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3月07日 星期一

第七站 天津“三绝”叫你赞不绝口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亚欣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3月07日   第 20 版)

  天津地区的形成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而天津的饮食文化也从那时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它不仅仅局限于中华民族的烹饪、茶、酒这三大饮食文化,更饱含着多年来天津地域文化的深厚历史积淀和人文精神。

  天津的美食餐饮在全国都是独具特色的,不但吃出了名气,还吃出了水平。据说,乾隆下江南几次路过天津,“搓”过几顿且赞不绝口,竟将黄马褂和五品顶戴花瓴赐给厨师。走在天津,各种风味食廊和遍布街区闹市的餐厅、饭庄、快餐店不时有阵阵“撩人食欲”的香气扑鼻而来,一些有名气的食店甚至需要预约排队才能就餐。

  津味小吃中,最出名的当然是闻名全国的天津三绝: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先说一下狗不理包子,人们都说“到天津不吃狗不理包子,就不算到过天津”,足见狗不理包子在天津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刚出屉的、热气腾腾的包子,看上去如同薄雾之中含苞秋菊,再咬上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狗不理包子好吃,关键在于选料、配放、搅拌以至揉面、擀面都有一定的绝招儿,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不少于15个褶。

  “狗不理”包子铺原名“德聚号”,已有百余年历史,店主叫高贵友,他的乳名“狗子”。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其名。他的包子很受顾客欢迎,生意越做越火。“狗子”卖包子忙的顾不上与顾客说话,人们取笑他:“狗子卖包子,一概不理。”日久天长,喊顺了嘴。包子出名了,高贵友的大名反倒被忘记了。

  官方有十八街麻花的记载,桂发祥麻花的创始人是范贵才、范贵林兄弟,他们曾在天津大沽南路的十八街各开了“桂发祥”和“桂发成”麻花店,因店铺座落于十八街,人们又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十八街麻花经过反复探索和创新,在白条和麻条中间夹一条含有桂花、闵姜、桃仁、瓜条等多种小料的酥馅,使炸出的麻花酥软香甜、与众不同,创造出什锦夹馅大麻花。其特点是香、酥、脆、甜,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来天津旅游的国内外宾客,临走时都要带上几盒麻花,送给亲朋好友。

  最后一个是耳朵眼炸糕,一种经过煎炸而成的夹心糕点,除了传统的豆沙馅儿,还有有巧克力、奶油、草莓等夹心。

老子及其故里翘首盼申遗
第七站 天津“三绝”叫你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