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5年06月22日 星期一

“水” 涨 “船”才高

■张广瑞 《 中国城市报 》( 2015年06月22日   第 17 版)

  目前,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了《旅游竞争力指数2015》,其中被议论最多的有两条:西班牙首次名列榜首;中国的位次从第45位升至第17位。

  其中最大变化莫过于评价的指数依框架和指数选项,其细节做了重要的调整,仅仅从本年度排行榜的位次简单地与往昔的位次比较并不科学,应当从评价指标的调整中认识旅游竞争力的真谛。

  《旅游竞争力报告2005》的评价框架与指数选项的调整有三大亮点。

  其一,对国家旅游发展的宏观与微观环境做出全面的评价。

  旅游是一个重要产业,更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部门。在这次评价体系的调整中,把评价一个国家的“有利环境”放到首位,这包括了商业环境、安全保障、健康与卫生、人力资源与劳动力市场以及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基本条件判定,很显然,这些条件既是国家整体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竞争力的必备条件。同时,又把属于旅游领域特定条件的评价设定出一个“旅游政策与有利条件”大类,专门审视国家优先发展旅游的政策、国际开放程度、价格优势、环境的可持续性等指标,把分析政府旅游政策、旅游业本身发展基础和游客对目的地的期望等方面作为评价旅游竞争力的标准。这一评价标准阐述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国家的旅游竞争力绝不可能体现仅仅体现在旅游服务行业本身发展水平上。

  其二,突出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在旅游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旅行和游览都离不开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的状况在一个国家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大于旅游吸引物等其它方面条件。在这个新的框架中,对航空、地面、港口等交通设施评价时既重视设施总量,还重视各种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能够很好地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另外,还增添了一个“旅游服务基础设施”指标,专门对住宿设施、汽车租赁、自动取款机以及能把商务/公务旅行与消遣旅游结合的条件进行评价,把行与游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其三,旅游资源和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同等重要。

  尽管目前把旅游领域的范围限定得颇为宽泛,把探亲访友、留学进修、就医疗养以及从事商务、公务等活动都包揽其中,但对旅游目的地国家来说,真正吸引游客前去访问的最重要原因还主要在于这个国家自然与文化吸引物的吸引力上。在现实中,拥有旅游资源多只能是形成旅游竞争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些国家,其天赋或遗产条件未必特别优越,但它们可以在资源保护、利用和市场营销上高出一筹,使其优势得以超常的发挥。这一认识也体现在这次评价指标的调整之中。新的评级体系中增加了一些新的资源类别和资源保护利用的指标,在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评价中均增加了自然旅游、文化与娱乐旅游的数据需求——即在线搜索量——的指标,在文化旅游资源中增添了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指标。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旅游竞争力报告,对全世界旅游发展来说,其重要的意义并不完全在于通过一个旅游竞争力排行榜,让大家了解各自国家或地区的位次和水平,而在于它向世界推荐了一个科学衡量和评价旅游竞争力的标尺,用这个标尺来检测各国旅游发展的实际水平,及时发现存在差距和偏差,努力采取措施,使旅游业得以健康的发展。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旅游竞争力报告以及评价竞争力指标的调整提出的重要启示是,从全球的范围来说,旅游业是个优势产业,它的发展能为所有的国家提供经济增长机会和改善社会福利,然而,它的发展非常复杂且敏感,需要全社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共同的努力。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第三方”引发的“新点”与“痛点”
“水” 涨 “船”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