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厦门、济南、濮阳等试点城市有了明确的建设目标,而青岛、合肥、成都等城市也在稳步推进。本期将通过数字看这些城市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
重庆
2017年底前
新编各专项规划
重庆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国家级海绵城市试点区域两江新区悦来新城的基础上,重庆将新增加万州区、璧山区、秀山县3处市级海绵城市试点区域,为该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
据了解,在试点基础上,重庆将于2018年~2020年逐步在有条件的区县及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先行启动海绵城市建设,力争到2020年试点区县城市建成区30%以上、非试点区县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全市于2020年~2030年在所有区县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并力争到2030年全市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根据重庆市统一部署,各区县政府将在2016年年底前对城市规划区内各类下垫面径流及污染特征、城市河湖水系(含黑臭水体)、污水处理等本地资料开展全面调查和检测、监测。在2017年年底前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新编或修编各层级、各专项(专业)规划。
为确保海绵城市规划严格实施,重庆将把海绵城市规划控制指标和要求纳入《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函》中,并作为土地招拍挂出让条件之一。重庆市还要求,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建设工程规划环节,应当将建筑与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可渗透面积、蓝线划定与保护等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作为城市规划许可的前置条件。
青岛
5月底完成绵城市专项规划
近日,青岛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科学规划和统筹实施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城市绿地与公园、城市水系统建设,通过加强规划建设管理,推广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构建海绵城市建设综合治理体系,实现城市生态发展的良性循环,努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青岛”。
新出台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青岛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其中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实现75%的雨水就地消纳利用目标。
在建设推进方面,实施意见提出要科学编制规划,完善标准体系,通过编制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指导海绵城市有序开展。意见明确要求,2016年5月底前完成市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6年10月底前完成即墨、胶州、平度、莱西四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城市道路、园林绿化、城市水系、排水防涝等专业规划,要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刚性控制指标。
同时,还要加快编制符合青岛实际的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规范、标准图集、技术导则,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性内容和技术要求,指导海绵城市建设。此外,还要将建筑与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可渗透面积、蓝线划定与保护等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作为城市规划许可和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纳入市政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出让、规划审批等相关制度、规范,并制定具体措施。
鹤壁
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
通过评审
日前,《鹤壁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对濮阳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将会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专家评审会由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多名专家、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相关专家和鹤壁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组成。规划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规划、城市雨水灌渠系统规划、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规划、道路竖向与超标径流汇集系统规划等8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汇报。
经过认真研究、深入讨论和发言,专家组认为《专项规划》贯彻了国家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和要求,编制工作思路清晰,指导思想明确,基础资料丰富翔实,调研深入扎实,问题分析准确,规划成果规范,深度达到住建部制定的《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要求,一致同意《专项规划》通过评审。
专家组建议,规划编制单位要完善径流污染控制、改善水环境和修复水生态等相关内容,深化近期规划与建设的相关内容,做好《专项规划》与绿地系统、城市水系、排水防涝、防洪、道路交通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在后续相关规划修编时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相关要求。
据悉,《专项规划》将尽快修改完善上报,经批准后予以公布。
合肥
力争2017年
基本解决城市内涝点
在合肥市庐阳工业园的一处现代园区内,海绵城市的理念应用于园区建设上。三个蓄水池既可以当做园区景点,又具有海绵吸水作用,此外,一系列现代化透水材料的使用,和海绵城市空间理念的安排,让雨水得到妥善吸收。
2015年,安徽省住建厅出台了《关于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17年,合肥等“海绵城市”先行先试建设取得成效,城市内涝积水点基本得到解决,城市建成区年径流控制率达70%以上。
在庐阳工业区和合肥工投联合打造的高端都市科技产业园项目里,海绵城市的理念先行应用于海绵园区建设中。
在产业园内,提前规划建设了三个大型的蓄水池,用于进行雨水的收集。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设有一级汇水池,主要是屋后集水;二级汇水池,主要收集地表集水;三级汇水池,主要是对于雨水的储存。此外,还有总集水区。
总集水区可以自动调控水位,为了保证水系的蓄水能力,设计了两个水位,包括常水位和丰水位。常水位可以保证旱季水系的水景效果,丰水位既可以保证水系的蓄水能力,也可以用于雨水利用。三个蓄水池和总集水区采用回水循环系统,这样能够保证活水不腐,还能改善水系水质。
此外,在蓄水池和园区建设中,广泛栽种可以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包括芦苇、水葱、茭白、睡莲等,此外,还有沸石用来吸附微生物。
“海绵园区是海绵城市的一个缩影,这种理念也可以用于小区、湿地公园等建设中。”庐阳工业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济南
3年内完成海绵城市建设
试点任务
济南将通过2-3年完成试点区域海绵城市建设任务。4月6日上午,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济南海绵城市建设有关情况。目前,试点建设项目已开工34个,完成投资32.05亿元,占总投资的40.1%。
2015年初,济南经过初选入围和竞争性评审,以第二名的成绩从全国34个城市中脱颖而出,成功跻身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获得中央无偿支持资金15亿元。该项资金每年5亿元,连续三年支付,目前已到位10亿元。
新闻发言人李本海介绍,济南市把建设海绵城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共安排了43个大项、137个子项,总投资79.26亿元,将通过2-3年完成试点区域海绵城市建设任务。
济南市将通过实施试点区域城市水系统、园林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系统、建筑小区系统、能力建设(含监测评估)系统共五大系统建设,逐步把我市建成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
济南市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建设运营。在创新投融资机制方面,采用PPP模式,为生态济南建设注入大量“活钱”。
按照河流汇水分区,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PPP项目整合划分为兴济河流域项目、玉绣河流域项目等4个汇水分区项目,总投资约53亿元,约占试点项目总投资的65%。
目前,试点建设项目已开工34个,完成投资32.05亿元,占总投资的40.1%。
其中,城市水系(内河水系)项目方面,4个项目已全部开工,累计完成投资3.78亿元,占总投资的69.4%。城市水系(城区水系)项目方面,16个项目已开工13个,其余3个项目正推进工程招标与征地拆迁,累计完成投资21.57亿元,占总投资的50.7%。
成都
投资260亿元建130个项目
据来自成都市建委的消息,成都将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五大工程”,包括环城生态区海绵综合体工程、海绵型城市水生态工程、海绵型绿地工程、海绵型小区建设工程、海绵型道路工程。2016年计划投资260亿元,共计130个项目。
至此,作为打造绿色基础设施、实现城市生态发展的新概念,“海绵城市”即将在成都大面积实施——这一动作“全国率先”。
近年来,每到夏季汛期,成都与国内很多城市一样,不时陷入“到市区看海”的窘境。因此在决策者看来,尽早实施这一规划,是让市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福利的重要行动,也是成都对外展现更加优美的城市面貌的重要举措。
成都市建委副主任任务介绍,成都即将铺开的“海绵城市”建设,将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天府新区等新建区,将配合其他建设同时进行;建成区则结合道路改造等工程进行,“以减少对市民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
刚刚完成的红星路改造,就结合了“海绵城市”的理念。“在东升广场、督院街、滨江社区等节点处的道路、广场地面上,都铺设应用了透水材料,雨水降下来后可以像落在泥土上一样往下渗透,解决了水泥硬化路面难以渗水的问题。”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第五设计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总投资5619亿元中,有4272.93亿元将被用于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包括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水、大气、土壤环境治理及固体废弃物处置三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