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将重点清理整治“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地名承载着历史与文化。规范地名就是留住文化根基和历史传承,切不可因长官意志或眼前经济利益而“任性”修改。
对地名更名之风喊停
一方面,地名是基本的社会公共信息,也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是国家和民族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情感的寄托。
然而,据民政部统计,近30年来,仅伴随基层行政区划和建制村调整,我国就有6万多个乡镇名称和40多万个村名称被废弃。同时,一些地方对地名文化的保护程度不够,导致许多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地名消失,部分居民区、大型建筑物、街巷、道路、桥梁等地名中甚至存在各种不规范地名的情况,对地名文化传承造成了很大损害。
另一方面,地名是最能体现一个城市人文底蕴的地理信息,特别是一些老地名,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有时过境迁的烟雨沧桑,是城市变迁的刻痕印记。而现在,改地名似乎成了一种流行现象。有些地名崇洋,比如“曼哈顿、威尼斯”等洋地名扎堆出现。有些地名古怪,例如,某地把“土桥”和“八公里路”合并后竟直接命名“土八路”,林林总总,光怪陆离,让群众看着是一头雾水。
对此,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表示,我国地名文化资源内涵丰富,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部署,紧密结合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和各地区各部门实际,准确把握任务要求,抓紧组织实施。要在做好地名文化保护工作的同时,营造规范有序的地名环境,严格依法行政、立足传承保护、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民意,避免形成地名更名之风,厚植地名文化,形成地名规范管理长效机制。
人人都是地名守护者
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曾将地名比作人类历史的活化石。而在不少专家学者看来,重视地名文化就是重视国家与民族的历史,“任性改名”改丢的不仅是“乡愁”,更是整个民族的记忆。
2013年民政部资料显示,1980年到2003年,北京消失的胡同地名近40%。这样多的地名消失了,消失的不仅仅是地名,与之同时消失的更是这些地名所寄托的文化,尤其是古文化。这些地名不再了,这些地名所承载的古文化也会慢慢地消失得无影无踪。
针对以上现象,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李晓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相关部门不重视保护,在未来的一代,对于失去的地名中所承载的故事又有谁能够想起呢?即便是有一天想起来了,想重新挖掘,也无法做不到。因此必须重视保护地名,中央政府部门重视,地方政府部门更要重视。”
如何保护地名呢?李晓波建议:“在城市改造过程中,所涉及到厚重历史文化的名称要坚决保留。对于一些相当不规范的地名,必须清除。希望在这一项工作中,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普通百姓,都能够积极参与。当然,政府在这一项工作中要体现更多的责任。通过百姓的参与,希望可以挽留住地名,挽留住历史文化,让地名所诠释的历史文化能够在时代改革中永远绽放异彩。”
李晓波讲到,郑州政府对相关街道修改地名,而郑州市民在多次劝解无效的情况下,他们为了保护地名,进行了“民告官”活动,为的就是在地名保护工作中做到人人有责。此外,对于新建筑的街道,在取名字时,为了博取广大百姓的眼球,或只重视所谓的个性,直接取洋地名。如果这样做了,反而更容易遗失中国文化气息,甚至失去了一个国家的国格。
抓住立法契机
“中国的土地,能够长出,也能长好属于自己文化特色的地名。因此,对于那些刻意使用‘洋、大、怪’的地名,加紧予以治理和纠正,确实有必要,也很紧要。”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奚三彩对记者如是说。地名,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成为相应地方群众生命和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对于地名的保护,特别是变更方面,尤其需要注重听取相应群众、单位的意见。所以,在规范使用地名中,应该坚持沿用为主,坚持尊崇历史、尊重民意、规范简明的原则使用地名。
事实上,改地名也不乏成功案例。北京的簋街以其多元化的饮食而闻名。但其原名却是鬼街。为了契合街道特色,体现新风貌,遂改名为簋街。又如张自忠路、佟麟阁路都有着一段红色历史,用名人记录这段历史,就是对已有历史有效且直接的传承记忆。
对于地名文化的规范与管理,我国并不缺少相关的依据。早在1986年,国务院就出台《地名管理条例》,“地名管理应当从我国地名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同时,民政部亦出台《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指出“擅自命名、更名或使用不规范地名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进行处罚。
遗憾的是,即便有明确规定,但这些年随意更改地名的行为还是时有发生。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只明确了需要进行处罚,但并未明确处罚的具体方式,缺乏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也源于权力不受限制,一些地方“改地名”往往是领导拍脑袋决定。这也使得一些地名“越变更越没文化”。当然,无论什么形式的“改地名”,基本上都是为了趋“名”逐“利”,当改地名陷入“名利”这样的沉疴,失去文化底蕴便不足为奇。
奚三彩强调:“就如今而言,国务院对地名文化保护的强调,就是一次很好的契机。”保护地名文化,不能再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而必须照进现实。真要保护好有文化的地名,就必须构建地名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地名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比如,建立必要的民意程序,即便要改名,也需充分征求民意,约束“权力任性”。再比如,建立一定的处罚机制,一旦一些地方的改名不符合相关规定,处罚必须及时跟上。唯此,地名文化才能更好地保护好,乡愁文化也才能更好地承载起来。
不管是地方制定的地名管理办法,还是国务院制定的办法,只要对地名保持足够的尊重,对民意保持足够的敬畏,对行政权力保持足够的慎用。保护地名,如果能够像保护自己的名誉一样用心用力,就不必担心地名的接连消失,以及文化传承的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