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新闻战线 2021年07月20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守望南湖,挖掘百年红色故事

杨志勇 孙欢涛 《 新闻战线 》( 2021年07月20日   第 04 版)

    摘要:立足于红船起航地的南湖晚报,以“地利”“天时”“人和”,构建红色主题报道高地;以“四力”提升,“四能”打造,探索走出“南湖情、红船味”的融媒转型之路。

    关键词:南湖 红船 建党百年 红色主题报道

    南湖,浙江嘉兴城东南的一处湖泊,以风光旖旎,景色宜人而闻名。而正因为 1921,因为红船,因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南湖从一个小渔村,一片湖泊水域,焕然成为中国革命的起航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地。1921,成为一个划时代的起点刻度;南湖,成为一个超越地理图标的红色原点。

    以“南湖”命名的南湖晚报,更是自 1993 年创办之日起,就对南湖有着天然的亲近,对红船怀有崇高敬意,红色基因深深融入办报人的血液中,使这份报纸镌刻着独特的红色印记。以舍我其谁的使命与担当,依托“地利”、借助“天时”、发挥“人和”,着力构建红色主题报道高地,唱响壮丽激越的红色主旋律。

    “地利”:充分挖掘南湖独特的新闻资源

    传递历史回响

    1921 年,一大代表从上海的石库门来到嘉兴南湖,一个伟大的政党在南湖诞生,产生了党的第一个纲领,通过了党的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组织机构。早期共产党人及一大代表,注定成为红色主题报道聚焦的主角。他们为着同一个初心汇聚在南湖,又怀着同一个使命从南湖出发,他们的故事就是一个永远充满吸引力的新闻富矿,值得不断从多个角度去挖掘、去呈现。

    建党九十周年之际,南湖晚报推出“一大代表故里行”大型新闻行动,追溯一大代表的成长故事与青春风华。今年,南湖晚报启动历时半年的“足迹——1921 年开启的故事”大型融媒报道,以 8 期特刊、64个版,追随王尽美、李汉俊、邓恩铭、何叔衡、陈潭秋、李达、董必武、毛泽东的足迹,在潍坊、山海关、济南等地进行 14 场直播,讲述他们从南湖起步的故事及其在当下的落点与回响。每期特刊分别以“追寻” “家风”“跨越”“回响”等板块,既讲好红船的历史故事,更展现新时代的奋进足迹,让革命先驱的理想之光在百年足迹的追寻印证中得以闪耀和传承。

    提供现实指引

    刻写“红船精神”在嘉兴的时代印记,彰显红船起航地践行和传承“红船精神”的奋进足迹、改革成效,成为红船旁媒体的特殊情缘与担当使命。2020 年南湖晚报推出 15 版“领航——‘红船精神’提出 15 周年”系列报道,选取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南湖革命纪念馆、红船干部学院等,讲述一枚党徽、一种精神对一个城市的感召与提升。每篇报道由“现场”“故事”“手记”三部分组成,以小见大,通过独特的新闻视角,挖掘典型人物,见人见事见精神,见证“红船精神”给嘉禾大地带来的深刻变化。

    打造党建高地

    将“建党圣地”建设成为“党建高地”,是嘉兴的历史自觉,也是嘉兴现实的精彩破题,是对嘉兴独特政治资源的珍视,也是红色文化发扬光大的体现。党建高地的打造,要求全市党的建设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具有示范引领的榜样作用。嘉兴在开创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先行的美好进程中,不断涌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成为鲜活生动的报道对象,也成为反映奋进嘉兴的源头活水。自今年 7 月 3 日起,南湖晚报推出“共同富裕我当先锋”系列报道,聚焦南湖之畔的先进党员和党组织,写出他们创新、奋斗、奉献的故事,以身边典型为榜样,感悟初心使命、争当时代先锋。

    “天时”:奏响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主旋律

    在特殊时点切入

    文章合为时而著。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切入,既是媒体对于时代召唤的回应,也是一个城市记忆的唤醒。

    2019 年,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南湖晚报推出致敬初心系列人物专访 ;2020 年,“红船精神”提出 15 周年之际,推出“领航——‘红船精神’提出 15 周年”系列报道 ;2021 年,建党百年之际,在距 7 月 1 日倒计时一百天时,推出《南湖蹲点日记》融媒报道,每天以日记书写、见闻感悟、视频记录等形式呈现发生在南湖的故事 ;今年 7 月 1 日,推出 112 版的庆祝建党百年融媒特刊《在嘉兴看见》,致敬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

    与年度主题呼应

    南湖晚报积极推动全国性重大主题的地域化落地,在全国性、全局性的大活动、大事件中,集中鲜明呈现嘉兴元素,在同台竞技中寻找独特的南湖表达。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2019年全年推出《初心四章》:5 月 7 日嘉兴解放纪念日推出《初心·对话》特刊,与先驱先烈对话 ;7 月 1日“党的生日”推出《初心·担当》特刊,聚焦担当作为好干部 ;10 月 1 日国庆日推出《初心·献礼》特刊,邀请各界先进代表人物,为共和国生日放歌;12 月 27 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之际推出《初心·获得》特刊,以人民群众的幸福为归依,从群众的角度出发讲述主题教育活动中得以解决的难题,以 4 份特刊 40 版,交出南湖之畔新闻人关于初心的新闻答卷。2020 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南湖晚报推出“从红船起航地出发——我的扶贫故事”系列报道,远赴四川、西藏、新疆、青海等地采访,以第一人称讲述“我”的援建、支教、帮扶等故事。

    与时代人物同框

    准确捕捉不断涌现的典型人物与先进楷模,以时代精神观照人物,发掘人物的时代闪光点。在聚光中深入,在提炼中升华,绘写具有“南湖情、红船味”的嘉兴群英谱。

    围绕精心守护红船、敬业奉献在南湖的张新志一家三口的故事,推出通讯《“红船家庭”的红船情缘》;深入挖掘盲人中医师朱丽华自强不息,扶贫助学,帮助 600 多人次贫困学子的感人事迹,持续推出《初心榜样朱丽华的故事》等多篇报道 ;根据前往四川屏山帮助果农致富的海盐县农业技术专家王金良的事迹,相继推出《四留屏山》等多篇新闻作品;2021 年 6 月,海宁援建干部陈闵健因病倒在四川扶贫的一线岗位,南湖晚报迅速推出通讯《黑水大山里的“跑山干部”》,记录他在黑水大山崎岖山路上奔走的足迹。

    “人和”:唱响南湖之畔的红色主题进行曲

    理清两个误区,重新确立发展定位

    近年来,全国非党报的晚报都市报类媒体普遍步入下行之势,晚报都市报发展不被看好,主要原因是晚报都市报所擅长的社会新闻、突发新闻、服务新闻等被网络媒体抢发,其所依赖的惯用新闻操作手法不再奏效,在新的传播环境中未能找到合适的定位。其对重大主题报道也普遍存在两大认识误区 :一是认为重大主题报道,属宏大叙事,是政治任务,可读性不强,与晚报都市报的传统读者人群及办报定位不符,晚报都市报可做可不做,即使做也要尽量少做。这样的做法不仅封闭了自己,还远离了时代,远离了读者。二是认为重大主题报道政治性强、要求高,怕把握不准,干脆照搬日报模式,图安全省事,应付交差。一个报业集团内部无须旗下两张纸媒定位重叠,即便晚报努力做得再像日报,也是吃力不讨好,发展前景堪忧。

    由此可见,只有从晚报的特色定位出发,对重大主题加以晚报特色的嫁接组合,进行人物化、故事化、场景化、活动化、融媒化改造,杜绝“重复的套话”“正确的废话”,让晚报上的重大主题报道更接地气、更有温度,在运作设计上更具匠心与创意,在选材上更软更细,在传播上更具感染力与影响力。

    夯实“四力”,建设红船旁新闻铁军

    红船旁的新闻人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提高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四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将新闻行动融入城市的经济建设与社会文化建设当中,整合资源,寻求更多的社会支持与帮助,置身广阔的社会活动实践天地。自 2015 年起,南湖晚报联合嘉兴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每年推举选评“我最喜爱的红船先锋”;与宣传部、教育局等连续开展“红船驶进我的梦”“红船映初心”“红船少年学党史”等全市大中小学生征文大赛,参与人数超过百万人次。今年 6 月,争取到嘉兴在全省首条开通的一列有轨电车,命名为“红船少年号”,以特色元素设计车厢内部,定期开展主题活动,成为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承“红船精神”的重要窗口。

    每年的红色主题报道成为媒体人增强“四力”的知行课。让记者全员参与,新老组合,尤其像“足迹——1921 开启的故事”“从起航地出发 我的扶贫故事”等大型主题报道,兵分多路,组成多个采访小组,从嘉兴走向全国。借助记协、晚协等组织网络,积极获得全国各兄弟晚报的支持,让红色主题报道走出嘉兴,形成跨区域宣传联动。同时还要求记者以“红色启示录”“手记”等形式记录自己的心得感悟,让此类新闻行动成为提升“四力”的思想洗礼与实战锤炼。南湖晚报红色主题报道相继获得浙江省重大主题报道策划创新奖、浙江新闻奖一等奖、赵超构新闻奖特等奖,并连续三年选送参评中国新闻奖。

    打造“四能”,推动新型融媒转型

    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提出建设红船旁新型的主流媒体,让新闻从业人员努力成为“提笔能写、开口能讲、举机能拍、伏案能策”的“四能战士”,以记者人才队伍的多技能提升来应对当下媒体变局,以创新为引导的变革型组织媒体实现晚报的突围之路。

    近年来,南湖晚报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办报之路。带着忧患意识和创新思维,不断推出特色活动,有效拓展了广告经营空间,年经营额稳定在3000 万元左右,2020 年达 3200 万元,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 10.8% ;依托南湖晚报 5 万名小记者,使发行量稳定在9万份。同时,南湖晚报不断审时度势,加快融入集团的融媒转型升级,形成以嘉报集团“读嘉”客户端为旗舰,以晚报官微、“红船少年”“吃遍嘉兴”“嘉兴亲子”等垂直领域媒体为主体的新融媒矩阵,全力践行顺应时代趋势、植根城市特色的融合发展之路。

    光辉的历史总是给人们留下无尽想象的空间,伟大的精神需要精彩的实践不断丰富、阐释,而新闻永远在路上。守望南湖,瞩目红船,这是持续的新闻业务课题,也是新闻创作年复一年的大考。嘉兴新闻人将继续努力作答。

    (作者杨志勇系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湖晚报总编辑,孙欢涛系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版式总监)

    责任编辑 :包萨仁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