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后任志强时代

京津冀能给华远多少想象?

华远地产宣布首次进驻天津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阿嫱 《 中国城市报 》( 2015年10月19日   第 12 版)

  任志强携老朋友潘石屹为新一任的华远领导层站台

  64岁的任志强,因敢于直言又被唤作“任大炮”,远比其已卸任的华远地产,名声大得多。

  10月14日,记者在天津再次见到了从去年11月即宣布退休的原华远董事长任志强。尽管其多次声明“退休了便不再插手华远业务”,但这一次,他还是拉上了老朋友SOHO中国的董事长潘石屹来捧场,因为,这是华远地产宣布首次进驻天津。

  天津成全国进驻的第五城市

  9月23日,华远地产正式公告,与阳光新业地产全资子公司北京瑞菱阳光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收购两个项目公司51%股权,收购完成后,华远地产将持有两个项目公司天津阳菱光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天津菱华阳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

  自此,天津成为华远地产继北京、青岛、西安、长沙之后进驻的第五座城市。

  这意味着,华远地产通过收购股权的方式,打入了京津翼一体化战略后,更受热捧的天津市场,取得了该市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的新增土地储备。

  据记者现场了解,华远此次收购的项目位于天津市津南区辛庄镇,涵盖了住宅、公寓、商业、办公等多元化业态。其中部分土地已经被开发为在售项目华远·波士顿,建筑规模约50万平米,位于距离市区3.5公里的天津大道南侧。

  销售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该项目主要以高层和洋房为主,前者销售均价约为9000元/平方米,后者均价为15000元/平方米左右;项目于2013年开盘,一期工程目前只剩下尾房。此外,工作人员还对记者表示,受天津蓝页户口政策取消的影响,华远·波士顿的主要客户群为天津本地人,尤其是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迁至附近后,校区师生就成了主力购房群。

  “从设计到施工只用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现在大家可以看见售楼处焕然一新,这就是华远品质。” 说起华远品牌,华远地产天津城市公司总经理王渝旋显然很自信。他介绍,华远地产从6月份开始与阳光新业接触,很快达成意向;8月份签订相关协议,随即团队进入天津项目销售现场;从10月进入黄金周以来,销售业绩颇为不错。

  女董事长并不轻松

  当日的发布会上,记者见到了接棒任志强华远董事长之职的孙誉晏。这位履新不到一年,地产界少有的女董事长,显然备受瞩目。

  孙誉晏表示,华远地产未来的土地储备布局将仍以一线城市为主。在加强天津储备的基础上,将依旧以北京为大本营,土地开发规模占到华远所有规模的一半以上。她还透露,公司目前正与天津土地局、津南政府沟通,已经找到一些合适的项目标的。另外,广州、上海等核心城市也将会跟进一些开发项目。

  上世纪90年代,华远地产曾是地产行业的龙头之一。1993年,其改组为北京市华远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之后陆续完成了中外合资、境外间接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股份制一级综合开发企业。直至2000年,华远总资产已达80亿元,在当时与万科并列为中国地产界南北的旗帜企业。如今,万科已经成长为地产行业的龙头老大,年销售额超过2000亿元,而华远地产的销售额还停留在百亿元。

  此次借助收购,华远终于打入了瞄准已久的天津市场,赶上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强劲东风。在外界看来,布局天津是“后任志强时代”,华远扩大企业发展规模的重要一环。通过减少建设周期,加快优质项目的开发速度和周转速度,这家老牌的北京国企正致力勾勒一张全国性的地产运营宏图。

  今年5月,华远地产与360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宣布推进智能家居、智慧社区;7月,华远地产与诺亚财富签署相关战略协议,跳出项目融资方面合作,转而从如众筹、首付贷等方式入手。

  孙誉晏表示,2015年是华远地产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这一年,华远提出了“1+N”的发展策略,正在从传统概念上的开发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

  然而,随着拥有强大行业号召力的代言人任志强淡出以后,华远的未来之路并未见得顺畅。2008年10月开始担任华远地产董事长,到2014年11月宣布退休,华远的盈利指标曾一路上升,并于2014年创下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的历史最高值。

  相比之下,2015年上半年华远地产实现营业收入接近22亿元,同比降幅一下跌至了42.75%。虽然华远给出的答复是结算条件的项目较上年同期下降,然而随着城市拿地成本的增高,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的确不再复来。

  此时,虽然借着京津冀一体化版图布局了天津市场,如何在后任志强时代把华远的规模做大,依然考验着以孙誉晏为首的新一代领导层。

  京津冀布局还得看客流

  京津冀能给华远多大的想象空间?

  据天津市津南区区委副书记、区长赵仲华介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规划,天津市正在迎来五大机遇,即京津冀协同发展、滨海新区的发展、一路一带、自贸区,以及科技创新发展,五大机遇的叠加构成了天津市良好的发展契机。

  就津南区而言,赵仲华表示,首先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区域必将随着政府对整个城市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而全面提升,加速发展;其次,津南区位于主城区与滨海新区中间的主轴上,因此,各种资源要素的配置相当丰富;第三,津南区是全天津市第一个开展示范镇建设的区域,也是城镇比率最高的一个区域,已达到85%左右,区域每年的GDP大概是750亿至800亿左右。

  然而在任志强看来,北京和天津的时差,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而言,约有5到10年。他说,北京过去是房地产从周边向中心集中发展,然后从中心开始往外蔓延,目前天津还处于向中心集中的过程,但是北京已经从中心开始往外走。

  任志强预计,天津不超过五年也快接近房地产从中心向外扩展的过程,而现在的天津近郊发展是很好的发展机会。

  同时,潘石屹则表示,房子建完之后能不能高效率利用,跟整个城市发展合拍很重要。而以办公和商业为代表的“另一半”,要比传统住宅更重要。

  日前,随着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不仅是天津的房地产市场,燕郊、香河、保定、固安等河北环京城市,亦受到开发商不断热捧。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名誉副会长陈淮则认为,“京津冀一体化”不再是简单的经济发展,而是疏解北京大城市功能,也包括天津大城市群的疏解。

  陈淮指出,房地产企业面对着升级、发展、改造,一定有三个基本要素:第一是土地,第二是资本,第三是人。“这三要素里面,人最重要,天津未来的发展要靠80后、90后这一代人。”

  这意味着,客流量将成为房企日后布局京津冀蓝图中的重要考纳因素。

京津冀能给华远多少想象?
仲量联行: 十年后伦敦天际线将改写
苏州工业园区获批全国 首个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