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5月02日 星期一

精英要有担当 大众要能自强

■贡森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5月02日   第 06 版)

  在我国当前的转型期,存在着各种矛盾,突出表现为人均资源占有率比较低,资源配置也不够公平;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市场经济“狼文化”引发失序风险,暴力丛生;中国进入社会科学知识短缺年代。因此,我国亟需构建社会发展新秩序。

  那么,如何建构一种社会新秩序呢?这就需要我们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思想资源;从国外现代化进程的理论与实践中总结经验;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中提炼新品格。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先贤们就已经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例如,道家的“自然无为”;孔子“仁”的观念——以人之内在的、普遍自觉的道德意识去挖掘价值之源和建立精神支柱,呼吁新的士人阶层都能超越个体的和群体的厉害得失;孟子的社会担当精神——“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在国外发达经济体中,有三种社会体制值得我们关注、总结,即(美国)补缺型的福利体制、(西欧)普惠型的福利体制、(东亚)发展型的福利体制。

  在(美国)补缺型的福利体制中,政府为特定人群提供有限的社会保护,培养公民的个人责任,支持非营利性组织参与,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满足多层次需求;精英有担当,但大众自强的能力有问题,美国非裔和拉丁裔15%没完成中学;创新能力很强,但公平性较差,社会流动性差。

  在(西欧)普惠型的福利体制中,政府为所有公民提供普遍福利和社会服务;精英有担当,但大众自强的意愿有问题,我们可称其为西欧“福利病”;社会质量很高,但效率低下。

  在(东亚)发展型的福利体制中,主张的不是自愿转移的静态措施,而是强调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经济参与的社会投资,同时强调经济发展本身要有助于社会福利的改善;精英有担当,且大众能自强,日本、韩国、新加坡的老年收入40%左右来自继续工作;社会效率很高,但生活质量较差。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品格是“问题意识、敢于担当、刚性执行”。总书记告诫官员们:“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因此,我们在破解社会难题的同时,要注重“立”,致力于建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新秩序。

  根据上述国内外的各种渊源,我们可以从各尽其能的角度来重新定义我国的新秩序,那就是“精英有担当,大众能自强”。

  其实,在社会转型期,重构新的社会秩序也并非罕见之事。美国史学界一般把1990年至1917年间美国所发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运动统称为“进步运动”。在性质上,“进步运动”是以新中产阶级为主体、由社会各阶层参与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目的在于消除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所引起的种种社会弊端,重建社会价值体系和经济秩序。

  目前,在我国构建理想的社会秩序,还需要很多体制上的改革。一方面,为了解决中高收入阶层“退出”、不作为和胡作为的问题,进而为“精英有担当”提供体制保障,我国要进行适切性教育,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保障公职人员的合理待遇和应有尊严;简政放权,激发社会活力。另一方面,为了保障“大众能自强”的实现,我国要重点和优先发展社会投资类项目,如教育和医疗卫生等人力资本项目,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帮助老人和贫困人口自立自强。

  在2020年前后,对于建立起社会发展新秩序的框架,个人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当然,这取决于多重因素,其中较为关键的是党中央的担当和决断,地方政府的探索创新,公职人员激励和约束机制的重建,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以及高财富群体的集体觉醒和自觉行动。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

深化全民阅读 打造书香城市
精英要有担当 大众要能自强
中国经济已是大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