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5年09月28日 星期一

奇葩城市 洪江古城

■中国城市报记者 刘蕾 《 中国城市报 》( 2015年09月28日   第 24 版)

  图为洪江古商城一景

  “城市”一词是到近代以后才被人使用的。中国古代典籍中,很少将城与市连在一起使用。古代中国,特别是宋朝以前,可以说有城而少市,毋宁称城邑或城堡。那时的城市建制,为坊市制,即市(商业区)与坊(住宅区)分设,坊内不设店肆。市门朝开夕闭,交易聚散有时。市的设立、废撤和迁徙,都由官府以命令行之。此时的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牢牢把握市场不放,对市场进行严格的控制,因为他们担心市的发展会冲击到城的统治。

  但是,自从北宋的“城市革命”后,坊墙毁弃,街市融合,一扫唐朝以前古代城市的森严封闭,古代城市的发展也由此走上多元化的道路。比如,有国都、陪都之类的政治城市,也有踞于战略要地的军事城堡,这些城市是以统治阶级的政治权威来带动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而市场的商品流通,往往被控驭于官僚的垄断体系之下。再有,就是江南新兴的多功能综合城市,以及镇市之类的经济城市,这些城市较多地依靠民间的商品生产及市场流通。

  号称“中国第一古商城”的洪江古商城,就是一座新兴的多功能综合城市。它的形成,肇始于商人们的“圈地运动”。自由包容的移民商业文化犹如一块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各地商人来到洪江。就像今天的经济特区,几百年前的洪江正是一个由移民商人迁居并繁盛起来的城镇。

  洪江古城是“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里的一朵奇葩,因为种种原因,行政权力放弃了对它的直接治理权,反而给工商业提供了自由生长的空间。明代中叶以来,资本主义工商业持续发展,洪江凭借其“扼西南之咽喉而控七省”的特殊地位,成为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随着商业的兴隆,各处客商云集,城内店铺林立,作坊成群。当是之时,“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千帆竞发,烟火万家”。全国18个省、24个州府、80多个县市的客商纷纷涌向洪江,在此寻梦发财,创家立业。各行各业,百工荟萃:18家报社,23家钱庄,34所学堂,上百个店铺,近千家作坊,以及数不胜数宫、殿、寺、堂,盛极一时,蔚为大观。

  洪江之所以有如此的发展,正是因为勤劳智慧的洪江人大胆突破了“重农轻商”的传统束缚,高扬起“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儒商旗帜,建立了一个运转自如的商业系统——涵盖了运输、税收、金融、服务、教育等现代商业社会所必需的各个行业与部门,其中,尤以钱庄、银号最为突出。当年洪江城内最著名的大富豪“永泰商号”老板刘永泰在洪江发行并流通的“号票”,可以算是比较早的企业债券。此外,他们利用“水上丝绸之路”,进贵州,入云南,经缅甸,过印度,到西域各国销售木材、洪油、百货、丝绸、药材、瓷铁。透过“鱼龙变化”的太平缸、“外圆内方”的警示柱、“义方恪守”的门联、“吃亏是福”的家训、“里仁为美”的警语……以追求诚信、注重商德、灵活多变为核心的“洪商文化”在西南大地迅速崛起。

  洪江古城的商人和商业在小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为市场这只手发挥职能埋下了注脚。一个城市要发展,就要给予人民和市场建设城市的权利和自由。

  洪江轶事

  洪江有一位书法家叫郑煊,他是郑板桥的远亲。有一次郑煊做木材生意,货运到外地,货价狂跌,眼看血本无归。他将苦恼诉与郑板桥,郑板桥便送他一幅勉词:吃亏是福。郑煊精神上得到安慰,心境逐渐平静,便带着商船回洪江。没想到回来的路上,木材价格突然涨起,郑煊意外发了财。回家后,郑煊静静地思考郑板桥给他的题词,从中体会出人生哲理,于是将其作为家训,刻在高墙上。后来,洪江的商家和路经洪江的商人都会专程瞻仰郑板桥的墨迹和反省词文中的寓意。因此,这幅真迹成了洪江古商都的一道人文景观。

奇葩城市 洪江古城
柳宗元:开发岭南 泽被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