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稿

新闻战线 2021年12月01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让大型政论彰显“时代温度”

——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风雨无阻向前进》写作体会

任仲平写作团队 《 新闻战线 》( 2021年12月01日   第 02 版)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

    沧海横流显本色,最是危难见初心。回望2020年初,疫情来势汹汹。面对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如何激发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决心信心?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如何真实记录这场足以载入史册的伟大斗争?中国为全球树立了抗疫典范,如何对外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构建中国抗疫的主流叙事?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和人民日报编委会的直接指导下,任仲平写作团队肩负起激发民族士气、记录抗疫历史、构建主流叙事的使命,饱含深情、争分夺秒,于2020年3月26日在人民日报头版推出任仲平文章《风雨无阻向前进——写在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

    文章深情回望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挥部署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感人过程,系统梳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众志成城的抗疫历程,深刻思考此次疫情带给国家和社会的启示。文章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充分展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时代温度”。文章把高屋建瓴的宏大叙事和见人见物的故事细节结合起来,把严谨深入的理性思考和感人至深的细腻表达融为一炉,努力展现大型政论的力量和温度。

    这篇任仲平文章发表在抗疫斗争的关键时刻,是主流媒体关于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第一篇大型政论,体现了党中央机关报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文章刊发后,中央主流媒体、各省级党报、各大门户网站、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平台大量转载,全网阅读量超亿次。网友留言:“好文,不愧为大报文章,感人肺腑,引起心灵震撼,经受思想洗礼!”“有理有据,鞭辟入里,拔萃凝练,全景回望,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读来让人落泪,却禁不住豪情满怀。”这篇任仲平文章是对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抗疫斗争的一个总结,是对全国人民风雨无阻向前进的一种激发,也是对党报大型政论守正创新的一次探索。

    大型政论重在“筋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对党报大型政论来说,更好肩负起职责使命,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在谋篇布局中充分展现文章的“筋骨”。

    每逢大事,很多主流媒体都会推出大型政论。对任仲平文章来说,坚持守正创新,在众多大型政论矩阵中实现高人一筹,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升文章的思想认识。“筋骨”立起来,文章就能立得住、站得稳,正所谓“本立而道生”。大型政论之“大”,不只是追求丰富的素材、陌生化的表达,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筋骨”,在思想上把握中央精神的精髓要义,在认识上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在结构中体现思想高度、理论深度和时代温度。

    以这篇任仲平为例,文章的整体架构和谋篇布局,都努力体现对中央精神的理解、对抗疫形势的把握、对社会期待的顺应、对群众诉求的关心,各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逻辑整体。除了开头和结尾,文章第一部分,主要讲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抗疫斗争,体现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第二部分,讴歌武汉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第三部分,讲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抗疫,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第四部分,讲复工复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第五部分,总结经验启示,体现中华民族在磨难中砥砺成长。这五个层面的思想认识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涵盖了党的领导、价值温度、制度优势、发展信心、总结提升等各个方面,构成了一篇大型政论的“筋骨”和“骨架”。

    每逢大事必看任仲平。在抗疫危急关头,以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为代表的党报政论,承担着构建主流叙事、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独特使命,凝聚起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共克时艰的强大精神力量,发挥了激发斗志、增强信心、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如,文章在第四部分,跳出抗疫讲复工复产,因为在当时形势下,疫情给经济带来较大冲击,迫切需要打气鼓劲、提振信心,这一部分正是照应国家关切和社会痛点,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运筹帷幄、高瞻远瞩,激励人们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古人云,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主流媒体的大型政论不是个人抒怀的小文,不是低吟浅唱的散文,而是要为治国理政、定国安邦承担独特功能的雄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心怀“国之大者”,主流媒体的大型政论也应在文章“筋骨”上体现“国之大者”,这样才能体现为党立言、为民发声的思想高度和分量。

    大型政论要有“血肉”

    党报政论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独特的视角,也要有创新的表达、清新的文风;不仅要有“筋骨”,也要有“血肉”。这篇任仲平有一个细节寓意深远、令人难以忘怀:3月17日,一名援鄂医疗队队员在返程时,拍下了武汉的日出,“这么美的太阳,今天武汉一定会有个好天气。”通过这样一个拍摄武汉日出的细节,让读者真切感受援鄂医疗队的无私奉献,相信武汉乃至中国在取得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后必将拥有“日出”般的光明前景。

    这就是细节的力量,这就是文章的“血肉”。任仲平关注的是“一级议题”、紧扣的是大事要事,既要以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为其构筑“筋骨”,也要以直抵人心的话语体系为其打通“血脉”。尤其是对于抗疫这样牵动每一个人神经的话题,只有用有温度的文字去勾连大事要理、以细腻的纹理去填充“硬核”骨架,才能让文章有血有肉、可读耐读,增强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写作这篇任仲平文章时,国人刚刚经历抗击疫情的最艰难时刻。如何让党报政论的宏大叙事赢得人们的“同理心”,在情感上引发同频共振?写作团队深入研究、精心打磨,在笔端注入充沛的情感,让读者产生更多代入感,实现了“理性说服”与“感性吸引”的相得益彰。 

    情理交融,突出文章的贴近性

    贴近性体现在见人见事的“温度”。一篇好的政论文,不仅要在理性上说服受众,还要在情绪上感染受众、贴近受众的心理感受,这篇任仲平文章尝试把严谨深入的理性思考和感人至深的细腻表达结合起来,针对现实关切、聚焦舆论热点、着眼身边人物,大量呈现疫情防控中的真实话语、故事和抉择,从张定宇身患渐冻症却始终不下火线,到社区干部因过度劳累不得不躺在地上跟居民联络,再到不幸罹患新冠肺炎的母亲写给女儿最后的便条,充满温度和人情味。

    贴近性还体现在以小见大的“角度”。如,以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为例,论述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复工,说明中国经济正在“转起来”、企业正在“动起来”。这些具体故事、案例的运用,让文章鲜活生动又饱含温情,不仅有利于激发读者阅读欲望,更让人感同身受,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目光四射”,注重视野的宽广性

    作为大型政论,任仲平文章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篇幅长,每篇能达到八九千字。较长的篇幅,让评论员有了较大写作空间,但也对表达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拓展叙述维度、提升写作层次,文章在素材使用上追求“目光四射”“万物皆备于我”。从英文纪录片《武汉战疫纪》到德国《每日镜报》的报道,从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防控疫情的积极评价到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对中国的公开感谢,都被融入文章之中。“借嘴说话”的方式、宽广的国际视野,进一步增强了文章可读性和说服力。在论证方式上,注重“八面来风”“横看成岭侧成峰”,既有政治家视角、媒体视角,也有普通人视角,各种论据深入浅出、解剖论证,各种素材高低搭配、刻画抒写,让文章的分析更为透彻、判断更有分量。

    拔萃凝练,强调表达的艺术性

    一篇大型政论,不仅要有思维含量、信息含量,也要有美学含量。写作过程中,评论员着力用充满艺术化的表达增强文章美感。如,文章第二部分开头借用诗歌中的“起兴”手法,用大江大河“中流砥柱”在惊涛骇浪袭来时巍然挺立,引出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主心骨作用的中国共产党。文章多处以“风雨”为意象指代疫情,以“樱花”为意象指代美好未来与希望。此外,“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摧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等诗词的引用,进一步增加了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这场战斗,除了胜利,别无选择;没有退路,必须打赢!”等语句,既简洁明快又铿锵有力,激扬起战胜疫情的精气神。大量引用古典诗词、名言警句,善于使用文学修辞手法,注重勾连意象、描摹意境,使文章表达更精彩、意境更丰富、韵律更澎湃。

    精彩的辞章,可以将对“理”的说服力、对“情”的感染力加以显性化。思想性和可读性之间的“交集”越大,思想内涵就表达得越深刻,大型政论的舆论引导力就发挥得越充分。

    捕捉“时代脉动”,彰显“时代温度”

    一篇文章能够直抵人心,既要以雄辩有力的言辞说服人、鼓舞人、警示人,也要以感同身受的温情打动人、感染人、温暖人;既要有理论的高度、思想的深度,也要有情感的温度。作为一篇近九千字的大型政论,《风雨无阻向前进》在认识灾难、记录灾难、铭记灾难、反思灾难的理性分析之外,字里行间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折射意志的坚韧、释放真诚的关怀,体现出我们在灾难面前凝聚成命运共同体的力量和温度。

    生命至上,诠释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温度

    从梳理疫情发生以来的关键时间线,到总结疫情防控的重大判断和重要部署,再到刻画“广泛调动各方面力量,使全党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的人物群像……文章贯穿始终的,是一个执政党人民至上的深挚情怀。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那样,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炽热的温度,就在“封闭一座城,守护一国人”的果敢魄力里;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担当作为里;在“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的坚强领导里。文章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一个国家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主心骨越是坚强有力,就越能凝聚风雨无阻的力量。

    感天动地,见证亿万人民众志成城、休戚与共的温度

    “我们向在这里浴血奋战的医护人员致敬!”“我们向在这里不辞辛劳的社区干部致敬!”“我们向在这里默默奉献的英雄人民致敬!”文章旗帜鲜明、情绪饱满,深情礼赞疫情防控中每一个挺身而出的“大写的中国人”。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应急大作战、气壮山河的生命大救援、团结互助的全民大动员中,细节无处不在、精神无处不在、感动无处不在。有“从膝盖肿到脚踝”的付出,有“日子是要精打细算的(地)过”的叮嘱,有面对“这么美的太阳”升腾的希望……正是每个人的行动、话语、表情、故事,真实呈现了载入史册的抗疫斗争,真实记录了国家民族的宏大叙事。恰如文章所提醒的——“记住那些山河,那些闪光的人”,才能铭记并传递寒冬里的暖意、阴影处的光亮、灾难中的希望。

    风月同天,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温度

    作为全球抗疫的模范,中国的抗疫斗争激发了全世界无数人丰富的情感、强劲的动力、必胜的信心,也为党报政论提供了最大的底气、最多的素材、最好的例证。从“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的思考,到“为全世界抗疫争取了宝贵时间”的行动,再到“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理念,文章用平实的语言讲述务实的举措,回馈“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深情厚谊,表达“和衷共济,四海一家”的天下情怀,有力证明了何为全球责任、何为大国担当。让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力量,成为中国故事、中国方案、中国温度的生动注脚。

    文字是有力量的,政论是有温度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新闻是时代的注脚,新闻的温度归根结底来自时代的温度。有网友表示:“任仲平文章有深度、有温度。总能让人激情澎湃,也能让人满眼泪花!”

    任仲平文章一直在努力捕捉“时代的脉动”、释放“时代的温度”,在历史的波澜下守望、在信息的洪流中坚守。只有饱蘸情感、充满温情的笔触,才能写出最动人的故事,才能为新闻作品注入灵魂,才能为伟大的时代留下伟大的作品。即使时过境迁,也能从这些经典新闻作品中,沿着文化长河溯流而上,去触摸激情燃烧的温度,去还原风华万千的光景。

    评论写作是一个“缓慢穿透木板”的过程,需要集中发力,也必须日积月累。在《风雨无阻向前进》写作周期的前后,人民日报评论部先后撰写了数十篇与疫情防控有关的评论员文章、评论版头条及其他相关评论,形成了从探索到积累、从创新到总结的完整路径。深厚的创作传统、不懈的价值追求、升腾的时代温度,共同构成了任仲平这一评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和鲜活生命力。

    不少读者喜欢把任仲平文章装订成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留存的不仅是历史的厚度,也是时代的温度。用思想认识的“筋骨”建构逻辑框架,用优美表达的“血肉”传递情感温度,以“理性的头脑”观察世界,以“炙热的情怀”观照时代,任仲平这个大型政论品牌才能在观点的浪潮中激荡澎湃、在前进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执笔:人民日报评论部专栏编辑室副主编李拯,编辑盛玉雷、张凡)

    责任编辑:陈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