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5年03月16日 星期一

海绵城市规划刻不容缓

■徐振强 《 中国城市报 》( 2015年03月16日   第 12 版)

  我国城市面临严峻的水安全风险,在做好城市排水的同时,必须转变城市水安全治理思路,顺应自然、运用自然并和谐推进城市开发,积极开展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实施海绵城市战略,是我国城市开发转型的有机组成,同时能有效降低城市水安全风险。创建海绵城市应在基于城市排水(雨水)规划的基础上,重视城市海绵体的构建,将排作为城市内涝的末位策略来考虑。我国超过200座城市正面临内涝风险,且经济损失超过3000亿元,开展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的能力建设迫在眉睫。

  缓解排水难题是主线

  缓解城市排水难题,提高雨水综合利用程度,是海绵城市创建的核心主线。城市内涝和排水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气候变化造成降水不均和局部过强,同时城市局地条件不利于排水,从而导致突发性降雨强度和总量对传统排水设计和能力造成威胁;城市开发,径流系数因人为显著增加,汇流速度快,低洼地带易积水;城市建成区自然渗水功能被破坏,城市排水主要靠人工设计的城市排水系统;城市热岛水汽成雨,水汽在城市上方集中带来降水;传统雨洪处理主要考虑排水,未考虑将雨水再利用;绿地设计与排水矛盾,下雨时起不到缓解城市排洪压力的作用;自然水系收纳雨水能力受损,破坏原有自然排水系统,内涝几率增加;大坝阻拦的雨水难以汇入河流,把洪水拦在城市之外,但大坝也会蓄积城市降水,排不出去;高标准设计大坝增加激流对坝体安全考验,洪水形成的激流危及大坝安全;排水管网排水能力和覆盖密度与城市发展不适应,造成原有排水管道承载能力不足,极易造成城区大范围严重积水;部分滨河城市排水管道长期承载能力不够,需要不断地为下游更换大排量的排水管;河岸违规开发,将城市变成内凹地形,发生内涝,水不能自然流入河里,需借助水泵,排水时间和内涝时间增加;行洪道违规开发,人员伤亡隐患增加。

  依据资源承载力保障城市水安全

  从城市局地生态地质循环恢复、尤其是补充地下水漏斗来分析,强化雨水收集与生态利用是符合可持续理念的生态工程,是缓解城市内涝、恢复城市人工消纳雨水能力的关键。

  海绵城市概念的核心是城市雨洪利用。构建海绵城市,就是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实现自然积存-渗透-净化。“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理念,是对传统雨水处置模式的创新,对于治理城市内涝有直接贡献。通过注重强化雨水对城市自然水系以及地下水的补充和涵养;合理增加雨水蓄存和循环利用,并铺设适度规模的排水管网将多余的雨水排走。通过低影响开发模式防治内涝,有效地减少进入排水管网的雨水总量、单位时间内的雨水径流量,减轻排水管网压力,减少扩建排水管网的巨额投资。同时,可以增加雨水下渗量,减少城市地面沉降现象,强化城市自然水系的循环,解决城市缺水难题、保障城市水安全。

  借新兴技术构建海绵城市

  城市的智慧化必须有载体来依托,而海绵城市的构建,借助新兴技术力量能够优化管理格局、实现质量双升。结合城市内涝事件发生的特点和我国城市交通路况实时监测等的经验,针对申报城市不同地区不同空间分辨率海绵体节点的智慧监测与控制是有效增强应对风险的关键,直接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强化注重与地方发展相适应的海绵标准、技术规范的构建,既填补国内空白,同时有助于规范本地规划建设市场的有效培育。为克服目前所面临的公共认知、政策及资金保障、技术支撑不足等困难。

  建议在短期内,提出倡议、形成共识。推动教育和研究、建设示范案例;中期阶段,加快建立和修改相关法律、条例及标准,要求新建筑、绿地等设施要具有雨水调蓄功能,加强高承载高透水高透气型道路建设,并引入多源资本,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法,开放行业竞争,提高建设和运营水平;远期阶段,促成全民参与监督,全面建设并完善海绵型城市。制定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来促进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雨水再利用并形成了多个有效的工程案例。

  (作者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

“一带一路”规划有望近期出台
海绵城市规划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