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电子政务建设作为智慧政务的前奏,已在各地落地开花。日前,在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与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主办的“第九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上,来自北京、陕西、山东、深圳等地的电子政务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介绍了电子政务云服务在采购和应用中的观点、做法和经验,中国城市报记者现将其中精要摘录如下,以期对其他省市的电子政务建设有所助益。
北京大学教授、原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
电子政务体系走向云服务需注意三点
我认为电子政务技术体系走向云架构,走向云服务这是必然的趋势。但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有步骤、有区分,即一定要分析各个部门、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朝着必然趋势一步步走,根据阶段性和不同性要区别对待;二是在转换过程中,要有标准、有规范、有评价,使得能够提高它的科技性和可持续性,在实践中要不断完善和细化;三是当用了新的体系架构、用了云服务,用了别人提供的服务,要保证既省钱又提高质量和办事效率。
如此,电子政务才有望建设成智慧政务优政惠民。
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院长朱志祥:
陕西省电子政务实现服务社会化和诚信管理
从2009年,陕西省建立了省市两级电子政务云平台,主要业务集中在服务体系和服务运营建设上,三年的实践告诉我们,电子政务要想卓有成效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电子政务服务实现社会化;二是建立诚信的管理体系。
电子政务服务社会化是将分散的小规模、自给自足转化为规模化社会服务的过程。电子政务服务社会化包括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使用的社会化,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从部门或机构分散使用变为各部门和机构共同使用,电子政务服务从一系列的部门行动变为一系列的社会行动。服务的社会化涉及社会分工,要对电子政务建设中涉及的规划、设计、管理、实施、服务、运维、运营、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社会化分工,使其成为现代信息服务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形成新的产业形态。社会化服务分工使电子政务发展模式面临着六方面的重大变革:一是项目管理模式变革,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项目管理模式由基本建设管理转向服务监管;二是预算与投资制度变革,由一次性投资改为逐年支付服务费;三是建设模式的变革,工程建设转向服务建设;四是资产管理变革,传统的有型资产管理转向无形的服务管理;五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按需采购、按量计费;六是驱动方式的变化,政府部门从技术驱动转向需求驱动,IT服务企业从工程驱动转向服务驱动。
因此,我们按照以下三个原则构建服务体系:
一是业务应用与承载平台可分离。我们把横向的一层层切开,平台是相对独立的,业务应用,众多的IT服务企业可以共同参与。
二是数据资源与业务应用可分离。为了避免服务商对数据与资源的垄断,我们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要引入适度竞争机制,允许多个服务提供商参与一项政府服务,实现数据资源与业务应用弱耦合;满足数据安全保护要求;满足服务提供商变更时数据切换要求。
三是分析挖掘与数据资源可分离,这是为了破解从部门获取数据难的问题。原始数据不脱离平台,分析挖掘结果与原始数据可分离,即可以脱离平台为用户所获取。
政务平台建立后,对服务提供商的诚信管理便提上日程。随着一个平台下引进的第三方服务越来越多,它的服务水平、管理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我们必须要规范第三方服务的服务行为,要建立一个诚信的管理体系,包括服务的监管机构、评价机构、提供机构、设计机构。我们要有服务的监管机构对其是否合规运营进行监管,这里涉及到服务的诚信、备案、服务绩效考核、服务计量、服务监控、服务评价、服务投诉和问题反馈等。
深圳市电子政务资源中心副主任姚元琪:
政务资源集约共享,信息技术优政惠民
我们的电子政务建设在顶层设计和组织保障下,统筹基础资源集约化建设,促进电子政务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将信息共享、信息惠民、其他创新、信息公开、网站建设、信息安全纳入到绩效评估。通过电子政务公共资源集约化建设和集中管理,在建设和运维方面我们每年可节省上亿元财政投资。
我们基于全市统一建设的信息资源来开展应用。内外网各建了一套平台,共向公众和企业提供约3800项网上服务,成为政府信息公开和网上服务的第一平台。截止2014年底,行政服务大厅实现40余家进驻单位近80个业务审批系统的连通,初步建成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深圳分厅及区级分厅。“12345”统一整合了市人居环境委、市交通运输委、市卫计委等部门的服务。
在信息惠民方面,我们开展了“织网工程”涉及642个社区,每个社区建立一个社区家园网站,关注老百姓社区自己的事。实现了居民足不出户参与社区管理享受社区服务。现在通过基础信息资源库进行比对,仅社保一项业务每年可以节省很多步骤。积分分房核验工作,基于市公共信息资源库及跨部门数据共享交换,可以避免居民提交大量纸质材料,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
目前,深圳市电子政务优政惠民的功效正逐步显现!
山东省经信委电子政务处处长李向东:
山东省电子政务探索云服务模式
山东省电子政务经过近10 年的发展,具有了完备的网络和基础设施,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软硬件产品和研发能力的技术服务机构,成为我省政务建设和开发应用的主力军。但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在人财物方面“三不清”,这与管理体制有关;二是投资分散,重复建设;三是基础设施利用率低,资源和人力资源浪费大;还有一个非常纠结的现象,就是发展越快,投资越乱,浪费越大。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转变建设模式、理顺管理体系,实现集约化发展。
对此,我们从依据、动力和手段三方面予以探索。首先,我们对山东省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云体系进行了总体设计,共分三层:管理层、运行维护保障层、资源层。云平台部署构架为“省市两级平台,多级应用”。依据山东省信息化促进条例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我省电子政务建设的意见,建立起适应全省电子政务云服务模式下的归口管理机制。通过采用云计算技术,建立由政府统一购买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云平台提供的标准化云服务,进一步理顺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其次是对新上的信息系统要求全部基于云平台建设,原有信息系统也要逐步迁移到云平台。暂时不具备迁移的信息系统,可由云服务托管。云服务模式下的相关建设运维管理和资金管理办法分别由山东省信息化主管部门、省财政部门牵头制定,最终实现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购买服务。
山东省(省级)电子政务云服务目录及采购体系有六大设计要求:一是适应性,充分考虑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变化;二是合理性,要适应新的特征;三是适用性;四是易操作性,目录结构要合理,涵盖性强;五是规范性;六是开放性。同时,为强化云安全和服务质量,我们建立了政务云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主要从云平台运行实时监测、专家和社会各个方面对服务质量考量、用户满意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并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主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