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

新闻战线 2021年12月01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加快深度融合 打造“四全媒体”

李 伟 《 新闻战线 》( 2021年12月01日   第 01 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新时代,要承担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党报在引领传播方式的变革、增强融合传播的理念和本领上必须走在前列,勇于举旗帜、打头阵、当先锋,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力军。

    陕西日报是拥有80多年光荣历史和“红色基因”的党报,集团下辖5报2刊5网3端。由于历史原因,报社所属各报刊网端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相互之间内容不共享、人员不流动、技术不联通,生产效率低下,没有形成发展合力。为紧跟时代步伐,破解发展难题,2017年下半年以来,新一届社委会一方面坚持从严治社,从长期存在的顽瘴痼疾切入,下硬手治理“软散懒赖”,狠抓作风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按照中央部署和相关要求,大刀阔斧地改革,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积极构建融合传播的现代传媒治理体系,在实践中坚持守正创新,加快融合步伐,不断提升党报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坚持深化改革,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随着移动互联网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一个“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党报如何更好地紧跟时代步伐、担负起党赋予的职责使命,如何更好地适应新一代受众的需求变化,不断增强自身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成为党报必须回答好的时代命题,也让党报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变得刻不容缓。

    体制机制的融合是基础。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首先在于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体制支撑和机制创新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基本保证。陕西日报社遵循守正创新、融合发展总要求,制定了《陕西日报社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从理念观念、体制机制、人才队伍、技术平台等四个层面推进媒体高质量融合。一是理念更新,深化、强化对融合发展的认识;二是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谋划、稳步推进,改革重构符合融合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三是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制定符合融合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建设和职业培训规划,加大力度培养高、精、专人才;四是整合资源,按照高效化、专业化、集约化思路,搭建融合发展的专业平台和数据库,做大做强全媒体传播阵地。

    精简机构释放活力。原有的采编部门设置,计划经济色彩明显,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山头主义、部门主义。这些已不适应现代传媒治理体系建设,也不利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全媒体时代调整报社内设机构,已不单纯是部门之间的加与减,而是借助重组实现重构,对内部生产流程和资源配置方式进行全面“升级”“换挡”,实现资源要素的全面、深度整合。基于此,报社以刀刃向内、向新而生的勇气,从精简机构入手,以提高治理效能为目标,既考虑“面”的布局,兼顾“线”的安排,也注重“点”的精准,对报社采编部门及子报刊网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重组,内设机构从28个缩编为15个。2018年1月1日,全新的部门设置、岗位配置正式启动。其中,重组后的总编室,重点在于加大统筹力度、增强策划能力、加快融合速度;新成立的新媒体事业部,定位于抢占新媒体研发应用与传播制高点。2019 年,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四全媒体”要求,又将总编室、新媒体事业部合并,组建全媒体指挥中心,以充分调动全社采编资源,推动陕西日报社各媒体平台协同立体作战,全方位渗透式传播,加快融合发展步伐。

    人事改革催生动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报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产生大规模用人需求,大部分党报采用编外聘用的方式解决人才不足问题。但同时,由于多种原因,也产生了编制内外员工同工不同酬等现实问题。两种身份,不利于同一单位员工积极性的调动和生产力的提高,也不利于整体团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形成。为此,陕西日报社在人事改革中不仅关注部门内部是否人岗相适,是否实现资源尤其是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还注重通过改革打破人事壁垒,建立统一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公平有序的人才成长机制,为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2019年,陕西日报社在子报刊网率先推行职员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全面实行岗位聘任合同制和员工岗位聘用合同制。2020年,在陕西日报全面推行职员制,事业编制人员“封档空转”,与合同制人员实行统一的身份管理、薪酬体系及分配标准。通过制度创新,配套改革,建立新的岗位目标责任考核长效机制,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经营人员和工勤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全社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目前,报社人才结构显著优化,一批业务骨干脱颖而出,管理效能充分提高,队伍活力不断增强。

    分配改革激发潜力。与人事制度改革相匹配,陕西日报社同步启动了分配制度改革,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在全社构建起以岗位管理和目标管理为基础的薪酬体系,对绩效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考核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一方面,坚持薪酬分配向一线倾斜、向骨干倾斜、向业绩突出者倾斜的分配导向,在量化考核基础上更加突出优化考核,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解决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人才问题;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新时代舆论演变、媒体传播规律,突出“创作个性化”“传播个人化”,专门制定出台了新媒体考核评价标准,并依据新媒体传播规律、业态变化,及时调整考核范畴和标准,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传统媒体编辑记者增强全媒体意识,主动运用全媒体思维和手段,采访、制作传播新媒体产品,向“四全媒体”方向迈进。

    加强实战锤炼,融合传播中壮大主流舆论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媒体融合发展,本质上是媒体通过调整生产方式和资源配置形式,实现生产力和生产水平的提升。从当前情况来看,传统媒体在全媒体时代仍有传统优势和特定受众,只是融合发展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陕西日报社重组采编资源,调动全员活力,激发全社动力,留住老客户,吸引新用户。一方面,在日常采编工作中不断强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一体策划、融合传播、优化内容供给;另一方面,以实战锻炼为契机,组建起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业务精的全媒体队伍,进一步催化融合质变、放大融合效能。

    以重大主题报道彰显党报责任担当。陕西日报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主线,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建党百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党史学习教育、十四运会等重大主题,以扎实的作风深入一线采访,用鲜活的素材反映各地发展经验,举好大旗、当好喉舌,调动各报网端微力量,实时推送,立体传播,实现了由“各自为战”到“集约化生产”的转变。同时,建立新闻报道应急机制,切实增强重大新闻应对和报道能力,提升采编团队重大主题采写功力,充分挖掘全省各地市、各行业、各领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和创新经验。今年,围绕总书记来陕考察一周年,先后推出《牢记嘱托谱新篇》《春潮涌动开新局》《手绘|追随总书记的脚步 见证三秦大地最美的约定》等稿件和新媒体产品,阅读量达千万余次,持续唱响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好声音。

    以重大活动实战提升融合传播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在推进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陕西日报社及所属各报刊网立足“全面统筹、深度策划、融合传播”的工作要求,抓住重大活动实战锻炼机会,跨部门跨单位组建报道团队,配齐力量、配强设备,让团队成员在实战中强化融合理念、提升融合技能。今年9月1日起,由报社十四运新闻宣传中心、时政新闻部、经济新闻部、记者部以及社属单位32人组成的报道团队入驻全运村,以大兵团联合作战方式,前后方密切配合,对体育赛事进行了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的精彩报道。据统计,十四运会期间,陕西日报共制作推送原创新媒体产品1138件,累计点击量超过20亿次。

    以“全媒体行动”推动主力军上主战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我们把开展“全媒体行动”调研采访活动作为践行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的有效载体,通过领导干部大调研、编辑记者大练兵、采编工作大融合,在新闻实战中加快推动传统媒体采编人员和新媒体工作人员理念业务的深度融合,加速“四全媒体”建设步伐。

    在“全媒体行动”中,陕西日报及集团所属各报刊网共同参与。由于采访日程安排紧密,记者往往身兼数职,每一名记者在为所属平台撰稿的同时,也要为其他平台提供基本素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采编人员同步采访,从互不了解到默契配合,从新闻采访单打独斗到素材共享信息互通,双方相互学习、相互借鉴。2018年以来,陕西日报社先后开展了40余次深入一线、深入基层的全媒体行动。通过一次次实战锻炼,报社所属各报刊网在统筹能力、策划能力、融合能力等方面有了大幅提升,编辑记者在抓新闻能力、采访功力、思考深度、融合水平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2020年9月,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我们组织开展了黄河流域、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媒体行动。陕西日报推出28个整版特刊,所属各类新媒体平台推出200多个原创产品,累计阅读量达8530万余次,共同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加快“相融”步伐,建设地方新型主流媒体

    当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也是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自然也应该成为党报挺进的主阵地。媒体融合既是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更是主流媒体互联网化、互联网媒体主流化。在推动媒体融合从“相加”迈向“相融”中,陕西日报社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日报创刊80周年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以群众新闻网端作为融合发展战略突破口和融合传播主阵地,进一步增强各环节深度融合的紧迫感、责任感,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加快推进融合步伐。

    建强融合传播主阵地。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目标导向,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全面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积极谋划,主动作为。陕西日报社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陕西日报社守正创新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理念新技术新方式结合起来,把群众新闻网作为融合发展战略突破口和融合传播主阵地,建立全媒体采编供稿机制,推动全社采编力量、全省通讯员队伍入驻群众新闻网、群众新闻客户端,推动更多优质内容、先进技术、项目资源向互联网主阵地、向移动端聚集。群众新闻网自2020年下半年更名上线以来,按照融合传播主阵地建设战略规划和“1+1+N”(即群众新闻网+群众新闻客户端+媒体服务外包)发展思路,狠抓制度建设、流程再造、内容供给、人才培养等关键点位,齐心协力促融合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年时间,群众新闻客户端下载量超过1000万,日活量超21万,开通“群众号”账号近千个,涵盖高校、厅局、行业、区域等多个分类。

    技术赋能深度融合。进入21世纪,媒体格局演变的一个显著规律和特征,就是技术驱动成为催生新媒体的原动力。要占领媒体融合发展的制高点,就必须紧盯、紧跟信息技术最前沿。眼下,投入不足、平台各异、水平落后、实力欠缺等诸多方面难题,是西部地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亟待解决的“卡脖子”问题。目前,陕西日报社正在推动以媒体应用技术平台为核心的系统化建设,对技术融合提出了“三统一”原则,即:技术平台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技术队伍统一。通过“三统一”的实施,实现全社层面新闻业务统筹调度、内部管理协调安排、数据资源高效流转、技术资源集约化管理等融合目标,同时降低平台建设和运维成本。此外,结合实际引进先进技术,增加升级投入,建设融媒体中心,构建全媒体信息集成平台,负责运维管理陕西日报全媒体采编系统及子报刊网各类新媒体平台;通过制定全员职业规划、人员培训计划、开设业务大讲堂、开展内部交流学习研讨等,提升采编队伍熟练掌握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水平,使移动优先、技术赋能、网端首发等融合传播理念落地生根。

    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宣传工作就是群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日报创刊80周年作出的重要指示,通篇贯穿“群众”二字,体现着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深刻把握,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媒体时代,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尤其要以“群众”二字传承创新,真正把党的主张和群众呼声统一起来。2020年以来,我们以大融合理念走好全媒体时代的群众路线,在全省率先实现107个县(区)融媒体中心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实现通讯员与记者同稿同酬,先后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权益保障、提高队伍素质等方面全方位发力,拿出一系列硬核举措,明确提出将通讯员队伍打造为陕报“第二主力军”,推动编辑记者与通讯员队伍一体发展、共同提升。

    今年7月1日,成立通讯员联络部,通过搭建通讯员分类管理信息库、打造网上投稿平台、优化发稿流程、让通讯员享有审签稿件权等举措,赋予通联工作全新内涵。同时,我们在群众新闻客户端设立《陕报云课》栏目,开设通讯员“云课堂”,建立13个全媒体微信联动群,与通讯员队伍构建互联互动工作新机制,推动双方深度交融。通联工作改革一年来,陕报共刊发通讯员稿件4821篇,发放稿酬117.7万元,其中刊发由通讯员采写的头版头条稿件9篇,生动反映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反映了三秦百姓在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越来越好的幸福生活。

    结  语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以优化内容供给为根本,以实战加强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推动各环节深度融合为抓手,陕西日报社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成绩,也进一步明晰了今后融合发展的思路举措: 

    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始终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摆在首位,讲政治不含糊、抓导向不放松。在新闻宣传中,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优质内容产能,更好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坚持解放思想,守正创新。要站在新兴媒体发展前沿,积极探索新媒体形态下融合发展的传播规律,着力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坚持一体化发展,放大一体化效能。要进一步统筹全社采编资源,依托报刊网端微多种媒体形态,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

    坚定人民立场,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要在增强“四力”教育实践中把基层跑遍、跑深、跑透,做到心系百姓、情牵民生,真正通过高水平的宣传,着力提升新闻产品的生动性,更好地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当好党委、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

    坚持从严治社,加强队伍建设。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践行“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要求,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为宣传阐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陕西日报社社长,陕西日报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责任编辑:武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