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4月11日 星期一

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 完善关爱保护政策

精准关爱留守儿童

■中国城市报记者 康克佳 张兴旺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4月11日   第 01 版)

  在中国有这样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双方或一方迫于生计远走他乡,他们或留在城里,或守在农村。这个被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所暂时遗忘的群体叫“留守儿童”。

  为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4月5日,国务院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关于同意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函》,同意由民政部等27个部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4月6日,民政部在京召开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研究确定了2016年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各项工作要点。这成为继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后又一实质性举措。

  留守,是城乡二元的产物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距逐渐扩大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务工。2015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7亿人。

  由于我国特殊的城乡结构,农民工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流动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流迁人口地域、职业转换的路径。受户籍制度和资源配置制度影响,农民工及其子女没有获取市民身份,不仅城市公立学校没有对农民工子女完全敞开大门,而且农民工子女即使入了学也必须回原籍地参加中考或高考,所以,外出务工者不得不将子女留在农村,进而衍生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在我国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0-17岁)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这意味着,全国每5名儿童中,就有1名农村留守儿童。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务工,以及城市的政策环境导致家长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

  不过在全国政协委员、儿童作家汤素兰看来,城乡二元结构并不是导致留守儿童出现的唯一原因,除去经济和政策因素,家长对孩子的监护责任淡薄也是重要原因。

  “在外打工的父母以为孩子只要不冻着饿着,有人管就可以了,进城务工人员理所当然地把孩子留给自己的父母照管,自己在外面拼命挣钱,以为这样就可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汤素兰向中国城市报记者解释说。

  摸底,精准关爱留守儿童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此前表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对于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3月底,由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16年3月底至7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旨在全面、清晰地掌握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规模、分布区域、结构状况,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组成、生活照料、教育就学等基本信息,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并健全信息报送机制,为细化完善关爱保护政策措施、加强关爱服务力量调配和资源整合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效。

  无疑,一次有效的科学摸底工作,势必会让一系列围绕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工作更加有的放矢。摸底之后如何进行精准帮扶更被社会所关注。

  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意味着要从打破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着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是促进农民工返乡的重要举措。同时,合理配置资源,打破户籍藩篱是解决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的有效手段,这一目标在落实上还需要时间。对此,唐钧建议,可以由国家设立专项基金或募捐拨给专业的组织,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像之前的青少年基金会做的希望工程一样,发挥社会组织、大学生志愿者的力量,可能效果比政府去做更好。”他说。

  对于这一观点,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却认为仅依赖公益组织是远远不够的。他对中国城市报记者称,公益组织在执行力度上有所欠缺,还需要国家能出台相应政策,建立相应的国家监护制度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在汤素兰看来,留守儿童的问题不能全部推给国家,只能在特殊的情况下,即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确实不能履行监护责任的情况下,才能由国家监护。“管教和保护儿童既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国家的责任,在特殊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充当监护人的角色,才能真正保护留守儿童和未成年人。”她说。

精准关爱留守儿童
图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