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5年02月09日 星期一

3D漫画席卷而来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亚欣/图文 《 中国城市报 》( 2015年02月09日   第 21 版)

  如今,3D电影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早在2009年美国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就将电影阿凡达以3D、IMAX-3D制式搬上荧幕,人们对于这种在影院戴眼镜观看的立体电影已无新鲜之感。

  漫画对于80后、90后来说并不陌生,是伴随青少年成长的最常见的读物,可是有谁见过用3D视觉效果呈现的漫画呢?画家陆明将原作绘画手稿《我的旋律:后》经3D后期处理后,以3D视效形式呈现。

  刚一踏进展馆,记者就被搞糊涂了:不是漫画展吗?为何墙上展现的全是投影模式的画作?不仅如此,墙上的每幅投影作品都有种重影的感觉,就像是影院里不带3D眼镜所看到的荧幕。

  展馆的工作人员递给记者一副3D眼镜,外形有些像看3D电影时佩戴的眼镜,唯一不同的是眼镜框的左上角有一个小按钮。工作人员看出了记者的疑惑,解释道:“墙上所有的作品是都是经过电脑分层处理的,我们看的每一幅画都有好几层,眼镜上的按钮就是调节隔层的,比如你现在看到的这幅绘画作品,现在云朵在房子的前面,摁一下就把云朵变到了房子的后面,这样一来就符合一般的视觉逻辑了,其实就是把第二层画提到了前面的位置。”

  记者戴上3D眼镜亲身感受了一把,感觉所谓的3D漫画类似连续电影画面被切换成一帧一帧的图画,漫画所呈现的人物似乎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和脾性,让整个画面具备了一种喷张感。

  记者曾看过陆明一段这样的独白:“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产生了另一种希翼:为我的同龄人,那些80年代出生的,挣扎在城市中的普通年轻人,树碑立传!这个故事其实并不真的关于摇滚乐,任何一种真实的艺术语言在而今我们的生活中都承受着它们本不该承受的压抑,让这些声音在呐喊出来的时候总是带着沉重甚至悲壮。我尽量以一种纪录片式的平淡琐碎的观察角度,来真实地还原这个时代。即便不是摇滚,这一切仍然成立。这是一个关于青年与理想的老套故事,是这个时代让它蒙上了一层灰色。与13年前画《我的旋律》时不同的是,我现在已经过了29岁。但是和故事里的三个主人公一样,我仍希望秉承着开始的初衷,硬着头皮地朝理想撞过去!不管在哪里。”

  正如工作人员所言,画家陆明是一位强硬派写实漫画家。他的漫画作品中的男性人物形象拥有刀割般的面部轮廓,青灰的胡茬,喷张的肌肉,处处流露出热血和激情,有一种经历沧桑后才有的硬汉风格在其中。

  将漫画借助3D的形式呈现在观者面前在中国算的上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模式,这种创意的灵感源自何处呢?展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展出手法的灵感源于著名的电影导演徐克。原来,陆明不仅是一位漫画家,更是徐克导演团队的长期概念伙伴,参加拍摄了徐克的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以及《龙门飞甲》,对电影和3D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因而才有感于将自己的漫画作品原稿用3D的技术为观者呈现一场静态的视觉盛宴。

  记者从该名工作人员处获悉,举办画展的初衷是为了纪念陆明的画本《我的旋律》出版15周年,同时也可以让陆明的“粉丝”一饱眼福,此次展览还吸引了大量学生,尤其是学习美术专业的学生,他们在观展的同时也可以和同伴、同行以及热爱漫画的业余画者进行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新颖的做法。

  不难发现,电子科技技术不仅仅为市民的生活提供便利,它也正悄悄席卷着一群热血青年,他们有理想、有创意,愿意用自己的双手借助高科技革新自己所钟爱的漫画事业,为喜爱漫画的人带来不同以往的感受,也为城市的休闲娱乐增添了一笔余晖。

摄影人眼中的“黑白世界”(艺术大家)
3D漫画席卷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