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5年09月07日 星期一

发展生态吸引投资 战略定位创造就业

唱响中俄区域合作重头戏

■中国城市报记者 贾渊培 《 中国城市报 》( 2015年09月07日   第 01 版)

  安德烈.尤里耶维奇.瓦罗布耶夫
  1970年4月生于原苏联克拉斯纳雅尔斯克州,经济学博士。1998年-2000年任俄罗斯渔业公司总经理。2000年开始步入政界,担任俄罗斯联邦政府部长联席会议副主席绍伊古助理。随后历任“统一俄罗斯”党支持基金会主席,俄罗斯联邦会议预算与税务委员会委员,第四届、第五届国家杜马议员,“统一俄罗斯”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第六届国家杜马副主席,2013年10月起担任莫斯科州州长。

  编者按

  中俄两国以真诚、务实、高效的态度构建了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时代主题的新型国家关系——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阶段,中俄两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都有很多共同点。当前,中国正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北京与河北的协同关系正和莫斯科市与莫斯科州的关系相似,如何处理大都市与卫星城的关系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值此契机,中国城市报总编辑解树江对话俄罗斯联邦莫斯科州州长安德烈·瓦罗布耶夫,共同解读中俄区域友好合作话题、畅谈地区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

  城镇化就是创造就业岗位

  发展生态农业建立涵养区

  解树江:当前中国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正在深入实施,莫斯科州与莫斯科市的关系同京津冀的关系类似,作为俄罗斯莫斯科州的州长,您对莫斯科州与莫斯科市的共同发展有什么看法?如何借助莫斯科市的优势实现莫斯科州的跨越式发展?

  瓦罗布耶夫:目前,俄罗斯超级大都市附近的卫星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这个现象在很多地区甚至国外也都存在。在莫斯科的周边,这种情况尤为突出,像莫斯科州的列乌托夫市、梅吉什市、奥金措瓦市等。很显然,他们在莫斯科周边快速的发展着。这些城市平均每年兴建1900万平方米的住宅,而莫斯科州的其他城市每年只有700-800万平方米。这不仅仅是1000万平方米住宅建筑的差距,在各项城市发展指标上,大城市的卫星城都比其他同区域的城市发展要快。

  莫斯科州是传统的工业大州,这里的航空航天工业、核工业、电子和通讯等行业在俄罗斯名列前茅。我认为,城镇化并不是最终目的,世界范围内的城镇化过程其实就是创造就业的过程。

  在考虑到莫斯科州的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我们已经完成了到203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远景规划。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我们现在正在积极的发展现代农业,最基本的建设法则是平衡大中小建筑物与大自然的关系。在环莫斯科第二和第三经济圈发展生态涵养区,从2015年开始我们就付之行动,争取不让一片农业用地变成高层建筑,以保证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解树江:莫斯科州属于中心经济区成员,莫斯科州的经济活动和莫斯科市紧密相连。目前有约百万莫斯科州的居民在莫斯科市工作,像这样的情况,莫斯科州和莫斯科市怎么协调居民的税收和福利问题?对他们在交通上的需求是怎么进行协调的?

  瓦罗布耶夫:创造富有成效的工作岗位是我们最重要的战略任务。我们州在2013年创造了6.3万个就业岗位,2014年这个数字为7.41万。这得益于“钟摆”人群的回流,这部分人指的是住在莫斯科州而在莫斯科市工作的人群,但是回流的仅仅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他们为莫斯科市贡献了税收,但是却在莫斯科州享受了福利。

  这钟情况的出现造成了相当一部分收支失衡,一部分人的税收交给了莫斯科市,但是他们的孩子在莫斯科州上学,他们在莫斯科州享受着医疗服务。还有更大一部分人群是居住在莫斯科市,但是在莫斯科州拥有乡间别墅,他们一般在夏季到那里居住,更有甚者一年之中有半年时间呆在别墅里。仅仅在契科夫区,那里就居住着12万在莫斯科市工作的人,到了夏季的时候这个数字会突破百万。这些就给我们的承载力带来很大的负担,像消防安全、医疗设施等公共服务的供给就会失衡。

  所以我们订立的基本战略目标就是创造就业岗位,吸引原本在莫斯科市工作的人留在本地工作。我们规划了64个工业产业园,除了在杜布纳兴建一个技术推广型经济开发园区之外,我们还在斯图宾娜规划了工业制造型的经济开发区。我们会为进驻园区的投资者提供一切必要的市政公共设施,当然在此我也希望中国的投资者能够积极加入进来,不仅仅是来建立工厂,而且能够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对此也有一些相应的优惠政策。据测算,这些园区建设项目就能为莫斯科州带来超过10000个工作岗位。

  关于交通的问题,官方的数据显示每天往返于莫斯科市和莫斯科州工作的人数为78万,学生约为6万。非官方的数字是超过150万。对于特大型城市的城区与郊区的通勤问题,我们主要是大力发展市区与卫星城的轨道交通,以保证通勤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对此,我们在2016年会完成整体的规划。

  保持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以租代管多元保护历史古迹

  解树江:在莫斯科州的工业结构中,电力能源业占工业总产值的4.2%。工业制造业占89.1%,其中机械制造业占27.2%,化工工业占8.2%,轻工、食品业和其它占25.3%。在这个工业门类齐全,经济总量巨大的地区,莫斯科州在以后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有哪些?产业结构会有哪些调整?

  瓦罗布耶夫:莫斯科州是俄罗斯经济结构比较合理的联邦主体之一。众所周知,俄罗斯富藏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煤炭等天然资源,但是在莫斯科州一样都没有。莫斯科州却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其占有全国22%的贸易生产总值,占全国20%的制造业,这包括航天、国防、冶金和机械制造,这也是我们产业经济的支柱。正如我之前所讲,莫斯科州兴建了大批的物流中心、商业中心和住宅,这是发展服务业的基础。当然,我们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是大力支持的。

  莫斯科州当前优先发展的产业包括:航空航天工业-飞机和直升机制造,高科技医疗器械研发制造,汽车和车辆制造,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建筑和装饰材料,食品工业,家具生产等行业。

  在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方面,我们保持优先发展的行业继续起到带头作用,同时为服务业创造一切有利的发展环境,争取到2020年使服务业对税收的贡献率上升4-5%。同时,我们对中小企业也实行一系列的鼓励措施促进其发展,例如对一些高新技术的小企业在税收和贷款方面给予补贴等。

  解树江:莫斯科州保留着众多古建筑,就像一本鲜活的历史教科书来时刻提醒着人们城市的历史变迁。莫斯科州在古建筑保护历史文化传承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城市的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矛盾是怎么协调发展的?

  瓦罗布耶夫:2013年,莫斯科州启动了“莫斯科郊区庄园”的项目,此项目是把一些亟需修缮的庄园和老建筑以优惠的租金公开拍卖给个人。按照市场租金价格拍卖,租约为49年。政府给予承租人7年的时间修葺这些建筑物,这期间的租金为1卢布/平方米每年。虽然这些建筑的产权仍然归国家所有,但是承租人要对建筑物的完整性和功能性负责。

  2014年,莫斯科州共租出16处古庄园,今年为4处,明年计划为5-6处。这些待出租的庄园项目在莫斯科州文化厅的官方网站上可以查到,我们欢迎来自全球的投资者参与此项目。私人投资者带来的大量资金可以弥补州财政对这些历史文化古迹修缮的巨大预算。对于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建筑,则由州政府出资通过合理规划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尽量按照原样进行修复。

  中俄区域合作有巨大空间

  优势项目吸引中国投资者

  解树江:您作为中俄和平友好协会区域合作委员会的主席,对中俄两国双边友好关系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值此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您对中俄两国世代友好关系发展有何愿景?作为莫斯科州州长,您对来自于中国的投资者有何期待?

  瓦罗布耶夫:中俄两国是和平相处、相互信任的邻居,我认为当前的中俄关系已经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在七十多年前我们曾经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今年我们两国共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更使我们铭记历史开创未来。我一直在推动俄联邦内的各主体加强合作联动,同时也在推动与中国的区域合作,尤其是与中国各省市的区域合作,这些合作包括经济、文化、旅游等内容。

  去年,我们在南京与江苏省签署了区域政府间合作协议,参观了江苏省的第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热切期待中国的投资者带着经验和技术来莫斯科州投资,来到莫斯科郊外,这里比歌声里的画面还要优美。我们希望与中国展开全方位的合作。

  中俄两国区域间一直保持着紧密合作态势,区域合作委员会在中俄两国合作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和资源,有专业人士为双边合作进行评估和推介。该委员会为中俄双方合作伙伴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时在中俄两国都具有相当的公关管理能力。

  我认为区域合作委员当前的工作应该在协调各地区为中国的投资者提供可靠的投资项目,开辟出可供投资的开发区。我们要拿出富有吸引力的合作项目,不仅仅是张开怀抱和送出微笑。我们都知道经济学的普遍原理:资本是逐利的。

  对于中国的投资者来讲,目前中俄区域合作越来越紧密,区域合作委员会将帮助中国投资者与俄罗斯地方政府和企业进行密切接触。我建议中国投资者可以先从实业、文化和旅游方面入手,这也可能是我们合作的重头戏。

  此次随普京总统访华,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庆祝大会,并且也与中国众多的地区负责人见面,是双方加强沟通、增进互信的有效方式。

唱响中俄区域合作重头戏
东北振兴再迎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