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宝斯卡(商丘)化工公司,通过了澳大利亚国家专利机构关于一项革命性的“制革废液循环利用工艺”专利审查。之前,中国国家专利局已批准了八项这类工艺技术专利,还获得了“全国皮革行业节能减排创新奖”等10多项大奖,并被确认为“河南省科学技术创新成果”。
这些专利技术已应用于多家国内外制革企业。福建兴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最大制革企业,已连续顺利运行1100多天,基本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美国皮革化学家协会副主席David Peters先生说:中国公司开发了一项技术,这是一项突破性的生态友好技术,将改变现有的皮革生产方式。通过连续循环废液,最大限度减少水的使用,并降低污染物排放,该技术能够满足世界各级政府的环保要求。他们赞扬说:想不到,制革污染这个世界性难题,被中国人破解了,这项技术对皮革行业是一个颠覆性的突破。
制革行业的废物排放问题一直是困绕制革专家、环保专家的世界性难题。按传统的技术和工艺,废水必须天天排放,常会造成河流土地严重污染。用传统方法解决污染问题,就必须投入巨资,建立配套的污水处理系统,运行费用高昂,且治污效果仍不甚理想。
商丘宝斯卡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壮斗说:“环境污染是架在制革者脖子上的一把‘刀’,我们决心把这把‘刀’拿下来!”为了攻克这一难题,从2005年开始,宝斯卡公司投入亿元资金,聘请国内外专家,组成了40多人的攻坚团队,进行了数千次实验,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二十多项工艺技术申报了国内外专利,已有八项获得了授权。
澳大利亚GLP公司和美国一些规模较大的制革企业在利用该技术后,所有对应排放物全部达到排放标准,每个企业可年均节约2000万美元以上的生产成本。废液循环利用技术,被认为将在世界制革业掀起一场“生态革命”。
据统计,全世界约有5000家大型制革企业,如果这些高污染企业全部使用这种世界上最先进的生态环保技术,在确保所有对应排放物全部达标的同时,至少可年节约生产成本上千亿元以上,并且成革质量将明显提高。这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为人类留住一渠清水,还给一片蓝天。 (侯卫星、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