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6月27日 星期一

后余村有个“ 四点半课堂”

■通讯员 沈颖洁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6月27日   第 32 版)

  在后宅街道后余村的文化礼堂里,有一间乡村图书室,门口有块牌子写着“四点半学堂”,里面摆放了十几张课桌椅和上千本图书。

  每到下午四点半,这里就会热闹起来。从附近后宅一小下课的十几个孩子,来到这里做作业、学书法、看书……一到六点半,他们就自己背着书包回家,此时,爸爸妈妈们已经做好可口的晚饭等待他们。

  这是后宅街道后余村文化礼堂自发开办的“四点半学堂”,从今年4月开始,“四点半学堂”正式开堂上课。这样的学堂在后宅街道共有两个,另一个在后毛店村的文化礼堂内,两个学堂一共可以容纳60多名学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四点半学堂”的尝试,深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使“四点半学堂”成为孩子们家门口的“乐园”。

  小璟今年上小学四年级,在班里成绩数一数二。一得知村里有个“四点半学堂”,他主动向父母提出要到这里来学习。“爸爸妈妈平时工作到五六点才回家,以前放学回家都是自己一个人。”小璟说,“四点半学堂”填补了他放学后的空白时间,跟着老师学写毛笔字,和小伙伴讨论数学题,自己一个人看故事书……“四点半学堂”的出现让小璟放学后不再孤单。“我们家就在文化礼堂的后面,等我这里下课回家,爸爸妈妈也在家等我了!”

  王女士家的儿子平时调皮好动,家里谁也管不住,只听老师的话。王女士虽然工作比较自由,但管教起儿子来还是力不从心。“‘四点半学堂’真是帮了我大忙!”王女士说,以前儿子放学一回家就满村子乱跑,作业常常要拖到很晚才能完成。现在有了“四点半学堂”,几乎都是在学堂里就把作业完成了。“儿子说他自己也很喜欢来这里,因为有很多小伙伴,还有很多图书看。”

  后余村“四点半学堂”的老师都是由街道和村里面的志愿者组成,有来自附近小学的退休老师,有来自街道辅导站的老先生,也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今年刚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小金就是其中一位。村里的学堂一开班,小金就前来报名做志愿者。有时候孩子们来得早了,她就单独辅导孩子们功课,孩子们都喜欢叫她“大姐姐”。“我的专业就是教师,毕业后我就一边找工作,一边到这里来积累下经验。”小金说,一开始只是想来练练手,但是孩子们的笑容和童真让她喜欢上了这个志愿者的身份。

保护传统村落看义乌
后余村有个“ 四点半课堂”
无标题
来自乌克兰的音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