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7月04日 星期一

国内外古城镇 发展有妙招儿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亚欣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7月04日   第 21 版)

  国内篇

  乌镇

  乌镇是一个有1300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全镇以河成街,街桥相连,古色古香,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

  景区与民俗有机融合

  多年来乌镇始终围绕“合理规划、全力保护、挖掘历史、注重文化、保护传统、有序开发、形成特色”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力争使西塘古镇成为一个集人文、历史、自然资源为一体的,具有古老建筑、水乡风韵、生活情趣,同时又体现历史地域性和传统民族特色的江南水乡古镇。关于乌镇的开发,除东栅景区留有部分原住民外,西栅景区1000多户居民全部外迁。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更便于景区开发和管理,使景区更有秩序,也更有文化氛围。在乌镇的保护与开发中,全民参与的氛围很好。在政府引导和控制古镇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全民参与根据市场规律的良性循环发展,是乌镇发展模式中“景区与社区同步发展”的重要核心。

  精细工程成就乌镇经典

  乌镇1999年开始实施开发,简称“东栅景区”。在规划的全面实施过程中,乌镇为了达到“四个最”的目标,即保护最彻底、环境最优美、功能最齐全、管理最科学,具体实施了遗迹保护工程、文化保护工程、环境保护工程等“三大工程”。在全国古镇、古城保护中,乌镇首创了和成功运作了“管线地埋”“改厕工程”“清淤工程”“泛光工程”“智能化管理”等保护模式,每一项工程都达到了优质、高效、精致、独特,成就了乌镇经典之作。

  民俗文化发挥极致

  乌镇一直在不断完善和充实景区品牌文化内涵上进行创意突破,除向世人展示乌镇特有的民居水阁、老宅深巷、船拳皮影和民间作坊以外,还深层次地挖掘了民间传统文化,把许多鲜为人知的民间节俗、寿俗、礼俗、婚俗、衣俗、以及丰富多彩的“蚕文化”推向旅游前沿,让茅盾笔下的“老通宝家乡风情”走出千百年尘封的古镇。乌镇还举办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连续两年举行了民俗风情浓郁的“乌镇香市”,从而获得了媒体及游客的极大关注。

  景区集团化管理

  乌镇景区的火爆,一方面得益于政府巨资的注入,另一方面对景区管理体制采取了企业融资的发展模式。2003年,投入十亿元巨资对乌镇西栅实施保护开发,中青旅注资约6亿元,占乌镇景区60%的股份。控股乌镇景区的中青旅对景区实行了市场化运作:景区餐饮、住宿、门票、管理统一化、标准化、集团化;对景区营销统一宣传推介;对景区内主要商品统一调配管理;对景区内的业态、业主进行优化组合,集中打造乌镇景区的品牌。

  一个景区 两种味道

  根据景区特点,乌镇推行不同定位,打造不同风格模式。西栅景区虽然与东栅景区在资源上同质,但定位是不一样的——东栅景区是“水乡古镇风情观光区”,而西栅景区是“世界遗产级的休闲度假景区”。因此,二者在景区功能设计上有很大的区别。整个景区内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横贯景区东西的西栅老街长度达1.8公里,两岸临河水阁绵延1.8公里余。西栅内有纵横交叉的河道近万米,形态各异的古石桥72座,河流密度和石桥数量均在全国古镇罕见。乌镇北部区域则是五万多平方米的天然湿地,可以净化景区内河水体。作为观光加休闲体验型的古镇景区,乌镇融合了观光与度假功能。街区内除名胜古迹、手工作坊、经典展馆、民俗风情、休闲场所、泛光夜景外,还有各类风格的民居特色客房和各种档次的度假酒店、多家设施齐全的会议中心和商务会馆,可供八百余人住宿;游客服务中心、观光车、观光船、水上巴士、直饮水、天然气、宽带网络、卫星电视、电子巡更、泛光照明、星级厕所和智能化旅游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整体上创建了一个食宿游购逐渐完备的新型古镇社区。

  宋城

  宋城景区占地面积100亩,是中国人气最旺的主题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首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1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宋城以“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为主营模式,坐拥“杭州乐园”“山里人家”“中国渔村”“美国城”等主题公园,还囊括了“奥里安娜号”英国皇家油轮、宋城华美学校等经营实体,逐渐形成“以旅游休闲和景观房产为主体,以大型基础设施投资为增长点,以文化产业为新优势”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战略,被冠以文化产业的“宋城模式”,成功打造了“宋城”品牌。在十多年的经营实践中,宋城形成了较强的核心竞争优势。

  大手笔综合性开发

  宋城是采用宋代营造法式,依据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而建。无论是整体布局、建筑结构,还是细节特色等,其都尽量还原了宋代都市原貌,怪街、市井街、宋城河、千年古樟、九龙广场、城楼广场、文化广场、聊斋惊魂、南宋风情街等景点,一步一景。城内斗拱飞檐,车水马龙,精彩丰富的民俗活动真是再现了宋代都市汴京的繁华景象。进入宋城,里面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的处理,无不体现出宋代的文化气息——城门的守卫,骑马巡街的官员,街道两旁穿宋代服装的商贩,穿着宋装的行人,高大的城墙,置身宋城,恍如隔世。宋城景区大门外硕大的八个字非常显眼——“给我一天,还你千年”,这是宋城给游客的不变承诺,也是宋城品牌的灵魂。当游览完整个景区后,再出来看这八个字,确是名副其实。

  节庆活动助燃旅游市场

  杭州宋城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地,市井街内打铁铺、棉花铺、酒坊、染坊、陶泥坊、特色小吃等七十二行老作坊鳞次栉比,越剧、木偶戏、皮影戏、布袋木偶、铜锣说书、街头杂耍、燕青打擂、捉拿武松等表演此起彼伏,尤其是王员外家小姐抛绣球招婿表演更是闻名遐迩,新春庙会、火把节、泼水节、桂花节四大节庆活动精彩纷呈。宋城在传统四大节庆的基础上,还做足 “水”文章,推出了首届河灯节,同时推出水乡民乐、水上越剧等项目。全新整改后的杭州乐园陆续推出玛雅部落、冒险岛、失落丛林、童话王国、水公园、吴越古城等区块,并积极筹备推出大型歌舞《吴越千古情》。同时,宋城还与浙江卫视再度合作打造“冲关我最棒”,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与口碑效应。园区内增加卡通、魔术、杂技、街舞等与游客互动类表演,深受游客喜爱。

  多元化融资

  杭州出台并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从白手起家到行业先锋,一个宋城集团的跃起,刺激了众多旅游文化项目的开发;一个黄巧灵的成功,鼓舞了更多民营投资者的加盟。同时,多家主题公园的共同开发和管理,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宋城整合营销模式,即“统一策划,统一营销,统分结合,相互分工”,六大景区“打包”宣传,以杭州旅游市场为核心,辐射华东地区,营销力量的整合开创了杭州旅游的新格局。

  不断提升品质

  宋城在继续推进对景区核心产品《宋城千古情》的提升的同时,相继完成对《金戈铁马》和《魅力杭州》两幕的改版,杭州乐园改扩建项目也全新亮相。通过大型娱乐项目的升级改版,宋城吸引广大游客的眼球,并受到市场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宋城景区追加自有资金进行宋城二期开发,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度假区概念。目前,宋城景区南宋古街区建筑风格融入江南以及传统徽派建筑等多种元素,散发出古色古香的文化气息,未来将承载商业、餐饮、体验等项目,为实现景区游客量、整体服务水平和人均消费跨越式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外篇

  瓜纳华托是一座西班牙殖民城市,始建于16世纪,曾是著名银矿产区。小城不仅给西班牙输送了大量财富,矿藏开采也使得小城得以发展。

  瓜纳华托出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每年在这里举办的塞万提斯国际艺术节(简称塞节)。1973年,在时任总统埃切维利亚的倡议下,首届塞节在瓜纳华托举办。通过40年举办塞节的经验积累,瓜纳华托拥有良好的硬件设施:24座博物馆,7座剧院,城市的广场、街道也都是表演的天然舞台。而这些艺术表演或者文化活动中,80%都是免费的。

  除塞节外,瓜纳华托基本每个月都会举办各种艺术活动。这些艺术活动有很大一部分是私人或社会团体组织的活动,而瓜纳华托则提供了表演的平台。每年来瓜纳华托参观的游客中,一部分是为了欣赏当地建筑和了解相关历史,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被其丰富文化资源所吸引。

  借助各种文化活动,瓜纳华托吸引了大量游客,为古城保护提供了丰富的财源,而这些资金为保护当地固有文化也创造了条件。例如,当地修建了历史博物馆、民俗文化博物馆等,塞节每年也都会邀请墨西哥的一个州作为主宾州,在艺术节上展现其文化。这些艺术活动的举办,不仅没有给当地文化带来冲击,反而促进了新潮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融合。

  茜美纳斯位于温哥华岛乃磨市以南30公里、维多利亚以北80公里处,小镇人口仅为六百人。但精致的小街,淳朴的民风,让游客流连忘返。

  茜美纳斯成为今天全世界有名的壁画村,得益于一位名叫卡尔·舒尔兹的加拿大人。他带头联合一批工商界人士提出一项小镇复兴计划,他们认为不能完全依赖传统产业来支撑小镇经济,发展观光产业是出路之一。以低廉的成本在墙上绘画,邀当时最好的画家共襄盛举,而壁画主题定为“陈述小镇的过去所为” 。1982-1983年间,共绘12幅大型壁画。由于方法奏效,旅客数量不断攀升,又进一步吸引更多画家加入义工行列。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壁画36幅、8件雕塑。因此,小镇每年举办壁画节,庆祝活动定在每年7月第一个周末。

  小镇壁画有的反映了小镇的传统遗产,有的反映了支柱产业伐木业的历史,此外,还反映了其他很多生活场景以及一些居民的音容笑貌,分布在小镇的各个角落。

  如今,小镇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户外壁画和雕刻作品集聚地。在专为游客打造的各种精品店内,琳琅满目地陈列着当地艺术家和匠师们制作的艺术品,散发着独特的西海岸风情。独特路上的脚印,游客只要沿着地上脚印绕村子一小圈,就能一次看到完整的壁画,不需要翻着地图找来找去。

  意大利古城维罗纳坐落于阿尔卑斯山南麓,被阿迪杰河所环抱。因气候宜人且风景秀丽,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已成为度假胜地,凯撒、但丁等历史、文化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自己的足迹。每年,来自全球的300多万游客使这座古城焕发出勃勃生机。

  维罗纳城中古迹涵盖了从古罗马至哈布斯堡王朝的各个历史时期,老城区内也保存完整的中世纪风貌,本就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而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故事更为其平添了浪漫色彩。

  维罗纳对古罗马圆形竞技场的利用极具创造性,与其他城市仅将其作为古迹加以保护不同,维罗纳将其用于歌剧表演已有很长一段历史。市政府通过定期举办歌剧节等形式,对露天歌剧这一古老艺术形式加以推广,每年都有超过50万人到此欣赏歌剧,使这座外表破落的古老建筑再次焕发生机。

  成功处理由旅游业带来的社会问题,是维罗纳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面对游客大量涌入带来的交通压力,意大利众多历史文化古城都将市中心古城区设置为交通限行区,私人车辆未经允许擅自驶入,将面临高额罚款。这不仅减少了车流量大而产生的交通拥堵,还为古城游客的人身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以汽车为代表的工业社会符号大幅减少,也为以古城作为品牌的文化旅游创造了最佳的游览体验。

  昆卡依山傍水、建筑错落有致,分别建于12和14世纪的大教堂和悬屋是其标志性建筑。昆卡老城曾是西班牙多位著名印象派作家的聚集地,昆卡抽象艺术博物馆是欧洲最负盛名的抽象艺术博物馆。

  为了对古城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推广,西班牙文化部、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大区政府、昆卡省政府以及昆卡市政府四方共同出资,于2005年成立了皇家昆卡财团,类似的皇家财团在西班牙仅有3个。

  皇家昆卡财团的职责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古城的维护修缮,二是促进旅游和开展文化活动。为促进老城的商业开发,财团还设立了古城新开商店的专项补助,以资助商店门面装修,保证其符合世界文化遗产要求。财团还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提高古城路面质量、扩大停车场和架设通讯线路等,进一步改善了居住质量。

国内外古城镇 发展有妙招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