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不褪色,是党报的崇高使命,也是党报责无旁贷的责任。作为革命老区的党报,桂林日报立足独特的地域优势,创新传播理念、传播路径,转变表达方式,宣传好红色精神,讲好红色故事,形成特有的全媒体矩阵传播合力,不断扩大和巩固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关键词:红色基因 媒体融合 创新传播
今年 4 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桂林市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向长眠于此的湘江战役红军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了纪念馆。“革命理想高于天。”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扬了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红色基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财富。如何在桂北大地上坚定理想信念 , 传承红色基因 , 这既是党报人的崇高使命,也是党报人责无旁贷的责任。
近年来,桂林日报社把湘江战役精神的红色基因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主动拥抱媒体融合发展,不断壮大媒体矩阵,创新内容形式,宣传好红色精神,讲好红色故事,走好新时代的党报“长征路”。
主导主流舆论,在融合中做强全媒体矩阵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和普及,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新媒体的出现和迅猛发展,创新了传播方式,带来了舆论生态、媒体格局颠覆性的变化。地市党报如何做,才能更有效地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成为重要命题。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办好市委机关报,必须主动拥抱移动互联网,走媒体融合之路,做强做大媒体矩阵,方能继续发挥主流媒体应有的作用,守住主流媒体应有的话语权。
在媒体融合的实践中,桂林日报社完善了全媒体保障机制和激励政策,加强原创和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的报道力度,对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开展同步直播。2017 年 9 月,桂林日报以《80 多年前百名红军被推入深井 灌阳尝试勘探寻找烈士遗骸》为题,率先报道灌阳县委、县政府请来文物考古相关专家,下井勘探,计划将红军烈士遗骸送“回家”的消息。9 月 1 日,以图文整版的篇幅发出报道《寻找 83 年前的红军烈士遗骸》。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公众号“桂林发布”、新闻资讯客户端“第一时间”同步推送。随后,中央级媒体的报网端及各大网络平台相继推出“酒海井红军烈士遗骸打捞”相关报道。
1934 年 12 月,湘江战役在桂北大地上打响。这一战,关乎中央红军生死存亡,也是红军自长征以来最壮烈最悲壮的一战。数万名英勇的红军将士,用他们宝贵的鲜血与生命,奋战到底,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中,赢得了战略上的胜利。“三年不喝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流传在桂北大地的这句民谣,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央红军在湘江战役中付出的惨重代价。由于战争惨烈,条件有限,很多牺牲在这片用鲜血染红的土地上的红军将士,无名无姓,他们的后人更不知其埋骨何处。时光流逝,硝烟散尽,烈士长眠。散落在桂北大地的红军将士的遗骸、遗物有待进一步的寻找、收敛、保护。87 年来,桂北人民没有忘记在湘江战役中“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的红军将士,涌现出全州县才湾镇蒋石林家世代接力守护红军墓、灌阳县新圩镇三代传承红军旗以及全州县两河镇 70 后村民廖荣辉致力收集红色文物等感人故事。
“灌阳勘探寻找烈士遗骸 将红军烈士遗骸送‘回家’”系列报道,是桂林日报全媒体矩阵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湘江战役精神报道中一次成功的“大合唱”,也因此这组报道荣获当年广西新闻奖一等奖。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桂林日报社基本形成“三报” (桂林日报、桂林晚报、体坛导报) ,“一网” (桂林生活网) ,“两微” (微信公众号“桂林晚报”“桂林发布”) ,“一端” (新闻资讯客户端“第一时间”)全媒体矩阵,基本形成传统媒体与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数字报等新媒体相互融合、全面开花,文字、照片、音频、短视频、视频直播等信息载体广泛运用的格局。特别是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新媒体抢抓机遇,微信公众号共发布各类稿件 5800 多篇,总阅读量约 6100 万人次,已经发展成为桂林市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公众号之一,综合排名位列全市第一,在全区报纸媒体公众号排名第 4 位,2020 年 2 月、3月均进入全国微信 500 强排行榜。媒体融合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影响持续扩大,媒体融合的优势和效果日益凸显。
主动推进媒体融合为桂林日报社带来了诸多荣誉:报社先后获得“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奖” “中国报业融合发展创新单位” “数字化出版转型示范单位”“改革开放 40 年报业经营管理先进单位”“中国创新地市报二十强”等全国及省部级以上综合性奖项。
加强阵地建设,在融合中扛起舆论导向主责
2020 年, 《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再次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遵循和指南。桂林日报社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媒体融合提出的重要要求,把媒体融合重点放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高举旗帜,把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要求落实到新闻生产、舆论引导、阵地建设和队伍管理的各环节,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中流砥柱作用,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使受众在心理上产生高度认同感。
借助新的技术、新的传播手段来创新信息传播方式,让传统主流媒体在新的舆论生态中焕发生机和活力,把传统主流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影响力拓展到新兴媒体。
机制改革成为桂林日报社媒体融合改革的第一步。桂林日报社成立新媒体中心,负责媒体融合工作的统筹协调,并建立一套全媒体协调运作机制。新媒体中心犹如“中央厨房”,新媒体文字编辑、视频音频编辑等“厨师”全天待命,发挥桂林日报、桂林晚报两家传统媒体记者严谨专业、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优势,由他们供稿,后经新媒体编辑二次加工,删减空话、套话,通过加入视频、音频、图片等,以新媒体用户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烹制”,成为一道道符合互联网受众口味的“新闻佳肴”。这样的机制进一步打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其他采访部门与新媒体中心之间的壁垒,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一步贯通。特别是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大事喜事、正能量宣传报道等,用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的方式进行整合、编排,从而达到正确引导舆论、主导主流舆论的作用。
自新媒体中心建立之日起,桂林日报社还强化了对媒体阵地的管理,要求新媒体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并专门出台强化新媒体导向管理的相关制度,对所有新媒体中心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强化导向意识。在意识形态管理中,明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管领导、新媒体中心负责人层层落实责任。同时,新媒体中心参照传统媒体“三审三校”的编审要求,对稿件来源、稿件质量等层层把关,杜绝无来源稿件、不规范发布稿件等,确保新媒体导向不走偏、不出错。
传承红色基因,在融合中创新传播路径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种声音、各种消息层出不穷,市民纷纷在家自行隔离,对权威抗疫信息十分渴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桂林日报社新媒体应势而出,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创新传播理念、传播路径、表达方式,在新媒体上打了一场漂亮的“抗疫宣传战”。如对南溪山医院首批新冠肺炎患者出院进行的直播,观看人数达到50 万,创全市各类媒体新高 ;《桂林为湖北籍游客开放定点宾馆,请转给需要的人!》在“桂林晚报”微信公众号首发,一时间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短时间内点击量攀升至 60 多万,长江日报、湖北日报旗下的网络媒体纷纷转载。“桂林晚报”微信公众号推出《重磅!桂林所有 A 级景区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开放一年》,点击量近 70 万人次。自治区旅游部门看到桂林的做法成效好,不仅点赞,还很快出台了覆盖广西全省的相关政策。
抗疫报道的成功,为桂林日报社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新媒体的成功实践,又促进了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让报社旗下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思维下,策划出一个又一个具有“新”意和“心”意的报道,让桂林日报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湘江战役精神上焕发新光彩。今年 4 月,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及桂林之际,桂林日报精心策划《忠魂与丰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保护传承弘扬红色文化》《问漓哪得清如许——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科学保护漓江》两期共 16 个版的特刊,版式精美,图文并茂,并制作成 H5 在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受到好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今年 7 月,桂林日报又以新媒体思维,策划《唱支歌儿给党听》庆祝建党百年特刊 (共 16 版) ,以几首人们耳熟能详的红色歌曲为基调,分不同历史阶段,深情回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桂林各级党组织带领桂林各族人民英勇战斗、披荆斩棘的革命斗争历史、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改革开放历史,热情讴歌党的光辉业绩,以火热真挚的新闻报道献礼党的百年华诞。
近年来,随着融合发展的不断探索和深化,地处西南革命老区的桂林日报社,形成了富有报社特色的全媒体矩阵传播实践成果,不断扩大和巩固了自身优势,与全国各大地市报一起,在媒体融合的发展大潮中力排万难、奋勇前进。
(作者龙霖锋系桂林日报社党组副书记、总编辑,刘倩系桂林日报社记者)
责任编辑 :包萨仁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