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5年11月02日 星期一

追寻历史上的北京城池

■中国城市报记者 刘蕾 《 中国城市报 》( 2015年11月02日   第 24 版)

  编者按

  转眼已是深秋,漫步北京,抚过斑驳的城墙,回望这座古都千百年的历史,不禁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心情。沧海桑田,唯有这巍然矗立的古老城墙,仍然在诉说着北京横亘古今的故事。10月28日,一场名为《读城—追寻历史上的北京城池》的大型互动展览于首都博物馆拉开序幕。读一座城,寻一段根,来首博探寻北京城的昨天。

  城池是中国古代城市的重要标志,是传统儒家“礼”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先从了解它的城池开始。城池选址蕴含着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结的智慧,城池位置变迁也体现了城市的历史发展沿革;城池的外观布局体现了城市规划设计的思想理念、城市定位及严格的礼制规定;城池的营建凝聚了古代建筑技术的高超工艺;城池的功能发挥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合理的功能规划让生活井然有序。了解城池正是走进北京城市历史大门的珍贵钥匙。

  何为城池?

  《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城池,即城墙和护城河,有时也泛指城市、都邑。通俗而言,城池就是在城市都邑四周环绕修建的高墙和围绕着高墙挖掘的壕沟。

  古代城池,起初之时,源于军事防御功能,保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随着社会发展,筑城成为传统。与欧洲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古代的城池只有官府才可以修建,并非个人可为。

  几千年来,城池是中国古代社会崇尚礼制的一个重要体现,形制有严格规定,如城池的规模、城垣的高低、城门的数目及位置等等。如果背离了这些规定,则被视为僭越。城市的职能、级别不一样,城池的建制也不一样。比如,规模最大的为都城,一般有三重城墙、城门数量也最多;其次如府城,一般有内城和外郭城两重城墙,城门数量较都城减少;再次为州县城,一般为一重城墙,城门数量较前两个规模的城市要少。所以,当我们再去审视曾作为明代都城的南京城池、府城的西安城池与北京城池的区别,就能有所理解了。可以说,城池的建制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地位。

  史上的北京城池

  北京处于太行山脉、燕山山脉和华北平原三者交会之地,东南距渤海约150公里。古人形容它,“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北京是联系中原地区与西北、东北地区,以及中原农耕区与北方游牧区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

  寻水而建。《管子·乘马篇》记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可见,自然条件,特别是水源对于城池选址是十分重要的。历史上北京城池选址就体现了这一点,不同时期的北京可谓是一座寻水而建的“移动”城池。

  根据历史记载,北京建城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当时,周武王灭掉商朝以后,在今天的北京地区分封了“燕”和“蓟”两个诸侯国,燕都与蓟都的建立标志着北京建城历史的开端。

  西周时期的燕国都城就建在了古代的圣水(今大石河、琉璃河)和圣水的支流防水(今丁家洼河)河畔。到了春秋初期,燕国变得强盛,蓟国弱小。于是燕国兼并了蓟国,并将都城迁移到蓟城。燕国迁都蓟城。之所以迁都蓟城,是由于圣水河流涨落无常而且水量较小,而蓟城位于古代㶟水(今永定河)附近,水量充沛、平流稳定,适宜人类居住生活。

  从秦汉至隋唐,蓟城一直是我国北方的军事重镇与交通枢纽。东汉时期由于㶟水改道,蓟城位置发生了变动,稍微向西移动到了今天的广安门内外附近。在这里有一个西湖和洗马沟(今莲花池和莲花河),它的水量虽小但比㶟水、圣水安全,更适宜人类居住。

  随着元朝定都北京后,水源条件在城池建设过程中更为重要。原来的西湖和洗马沟的水量逐渐衰微,而城市人口却不断增加,不足应用,所以元大都城在规划修建中,以今北海为中心建大都城,将积水潭圈入大都城内,并引入昌平白浮泉的水,补充水源。元大都的规划对这一地区的水道系统、湖泊进行了通盘考虑,通常说的五处海子得以恰当利用,对城内调节空气、居住生活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在元大都的水源的基础上,将西山玉泉山等水源引入,进一步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天人合一。如今我们看到的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所有留下来的宫殿建筑群、城垣遗址,基本上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忽必烈虽然来自蒙古高原,可是长时期受汉族亲信的影响,接受了中原王朝关于国都建设的传统。在元大都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刘秉忠秉承了儒家的思想,遵循《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的设计理念,同时又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使“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儒家思想在大都城的建设规划中得以充分体现。

  元大都城的城池为对称式建筑,以后的明清北京城,基本上沿袭了这种建设格局。整个城市等级森严,分为内城、皇城、宫城,全城以中轴线为中心,形成北京城的脊柱,城市的中心是金碧辉煌的皇宫建筑,西侧有三海组成的宫苑,以它的特有景观和妩媚调剂了中轴线的单一,宫殿四周是井然有序的街道和胡同,居民在胡同居住,安宁祥和。

  排水艺术。明清北京城保留并疏浚了元大都的排水沟渠。明朝有记载的排水干渠有内城的大明壕、东沟与西沟和通惠河故道以及外城的龙须沟、正阳门东南三里河等。到了清朝,又增辟了一些新的渠道。最主要的是内城沿东西城墙内侧各开明沟一条、外城三里河以东从大石桥至广渠门内的明沟、以及崇文门东南横亘东西的花市街明沟。据估算,明清北京城内河道密度为1.07公里/平方公里,全城水系总容量为1935.29万立方米,每平方米有蓄水容量0.3215立方米,分别是唐长安的2.4、3.3和4.5倍。

  彼时的皇宫内帏—紫禁城占地72公顷,设有完善排水系统,加之历年的掏挖养护,五百余年来几乎不见暴雨积水记载,可见其排水效果之良好。宫城内利用自然坡降设计营造了纵横交错、主次分明、明暗结合的庞大的人工排水网络,包括干沟、支线、涵洞、沟眼等众多排水设施。

  逐渐消失的城池

  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北京城池或因自然灾害、战争破坏,或因战略考虑、社会发展而被逐步拆除。辽代因大地震导致南京城郭被毁,死亡数万人。元朝统治者顾虑金中都城墙可能会被反叛者据为屏障,因此拆毁。元末农民战争导致大都城北城墙破坏严重,明朝建立后则废弃元大都城北城墙,拆除南城墙,利用东西城墙,重新修建北京城。

  气势磅礴的城池绝非普普通通的一圈城和一条河,它既是城市文化的象征符号也是一个探寻历史的视角,几千年来与泱泱中华文明如影随形。透过这个视角,可以追寻历史的演变轨迹。

  古代北京城池的选址、设计布局、功能规划及修筑建造,无不蕴含着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虽然这些城池大多消失在历史中,但它留给后世的设计理念和规划手法,仍值得人们去探究和学习,并用于当代北京城市的规划建设之中。

  读懂一座城,探寻一座城市的古老记忆,在当下显得尤为珍贵。北京,承载着千万人南来北往的足迹,值得你停下急促的脚步,倾听她的诉说。

追寻历史上的北京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