运营补贴也是地方城市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不应盲目建设,给地方经济带来过大压力。

发展城市轻轨须有标准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