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5月02日 星期一

《京津冀信息化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在京签订

三地智慧城市群加速融合

■中国城市报记者 叶中华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5月02日   第 17 版)

  京津冀三地确定8个信息化协同发展合作方向。图为三地信息化部门负责人签约后握手留念,从左到右分别为河北省工信厅邹平厅长,北京市经信委张伯旭主任、天津市工信委李朝兴主任

  近日,为进一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信息化主管部门在京签署了共同制定的《京津冀信息化协同发展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确定了加强信息化顶层设计协调发展、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促进信息数据共享和利用、支撑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支撑区域服务管理协同、加强信息消费环境保障协作、加强信息网络安全防护协作、加强冬奥信息服务保障协作等8个重点合作方向。并签署了在工业云共建、政务数据共享、电子证书互认、北斗导航合作等4个首批推进的分项目。

  《协议》提出,要建立三地信息化工作长效、稳定的合作机制,形成政策互融、标准统一、网络互通、资源共享、管理互动、服务协同的发展格局,共同将京津冀打造成区域信息化协同发展的示范区。

  “此举有利于促进京津冀信息化发展要素的有序流动和创新协同,实现三地信息化联动式合作和协同化发展,大大提高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区域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为建设高速、泛在、创新、融合、协同、安全的京津冀智慧城市群提供有力基础支撑。”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中心主任杨春立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共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作为《协议》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共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及促进形成京津冀一体化的数据资产交易市场成为合作的一大亮点。据天津市工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处长徐滨彦向中国城市报记者介绍,三地信息化主管部门将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业务梳理,列出需要共享的政务数据目录,根据协议探索建立三地政务数据共享目录,并建设统一的支撑平台,签订信息共享交换协议,实现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为京津冀一体化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形成的政务大数据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积极开发开放,推动相关的大数据产业发展。

  “这无疑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有利于打破过去智慧城市建设中出现的‘信息孤岛割据’状态,建设整体统一的、良性发展的智慧区域系统。”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宁家骏指出。

  徐滨彦说,京津冀三地将联合推动数据交易服务,建立数据资源的资产化和数据流通交换体系,促进形成京津冀一体化的数据资产交易市场。

  “这有利于实现三地社会生产要素的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有利于创新商业模式,催生新业态,有利于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新机制。”杨春立认为。

  加速智慧城市群的融合

  宁家骏认为,落实好《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涉及到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调整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并通过产业升级实现京津冀区域内涵式协同发展,解决区域发展失衡、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没有智慧区域的建设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协议》的签署,对加速三地智慧城市群的形成有三大利好。”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童腾飞指出,一是管理更加协同。信息化系统的打通,将会使京津冀城市管理上更加协同、更加高效;二是民生福利更多。目前京津冀已经取消了长途漫游费,交通一体化也正在加速实施,下一步将从人们的“吃穿住行游娱购”等各个方面进行打通;三是生产要素流动更加一体化。比如首批分项中的“工业云合作”将解决生产过程当中需要的各种工具、各种生产资料、各种资源的互联互通,京津冀产业界都可以从中获益。

  根据《协议》,三地将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交流合作,推进京津冀城市管理协同和服务共享。推进交通、环保、农业等领域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加快推广冀京津重点城市交通“一卡通”,积极推进三地客运联程联运“一票制”和货运多式联运“一单制”。加快扩大高速公路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ETC)覆盖范围,探索建设冀京津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结算中心,取消高速公路省际拦路收费站,实现“全线联网、分区结算”。

  共同支持发展互联网环境下的医疗、教育、养老等应用创新和平台建设,推进京津冀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对接和医保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制定医疗服务信息交换统一标准,促进电子病历、健康档案、医学影像、检验报告等医疗信息共享,建设人口健康信息协同管理平台和远程医学影像与病理会诊中心。支持在京高校、医院、养老机构等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服务半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对接。

  以举办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为契机,开展“智慧冬奥”信息服务,加强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京津冀地区信息化协同发展能力。例如,率先在北京和张家口实施5G网络建设,对张家口地区环境开展立体监测、实时预警和网格化实时调控,全力打造“冬奥蓝”,为组委会安排比赛日程提供决策支撑,为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以上都是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各领域信息系统对接互通,支持发展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化应用创新,助推三地智慧城市群融合发展的重大利国利民举措。”宁家骏指出。

  新闻链接

  《京津冀信息化协同发展合作协议》中的八个重点合作方向

  一、推进信息化顶层设计协调发展。三地将加强信息化法规政策等方面的协同,加强发展规划衔接,做好标准规范的对接统一,促进创新协同,增强区域信息化发展协调性,共同打造京津冀信息化协同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同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布局区域性大型数据中心,提高省际电子政务外网互通性,支持建设大数据云计算中心跨省直连光纤通道,携手通信部门,共同推动三地提速降费,提高服务质量。

  三、促进信息数据共享和利用。探索建立三地政务数据共享目录和支撑平台,推进政务信息共享。推动数据开放对接,提高公共大数据开发利用程度。推动行业大数据应用,联合共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四、支撑产业协同创新发展。针对重点行业共同提升并推广“互联网+”及两化融合整体解决方案。共同推广工业云应用,促进京津冀联网协同制造,推进创新创业服务,加强电子商务领域合作,提高区域资源共享和流动效率。

  五、支撑区域服务管理协同。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交流合作,推动交通一体、生态环境、产业协同等领域信息系统对接互通。推动实施北斗卫星区域应用示范工程。支持发展互联网环境下的医疗、教育和养老等应用创新和平台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协同发展。

  六、加强信息消费环境保障协作。共同构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费基础环境,促进新型信息消费终端的普及。联合推动数据交易服务,建立数据资源的资产化和数据流通交换体系,促进形成京津冀一体化的数据资产交易市场。

  七、加强信息网络安全防护协作。推动京津冀电子认证体系实现认证结果、认证证书的信息共享和互认。支持信息安全容灾备份资源三地互换合作。推动信息网络安全应急联动体系建设,提高区域信息安全防护水平。

  八、加强冬奥信息服务保障协作。共同完善2022年冬奥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统筹首都新机场、冬奥会赛事举办场所等重点区域的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重点保障公用移动通信网和无线政务专网的信号覆盖。共同推进5G网络在北京和张家口赛区先行启动建设,共同推进时空信息等新技术应用,深化“智慧冬奥”内涵,打造示范应用。

  同时,京津冀三地将进一步建立完善工作机制、人才交流、资源投入等保障机制,共同努力,将京津冀打造成区域信息化合作发展的示范区。

  四项首批推进的合作协议

  《京津冀协同制造工业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建设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工业云,发展互联网协同制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京津冀共同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合作协议》,旨在促进政务数据共享和开发,为信息系统业务协同奠定基础;

  《京津冀电子认证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共同推动京津冀电子认证体系实现认证结果、认证证书的信息共享和互认,支持信息安全容灾备份资源三地互换合作,加强信息网络安全防护协作工作;

  《京津冀北斗应用示范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共同开展北斗卫星区域示范应用,推动北斗导航产业发展。

三地智慧城市群加速融合
智慧城市征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