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过去,我们对于城市文化的传承有所忽略;未来,城市文化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亮点。本期,请诸位跟随记者去探寻不同城市的文化亮点,开启2016文化之旅。
北京 胡同文化
作为一座800年的帝王之都,北京具有巨大的包容性,本土文化与各种外来文化得到很好的融合。这里荟萃了中国灿烂的文化艺术,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然而最能够凸显北京城市文化特色的,仍要从胡同说起。
胡同最早起源于元朝,在蒙古语中是“小街巷”的意思。北京的大小胡同星罗棋布,数目达到7000余条,每条都有一段掌故传说。胡同的名称五花八门,有的以人物命名,如文丞相胡同;有的以市场、商品命名,如金鱼胡同;有的以北京土语命名,如闷葫芦罐胡同等。经调查,北京最古老的胡同是三庙街,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最长的胡同就是东西交民巷,全长6.5里;最短的胡同,长不过十几米;最窄的胡同要数前门大栅栏地区的钱市胡同,宽仅0.7米;而位于东城区的南锣鼓巷,现在已经成为北京八条特色商业街之一,国外友人众多,胡同两旁明清风格的建筑和各式各样的酒吧为北京增色不少。
西安 宗教文化
十三朝古都,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浩瀚的文物古迹遗存使西安这座城市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而西安文化的包容和多元性集中体现在宗教方面。数千年的宗教文化充分吸收了传统文化的营养,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关中人的道德礼仪、思维方式、生活风俗和文化艺术等,宗教文化与地域文化相互补充、融合,丰富了西安文化的宝库。
西安的宗教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在西安市并存,既有对中华民族影响根深蒂固的孔孟儒家思想,也有土生土长的道教,还有外来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更有名目繁多、具有几千年历史传统的中国民间信仰和风俗习惯等。
西安宗教门类齐全,观赏价值也极高。既有寺观、佛塔等传统的建筑,又有清真寺、教堂等异域宗教建筑,这些风格多样、各具特色的建筑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众多的寺庙、道观和教堂,不仅是各教信徒活动的场所,也是历代书法、建筑、雕刻、园林、音乐等艺术荟萃之地。
成都 川剧文化
成都是汇百流、善吸收、富创新的开放城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成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融入了成都人的日常生活,代代传承发扬,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川剧和茶馆文化。
不得不说,川剧是我国戏曲中一块美玉。历史悠久,很多传统的经典剧目被保留了下来,再加上饱满的乐曲和表演技艺,川剧可谓是堪称完美,早在唐代就被称为“蜀戏冠天下”的美称。川剧剧目众多,最著名的要数《白蛇传》《玉簪记》等等。川剧的绝活也是让人难以忘怀的,最出名的有变脸、喷火、藏刀等等,很多技艺都是让人目不暇接的。
此外,成都人爱喝茶,也会品茶,因此成都的茶馆遍地都是,茶馆成为了成都人休闲消遣的必去之地。成都茶馆众多,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茶文化。
拉萨 多元文化
拉萨文化就像雪域高原上随风舞动的七彩经幡,它既是藏族人民世世代代智慧的结晶,也是藏族文化与汉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文化以及印度、尼泊尔等国外来文化交融的结晶,其中,壁画是藏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种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绘画艺术在这里汇合,这就是西藏壁画色彩艺术灿烂的特殊之处。在宏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内,绘有大量的壁画,构成一座巨大的绘画艺术长廊。壁画的题材有西藏佛教文化发展的历史、五世达赖喇嘛生平、文成公主进藏等内容。布达拉红宫司西平措二楼画廊,绘有698幅壁画,色彩艳丽、画工精细、取材多样,描绘了藏族的许多风土人情场面。如藏人放牧、射箭、划牛皮船;节日赛马、角力摔跤等热烈情景,以及喇嘛在寺庙修行的情形。西藏壁画艺术中有三大流派:康孜、卫孜、藏孜,三大流派各具有自己的传统民俗和色彩艺术特色。
南京 建筑文化
南京是“水文化”与“山文化”的复合体,也是“北文化”和“南文化”的汇合点。民国时期的南京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建筑作为见证一个地方文化的活化石,被成为“石头上的史书”。拥有古老历史且当过六朝古都的南京城,在建筑风格上极具特点,通过当地的民居风格,更是可以直接反应南京文化的特点。
南京传统民居最大的特色是它的简洁、精细、沉稳、素雅、淡朴。如宅门的门头装饰——门罩,皖南与苏浙一带传统民居的门罩枋柱结构都比较繁杂,向前伸出来的部分较多,都有瓦;南京民居一般没有门楼,只有门罩,门罩外檐向前伸出的部分比徽派建筑短,一般只有水磨砖、没有瓦,两翼微翘。此外,北方民居的天井相对窄长,南方院落天井相对扁宽,而南京民居一般为多进穿堂四合院形式,天井近似方形,进深相对较深。
大理 文献文化
作为数百年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理文人名流会集,史籍文献甚丰,特别是明清以来,一直有着“文献名邦”之称。
大理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亦是云南早期文化发展的中心。早在南诏时期,大理的文化已相当发达,崇圣三塔就是古代文化的象征。《白史》《国史》《南诏奉圣乐》以及张顺、王奉宗绘的《南诏画卷》、张胜温绘的《大理画卷》等不朽佳作,充分说明了大理文化的发达,且极大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
平遥 晋商文化
平遥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级城市。它最为完整地保存了明清以来的城墙、街道、店铺、民居等历史遗迹,更是晋商文化的发源地。因其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特色,被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平遥有中国金融史上的“活化石”、全国首创而“汇通天下”的日升昌票号旧址。晋商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他们将做人的道理应用于买卖生意上,特别是将“诚实守信”的观念融入商业活动中,以诚实为本,坚持质量第一,维护自己的信誉,不弄虚作假。可见,是先做人,后经商,以信用为上,取信于人,宁愿赔钱也不做玷污招牌的买卖。晋商以诚实守信为商业精神,以雄厚资本为物质基础,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商业辉煌。
青岛 道教文化
青岛是一个山水之城,很多人说青岛有最好的海,但鲜有人说青岛有最好的山。其实,青岛除了是一个海滨城市,还是一个道教圣地。中国有很多宗教文化并存,但唯有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
道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崂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自春秋时期就云集一批长期从事养生修身的方士之流,明代志书曾载“吴王夫差尝登崂山得灵宝度人经”。到战国后期,崂山已成为享誉国内的“东海仙山”。崂山道教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宗教,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