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5年07月06日 星期一

国家级新区再获批 打造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中国城市报记者 康克佳 《 中国城市报 》( 2015年07月06日   第 12 版)

  7月2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已印发《关于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这意味着国家级新区扩容为13个,同时也是今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2个国家级新区。由于国家级新区的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所以设立并建设好南京江北新区,对于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培育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转型发展的新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地掀起申报国家级新区的热潮,有些区域经济专家认为,出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考量,未来国家级新区将有望继续增加。也有专家认为,新区的关键是要健康发展。将来,国家新区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要发挥区域增长极的引领作用。

  打造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衔接站

  南京江北新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长江以北,包括南京市浦口区、六合区和栖霞区八卦洲街道,规划面积788平方公里。此次《批复》中明确提出了南京江北新区是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的重要交汇节点,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雄厚、创新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承载能力较强,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批复》指示,南京江北新区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改革先行、法治先行和生态先行,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建设,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合作,与上海浦东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联动发展。此次南京江北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将围绕建设“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的目标,努力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绿色发展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同时,《批复》要求,要推动探索与行政区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尽快建立权责明确、运转高效的新区管理体制。要着力优化空间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切实保护和节约水资源。涉及的重要政策和重大建设项目要按规定程序报批。

  据悉,未来南京江北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要明显高于南京市平均水平,力争到2025年,将新区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由此前的18.5%,提升到25%左右,实现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新区要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经济与社会发展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江北地区的城镇化率由目前的60%左右提升到80%以上,初步建成长江经济带上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新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彦平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级新区的建设也可将城市营销考虑其中,从而带动周边区域更好发展。

  国家级新区建设仍需健康发展

  早在4月23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国家级新区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中提出,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近年来,新区对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改革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部分新区仍不同程度存在着规划执行不严、土地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不高、产业竞争力不强、体制机制创新不足等问题。

  《意见》要求,要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人口集聚与城市建设布局,促进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人口与产业协同集聚。适度控制开发强度,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保持生态功能稳定,推动新区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的良好区域。专家分析指出,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是人的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国家级新区的建设一定要以人为核心,逐步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重点解决人的就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切实实现“产城融合”。

  《意见》也对国家级新区的发展目标进行明确,要求新区要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快于所在省(区、市)的总体水平,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规模,将新区打造成为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平台、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示范区,进一步提升新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中的战略地位。

国家级新区再获批 打造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经济中速增长或成客观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