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5年09月28日 星期一

“无车日”遇上了堵车

■中国城市报记者 朱礼 《 中国城市报 》( 2015年09月28日   第 13 版)

  图为“无车日”晚高峰,拥堵的东单口 全亚军/摄

  9月22日,是我国第九个“城市无车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绿色交通——选择·改变·融合”,提倡将绿色出行与社会生活相融合,将出行变成提升民众生活品质的方式。然而,当天大多数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并没有改善,让本次活动略显尴尬。

  全国多城市响应“无车日”

  2015年,我国共有170余个城市承诺参与了“城市无车日”活动,其参与形式主要包括对绿色出行的大力宣传、对机动车当日行驶进行一定限制、对市民乘坐公共交通给予一定优惠等等。

  记者了解到,9月22日,王府井大街、南锣鼓巷、奥林匹克中心区3个区域作为倡导无车区,从9时至16时,交通部门在路口码放锥桶采取临时性交通管制措施,仅行人和自行车可通过。同时,在公共交通方面,为了减少活动对市民便捷出行的负面影响,北京市交通部门采取了新开1条“专”字头微循环线路,延长14条线路运营时间,推介商务班车、快速直达专线等多样化公交服务措施,提高公共交通运营能力和吸引力。

  而在杭州,为减少出行车辆,鼓励人们绿色出行,当地政府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除错峰限行外,对城区划定“交通管制区域”,“管制区域”内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5点,禁止所有小型客车通行。二是为无法行驶的小客车继续提供停车服务,对于受限的小客车,在全市公共停车泊位上持续停放,可以享受免费的待遇。三是公共交通增加班次、延长时间。

  除此之外,南京、宁波、海口等城市也纷纷采取了类似的措施鼓励绿色出行。

  杭州师范大学城市学研究所所长张卫良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城市无车日”无疑是宣传绿色出行,减少机动车行驶的一个很好契机。这样的活动给市民提供了一次机会,让更多人看到选择步行、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可以得到很大缓解,也可以鼓励更多人参与到绿色出行中来。

  对此,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也表示赞同,他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城市无车日”倡导鼓励的高效率、低能耗、低成本的绿色出行理念非常好,不仅能够缓解城市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状况,同时有利于改变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方式。

  “不了解”“不完善”令活动遇尴尬

  与今年绿色、舒适、融合的主题相对比,许多城市交通拥堵依然严重,“城市无车日”或多或少地遇到了尴尬。

  就北京而言,受节假日及降雨的影响,“城市无车日”当天交通拥堵指数一路飙红,全市路网迎来超过9.0的严重拥堵状况,晚高峰拥堵指数更是达到了9.5。

  早晨8点20分左右,记者来到朝阳区通惠河畔附近,通惠桥附近依然拥堵不堪,记者随机采访中了解到,许多车主并不了解“城市无车日”活动,并表示摇号、限行等政策已经带来许多不便,不希望“城市无车日”活动成为常态化。

  杭州也不例外,市民出行遭遇了“冰火两重天”。据了解,“城市无车日”当天早晚高峰提早、推迟发生,错开了管制时间上下班的开车市民却没能躲过堵车。另外,虽然公共交通增加班次、推出专线等,但仍无法满足出行需求。

  “就杭州的路面道路系统而言,禁行区域内部只有公交车和出租车,交通十分畅通,但是禁行区外围交通拥堵非常严重。同时,公共交通压力非常大,公交、地铁比平时更加拥堵,需要等好几趟才能上车。”张卫良说。

  从效果来看,“城市无车日”的象征意义更大,在部分城市甚至更像是一场“表演秀”,城市的规划、配套措施不足,单靠“无车日”的限行措施和临时增加的公共交通运力,很难起到真正的作用。

  有专家指出,我国许多城市“无车日”尴尬情况直接反映了交通规划管理中的问题,一是交通规划缺乏整体性,许多城市只注重机动车道路规划,忽视非机动车、步行交通道路体系的建设;二是临时管制措施代价过高。通过分区域、分时段的方式限行,只能引导车辆流向其他区域、时段,导致其他区域交通更加拥堵。

  解决拥堵还得规划先行

  “面对‘城市无车日’遭遇交通拥堵的情况,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待,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由来已久,不可能依赖类似活动解决拥堵问题。”张卫良说。

  在李国平看来,要缓解交通问题,倡导绿色出行,在公共政策上的制定上,必须留出步行、便捷出行、不用或少用汽车的空间。此外,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合理调整产业、居民区、医院、学校、购物中心等布局,尽量减少出行交通量;合理规划道路设施建设,建好城市自行车道,为绿色出行提供硬件设施。

  据了解,北京将在2015年底前出台《北京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根据规划,北京将完成“一环八区”共计248公里的自行车道整治以及设施规划建设标准,此外将采取9米内辅路不施划停车位,设置机非隔离、铺设“彩装”、设阻车桩等措施,实现还路于行人和自行车,改善北京绿色出行环境。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交通拥堵必然会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一大问题,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可以学习伦敦、东京等城市在地铁覆盖、地铁密度等方面的规划经验,为公共交通出行提供便利,争取保证在各城市中心区域步行15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地铁站。”李国平说。

“无车日”遇上了堵车
新住宅停车位须建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