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3月14日 星期一

让绿色成为城市的底色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3月14日   第 02 版)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今天,绿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众的期盼。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绿色革命”的发展观,是抒写中国梦之城市篇章、实现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

  绿色是大自然的特征颜色,是生机活力和生命健康的体现,也是稳定、安宁、和平的心理象征,更是社会文明的现代标志。绿色蕴涵着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循环,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寄予着人类未来的美好愿景。绿色社会成为一种极具时代特征的历史阶段,辐射渗入到经济社会的不同范畴和各个领域,引领着21世纪的时代潮流。

  绿色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习近平同志曾指出:“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应当是经济社会整体上的全面发展,空间上的协调发展,时间上的持续发展。”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力推进,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

  城镇化是中国社会从未经历过的、剧烈的、迅猛的社会经济变革,也必然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加快绿色城市建设,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这意味着“十三五”期间的城镇化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绿色发展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习近平同志曾指出:“我们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现在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温饱,而是为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不能光追求速度,而应该追求速度、质 量、效益的统一;不能盲目发展,污染环境,给后人留下沉重负担,而要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我们应该从更加广义的视角去阐释“绿色”,这可能更符合新型城镇化的定义和趋势,即“绿色”不仅包含自然生态意义中的环境,还应涵盖人类生存生活所依存的人文社会及经济环境。

  绿色是城市永续发展的根基。因此,我们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坚持绿色理念,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要围绕生态、宜居、美丽城市建设,坚持让绿色成为城市的底色,把绿色发展贯穿城市建设、管理全过程,集中精力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倡导绿色建造和绿色出行,以绿色理念提升城市品格。

让绿色成为城市的底色
个人储蓄性养老,我看行
教育均衡待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