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业》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社会冲突事件报道中新闻框架及其运用分析

徐 敏 《 中国报业 》(

    [摘要]本文对社会冲突事件报道中的新闻框架进行分析,阐述冲突框架与游戏框架在新闻报道中的实际应用,提出转变报道思路、走向建设性报道框架的策略,以期为新闻事件报道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社会冲突事件报道   新闻框架   实际运用      [中图分类号] G212      [文献标识码] A

    新闻媒体在对社会冲突事件进行报道的过程中,往往使用游戏框架和冲突框架,这两种框架如果运用不当,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阻碍。新闻媒体在报道事件的过程中,需要跳出游戏框架和冲突框架,从而更好地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

    社会冲突事件报道中的新闻框架

    1.冲突框架

    冲突框架属于新闻媒体广泛使用的一种戏剧化手法。媒体将新闻对准一事件中的冲突方面,在报道过程中,将冲突的双方作为新闻的中心,对存在争议的双方所持有的不同观点进行强调,忽视或者不提导致争议的理由。在当下这个多元社会中,当公众的议题显现在台面上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同角度的意见,进而导致冲突性更加明显。新闻媒体的职责是反映各方观点以及缘由,然后让公众在众多咨询的基础上对这一新闻事件作出判断,然后通过机制参与的方式,对相关实践进行决策。

    为了能够吸引更多观众,需要制造一些轰动效应,导致很多记者开始采用“冲突”和“好斗”的框架。针对一些具有一定争议性的议题,新闻媒体经常使用的方式是:由冲突各方分别表述或者采取供给对方的形式进行报道,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所争议的核心、脉络以及相关理据被忽视。部分西方学者发现,在公共事务的报道中,经常对对立冲突框架的强调较多,例如各个政党立场的冲突,从而让冲突框架的比例在总框架的50%左右。一些大陆学者认为,当今各个媒体多采用“好斗”的叙述框架,这一框架的表现形式为冲突、赢家、输家和坏事。

    2.游戏框架

    对于游戏框架的应用,通常情况下被应用在“钉子户”事件中,同时也在西方政治选举中被广泛应用。相关研究者认为,新闻媒体在报道过程中经常将政治议题看作是一种政治竞赛,将报道的焦点集中在谁输谁赢,并且阐述选举策略对候选人的影响。游戏框架除了在选举新闻中得到有效应用,还经常在选举外议题上应用。游戏框架主要关注游戏双方之间的竞赛结果,同时突出显示竞赛双方在进行比赛过程中所使用的策略以及行动等。为了使新闻更加“好看”,从而使事件的喜剧性、展示性以及表演性得到突出显示,这就使得公众议题的内在实质被忽略。

    冲突框架和游戏框架在新闻中的应用案例

    以“最牛钉子户”这一事件为例。事件具有极强的冲突性,在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的过程中,媒体采用了冲突框架,同时也利用了游戏框架。站在表面上进行分析,这一事件主要是由拆迁户和开发商之间引起的,但是我国房屋建设相关规定中,对于城乡规划和拆迁工程,会有一定的政府支持。开始是民民之间的冲突,通过这一冲突,对官民冲突进行渲染。在实施拆迁的过程中,公众通常会认为拆迁会出现相对明显的“强势”对“弱势”局面,因此对这起事件进行报道时,媒体多持“弱势”户主夫妻为“保卫家园”而战斗的观点进行报道。在当地各个报道中,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标题多是“最牛钉子户”“战斗到底”等,通过这种标题,吸引公众对这一事件的关注。

    在这一新闻事件中,游戏双方较量的输赢决定了“小楼的命运”,并且反映出了博弈双方较量的结果。因此,“小楼的命运”一直是公众探讨的焦点,尤其是法院参与和裁决日期的到来。除了对“小楼命运”格外关注之外,为了有效增强新闻戏剧性色彩,还格外对小楼主人的家庭背景进行曝光,为事件设置悬念,如“女主人很有背景”“男主人不光是散打冠军,在商界一样身手不凡”,等等。借助这些内容进行渲染,促使一个客观严肃的新闻事件演变成“超级娱乐大片”。

    冲突框架和游戏框架的新闻学基础

    1.传统新闻学中价值观念的影响

    在新闻教科书当中,说到记者和编辑如何对新闻价值进行判断的时候,最重要的往往是趣味性,即通过增强趣味性来增强读者的好奇心。在进行冲突事件的报道过程中,采用冲突框架和游戏框架,无疑是增加新闻趣味性的有效办法,促使公众仿佛不是在看新闻,而是在看“表演”。此外,平衡报道原则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的影响,针对一些强调平衡报道原则的新闻媒体而言,需要通过双方对立的框架进行新闻的撰写,从而避免偏失的情况发生。通过冲突框架,可以帮助记者对竞争的态势进行描绘,同时还能够将对立的说法写进报道当中,尤其是常见的新闻媒体。在游戏框架当中,强调的是策略和战术等,记者可以轻松地躲开立场问题,从而让新闻显得足够客观公正。

    2.新闻媒体采制的影响

    通过游戏框架和冲突框架进行新闻的报道,可能会忽视社会议题的实质,只关注冲突双方的表面冲突和策略等因素,因此不必进行深入采访和调查,就很容易获得需要的信息,从而为新闻节约成本,这样对于新闻记者而言也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但是,对新闻框架进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将新闻调理得分明,并且帮助新闻的逻辑更加严密,从而对读者产生较大的诱惑力。因此,进行新闻生产过程中,记者要借助一些特定的框架对现实事件进行呈现,并且想办法使其意义得以凸显。相关研究者发现,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可能会受到新闻报道呈现方式的限制。也就是说,人们对新闻事件的理解,会受到媒体采用何种框架的影响,这充分体现了框架效果。

    转变报道思路,走向建设性报道框架

    1.对抗性框架

    对抗性框架充分反映了记者报道思路上的认知偏差和目的偏差,并且过于注重报道的轰动效应,同时忽略了社会效益。记者需要具备相应的大局眼光和长远的视野,不能为企业的利益以及个人的利益所阻碍,应当将社会利益放在首位。同时,记者应当站在社会的角度和高度,和相关利益集团等保持一定的距离,为社会整体利益进行协调和建设。

    2.对抗性框架的使用原则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针对这一情况,新闻媒体需要对这些冲突进行强有力的缓和,促使问题得到解决。建设性报道框架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

    (1)将事实作为报道的导向,不能被情绪所左右,同时将搭建对话平台和化解矛盾作为目的,不能将群众的消费情绪当作最终目的。

    (2)为事件冲突双方提供相对均衡的语言空间,不能偏向任何一方,在语言上也要采取中立态度,进而避免新闻出现倾向性偏斜情况。

    (3)针对新闻事实而言,需要持有认真谨慎的态度,对每一个新闻要点进行核实,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新闻盲区,应当马上向专业咨询寻求意见,一定不能马虎大意。

    (4)要保证和社会情绪保持一定距离,确保新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不能刻意迎合,主流媒体在进行报道过程中要使用建设性框架,对报道的风气进行科学引导,抵制对抗性框架的炒作新闻,从而防止出现社会不良行为。

    总而言之,无论采用何种框架,均需要将事实作为依据,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引导。在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基础上,对社会风气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作者单位:澳门大学)

    参考文献

    [1]袁光锋.合法化框架内的多元主义:征地拆迁报道中的“冲突”呈现[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04).

    [2]白红义.环境抗争报道的新闻范式研究——以三起邻避冲突事件为例[J].现代传播,2014(01).

    [3]吴果中,周瑾靓. “患者失语”与“报道失衡”:医患冲突事件报道框架的实证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3) .

    [4]张昆,陈雅莉.地缘政治冲突报道对中国形象建构的差异性分析——以《泰晤士报》和《纽约时报》报道“钓鱼岛”事件为例[J].当代传播,2014(04) .

    [5]柳旭东,窦俊娥.中国国家电视媒体食品安全议题报道的框架研究——基于对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十年报道的实证分析[J].现代传播,2015(01).

    [6]严怡宁.媒介事件化的中国民族问题——对《纽约时报》2000年以来中国民族问题报道的研究[J].外交评论,2013(05).

    责编/孙李

社会冲突事件报道中新闻框架及其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