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5年07月20日 星期一

大型体育场馆促进城市发展的机理分析

■张春萍 《 中国城市报 》( 2015年07月20日   第 08 版)

  体育场馆设施是城市居民进行体育运动的基本条件。建设充足的体育场馆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推动体育发展与提升国民身体素质的基础,尤其在现阶段,大中城市具备一定规模的体育场馆设施,是提高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促进城市功能完善的重要标志之一。

  大型体育馆全方位促进城市发展

  体育场馆提升城市竞争力。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借助场馆平台举办体育赛事以及其他相关活动,对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缺乏体育场馆设施,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城市在体育与文化方面的苍白与贫瘠。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窗口,体育场馆设施一方面反映了城市的经济水平、文化程度、居民素养,另一方面也代表了城市的形象与竞争力。

  体育场馆彰显城市价值。城市发展客观上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功能集中体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领域。作为城市空间构成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体育场馆必然反映并发挥这些功能。然而,大型体育场馆也客观存在其自身的阶段性与局限性,这当然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安排,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大型体育场馆的价值。 

  体育场馆树立城市品牌。大型体育场馆的规划与建设,往往是为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或大型活动应运而生,这是城市基于自身条件进行综合考量的结果。巨大的成本投入不能只是简单的一次性建设,而应纳入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城市可借助体育赛事与活动树立城市品牌,并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

  大型体育馆的运营策略

  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不同城市应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体育场馆建设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服务于竞赛体育及群众体育的需要,做到规模合理、功能适用、经济高效。新建体育场馆设施应该符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并瞻望城市的后续发展问题,充分符合区域发展的基本规律,避免重复建设,盲目大兴土木。 

  大型体育场馆的本质是以提供公益服务为基础,推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基本属于由政府投资的国有资产,具有鲜明的公共产品特性。因此,体育场馆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开展相关公益活动,充分发挥场馆资源的有效利用。随着健康城市推进工作的展开,体育场馆建设应该成为健康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体育场馆可以通过培训、比赛、休闲娱乐活动等方式让周边居民能够进行常态化健身,改善居民生活方式,培养居民体育锻炼的习惯。这既有助于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又能有效降低疾病发病率,还能减少国家在医疗方面的财政支出,达到多赢的效果。 

  在公益服务基础上,合理、适度地进行市场化运营与开发。大型体育场馆往往是投资大、使用率低、过度依赖政府,甚至存在常年关闭以减少成本的现象。面对这种资源浪费的状况,需创新思路,进行合理的商业化运营。具体来说,可采取政府和企业合作建设和运营模式,多渠道吸引社会投资;体育场馆设施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吸引企业参与场馆建设与运营。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也能带动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体育场馆举办重大体育赛事与大型活动,可促进旅游、商业、交通、通讯、传媒、餐饮、娱乐、休闲、度假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赛事与活动的赞助、场馆的冠名权等项目,使场馆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积极推动场馆产业化运营,加大运营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要进行严格论证,要结合城市自身的发展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改建、扩建及新建,始终保持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与城市的发展相适应。根据场馆的实际情况,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同时,加大场馆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引进相关人才,促进场馆运营的专业化水平。 

  (作者系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中国“世界工厂”模式转型后的经济发展出路
大型体育场馆促进城市发展的机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