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走廊

新闻战线 2021年06月01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找到“新闻”与“人文”的契合点

——以新华日报“人文周刊”“文艺周刊”为例

徐 宁 《 新闻战线 》( 2021年06月01日   第 09 版)

    摘要:副刊是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编辑形态相对独立,又与主刊保持一定的统一性,成为增强受众黏性、提升内容质量、提供人文解读的优质载体。面对不断变化的传媒格局,副刊需守正创新,坚持文化本位、兼顾新闻属性,增强创新意识、进行精品策划,贴近受众需求、重视互动反馈。

    关键词:党报   副刊   媒体变革

    集新闻性与文化性于一体的副刊,具备传播文化信息、提供休闲娱乐的作用,并且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审美情趣。①新华日报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新闻纸,其副刊历史可追溯至抗日战争时期。近年来,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报纸副刊也普遍开始转型。这些副刊紧密联系实际, 立足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 以全新视角在深度和广度上挖掘,与新闻的“短、平、快”相比, 呈现出“稳、准、透”的风格, 极大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期待。②

    自2017年6月16日推出“人文周刊”后,新华日报又于2018年8月30日推出“文艺周刊”,两周刊凸显“在场”的新闻特色,秉持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核心理念,围绕重大选题、历史节点、重要人物等,给予读者更全面、透彻、可读的阅读体验,在“新闻”与“人文”之间找到了契合点, 以人文情怀关注社会文化发展, 探索出媒体文化专刊的一条新路。

    积极探索:媒体变革下的副刊实践

    进入新世纪以来,针对媒体的变革大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始终坚持“思想立报、精品立报”方针,陆续推出“思想周刊”“人文周刊”“文艺周刊”“科技周刊”“经济周刊”“智库周刊”等,深化党报内容建设,彰显主流媒体责任担当。

    “人文周刊”每周五与读者见面,致力于以人文视角介入时代生活、以人文深度认识现实世界、以人文叙事讲述悲欢离合;“文艺周刊”始终坚持以推进江苏文艺精品生产、提供精神文明的饕餮大餐为宗旨,引导读者进一步欣赏文艺、贴近文艺、热爱文艺。

    这两大周刊从前期组织策划到中期采访写作,再到后期刊发运营,都建立了完善的机制,在新闻与文艺领域深耕细作,透视当代文化发展的脉络。在面对重大选题时,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小康社会建设,还是省级层面的江南文脉论坛、大运河博览会等,两大副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对主刊的补位与纵深化报道。

    增强受众黏性的优质载体

    品牌化有利于受众建立起对生产内容的信任度、忠诚度与美誉度。对报纸来讲,读者的青睐是生命之泉、是永不枯竭的发展动力。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曾对新世纪中国报业的未来趋势作出7项预测,认为一张“品牌化”的报纸将会获得读者更多的信任和青睐。他们对于报纸的要求不再仅限于“精神食粮”的“量”,而是在此基础上更强调新闻内容的“质”。因此,要想形成“注意力资源”优势,报纸需致力于打造优质的品牌形象,以此获得读者认可。③

    对于报纸来说,副刊绝对不只是附庸之物,而是具有其独立的地位与功能,它对于报纸其他版面有着极为重要的补充作用,“主副搭配”从而使报纸内容更加精彩。④新华日报因其根植于红色基因的党报属性,本身已经成为一个颇受赞誉的老品牌,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42年改版后形成的综合性文化副刊《新华副刊》,而“人文周刊”与“文艺周刊”又在这样一片肥沃土壤上,用精耕细作开垦出力透纸背的文化篇章,建立起既具国家视野又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高地,成为标志性的文艺平台,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形成鲜明的品牌优势,富有亲和力与感染力,拥有大量铁杆儿“粉丝”。

    “人文周刊”的4个版面——“记录”“悦读”“文脉”“百家”,自创刊以来便始终秉持根植历史底蕴、记录时代印记、彰显人文特色、注重江苏元素的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文视角追寻理性的价值、阐释生活的意义。

    “文艺周刊”则强调江苏特色,由“视点”“繁花”“艺评”“新潮”4个版面构成,作为江苏文艺的一张新名片,周刊不仅是江苏文艺从高原迈向高峰的记录者,更是江苏文艺工作者展示自我的另一个舞台。“文艺周刊”还是一支服务中心、配合大局的“文艺轻骑兵”。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点国家战略决策,周刊举办了一系列主题文艺活动,推动成立“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同时赴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开展文艺交流,让江苏故事传得更远、更广。这些特色版面已成为与读者情感联结的黏合剂,是内容生产方与受众的“共同记忆”。

    强化内容质量的优选载体

    著名报人赵超构认为:一份报纸的灵魂在于新闻,副刊则是面孔,报纸究竟耐看不耐看,副刊很关键。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仅凭新闻的题材和体量远远容纳不了潮流前沿、情感生活、科技文娱等方面的丰富资讯,跟不上读者日渐增长的信息需求。而此时,原先处于边缘地位的文艺副刊因其与生俱来的大容量、多元化、灵活性优势,积极寻求变革,以专刊化、精编化等转型探索异军突起,承担起相应的资讯传播任务,为正刊起到良好的拓展与延伸作用,成功实现了凤凰涅槃般的蜕变,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2019年5月8日,新华日报“文艺周刊”就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推出“论见”“物华”“乐活”“风雅”4个版面的运博会特刊。“论见”版,精选运博会专家共话大运河未来发展的发言,辅以嘉宾金句,探讨文旅融合之道;“物华”版,以文物讲述运河故事,以成果展呈现遗产保护成绩单,以博物馆展示千年运河的壮美华章;“乐活”版,走近非遗项目,承载运河记忆,融入现代生活;“风雅”版,图文集萃展示书画、“老外”达人秀、歌剧、灯光秀、快闪等活动,为大运河的文化传承增添靓丽新色。

    立足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背景,“文艺周刊”推出《光影世界里的小康之路》专栏,以恢复高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工潮、全民炒股、改革、精准扶贫等为关键词,串起时间线,选取《高考1977》《新星》《十八洞村》等12部跨度长达40年的影像,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回顾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每部都有相应讲述人回忆与影片密切相关的亲身经历,故事娓娓道来,充满真情实感,将读者带回到跌宕起伏的历史脉络中,使其深切感受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大众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主刊滋养副刊,以副刊反哺主刊,刚柔并济、兼收并蓄,副刊绝不仅仅是作为“主菜”的“调味剂”,而是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风味。有调查显示,约60%的读者明确表示,对于报纸副刊能够提供的资讯、知识和趣味具有浓厚兴趣。

    提供人文解读的最佳载体

    中国报纸副刊始终保持着文学传统,即使是在现代文学活动的调度中,报纸副刊文学的生产方式也处于关键地位。⑤移动互联时代,短平快的碎片化阅读使文字渐失深刻意蕴和独特魅力。副刊天生具有文学属性,依托于专业的编辑队伍,能够为读者提供深刻的人文解读,以温度、情怀以及细腻的笔触赢得受众青睐,也能带来高尚的审美情趣,引领读者进行沉浸式阅读,这不仅是浩如烟海的电子媒体很难做到的,也是纯新闻文本达不到的传播效果。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副刊的“文学性”(或称“文艺性”)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研究和创作讲究的纯粹和独立并不相同。相对于报纸的新闻版面来说,副刊对于文学性内容的登载更有侧重性,更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情趣。⑥ 

    以“人文周刊”2019年11月1日的“江南文脉特刊”为例,“共识”版记录海内外专家对江南文化的记忆、态度与灼见,奏响时代交响,寻找文脉世界坐标;“传承”版续写历史基因,绘就文化图谱,追寻家国记忆,探讨时代价值;“源流”版回望江南典籍,纵论藏书往事,寻找学派踪迹,回溯南渡研究;“传播”版立足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畅谈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以新技术、新形式、新内容探索文化的多元表达。

    新闻性与文艺性兼具的副刊以深切的人文观照构建精神家园,使受众在了解更多新闻细节的同时提升文学修养,彰显出一份报纸、一家媒体、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品位,发挥着价值引领和文化担当的作用。

    人文叙事和视角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叙事与审美视角,其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去关注人、聚焦人,以人的经历去记叙历史变迁,用人的悲欢离合去引发情感共鸣,⑦充分体现了文字叙述之美与语言的力量,在对抗电视文化乃至网络文化的冲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守正创新:全媒体时代副刊的“变”与“不变”

    全媒体时代,在竞争剧烈的风云变幻中,为新闻版面起到补位与纵深作用的报纸副刊不仅要进一步丰富素材内容、拓展传播方式,更要坚守传统主流媒体的硬核品质,平衡把握发展过程中的变与不变。

    坚持文化本位,兼顾新闻属性

    文化的传承与滋养是永不过时的命题。爆炸式新闻供给造成了注意力缺乏,而报纸副刊的文艺性使其在赢得读者认同、培育报纸文化品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运河是江苏最显著的文化标识,如何助力实现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2018年6月~8月,“人文周刊”推出“行走运河11城”系列报道。采访组走进徐州等11座江苏省内运河城市,采访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和当地居民,推出11个整版报道,钩沉运河辉煌历史,勾勒运河美丽画卷,描绘运河文化带壮美蓝图。这组报道,挖掘文化底蕴,注重用时代眼光审视;分析人文现象,注重用历史眼光审视;关注社会进程,注重用人文眼光审视, 观点新、角度新。同时彰显了副刊是“文化纸”也是“新闻纸”的定位,使报纸副刊在新闻性与文艺性的交汇中熠熠生辉。

    增强创新意识,进行精品策划

    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精品策划是在激烈竞争中避免同质化、体现创新意识的重要抓手。尤其在面对重大选题时,匠心独运的策划是不可替代的加分项。

    只有既契合版面定位的内容,又有艺术的美感,方能凸显大报的文艺调性。以画入版,“人文周刊”“文艺周刊”也深谙此道。2020年6月3日,“人文周刊·记录版”以习总书记倡导良好社会风尚为由头,策划《新风尚,从个人自觉到社会潮流》一组稿件,与以往“文字+照片”形式相比,责编特约水墨插画家为文明新风尚创作“立轴”长卷,内容不仅契合总书记提出的“出门佩戴口罩、垃圾分类投放、保持社交距离、推广分餐公筷、看病网上预约”等主张,更重要的是,长卷自成体系,以一位主人公一天的生活为主线,将文明风尚纳入其中,画面自然流畅、故事感强,与正文相映成趣。

    2020年11月13日推出的“人文长江”特别策划,编辑邀请插画家绘制横跨两版的《大江奔流,好一幅壮美的长江胜景图》,版式舒朗大气,令人爱不释手,也让长江江苏段沿江8市标志性人文、自然景观“流入”读者心中。

    贴近受众需求,重视互动反馈

    新闻招客,副刊留客。读者的信赖与支持是报纸副刊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必需品。因此,副刊必须凸显受众意识,对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使其进入公共空间,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这一点上,报纸既可通过与手机客户端、网站、微信平台等多渠道的联动及时获取读者反馈,也可通过线下活动创造与读者亲密接触、畅谈的机会。

    “人文周刊”“文艺周刊”也与新华报业的新媒体端口“交汇点”新闻客户端的“文化频道”形成全媒体互动,表现手法更为多样,同时也能在评论区与读者进行实时互动。“文艺周刊·光影世界里的小康之路”特别策划,充分考虑受众阅读需求,附上影片二维码,读者可通过扫码直接跳转到相应影片的播放页面。

    两周刊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呈现优质内容,同时,在面临重大选题时,从题材、版式、语言到经营、管理等方面,突破桎梏、开拓创新,个性鲜明、引人关注。

    2019年10月12日,江苏文艺界举行纪念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五周年座谈会,这是“文艺苏军”的一次集中宣誓,也是“文艺周刊”围绕重大主题主办的精品线下活动之一。10月17日,座谈会精彩汇编成为该日“文艺周刊”封面版的原创内容。

    精品线下活动为周刊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创内容。2019年,“文艺周刊”与德基美术馆合作推出“公共美学计划”。“人文周刊”依托“文化名家进基层”活动,推出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常进、著名学者贺云翱、著名作家严歌苓、著名心理学家黄菡、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柯军等名家的精彩演说内容。

    让周刊的内容蝶变为新媒体产品,让新媒体产品延展为线下精品活动,让精品活动浓缩为周刊精彩内容,通过报、网、端、微,在分享中增进智慧、激荡思想,便于生产者与读者联络情感、加强互动。新华日报人文、文艺两周刊,已打破“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模式,变为多维度、强互动、可持续的全媒体精品创作体验,给报纸带来原生态的鲜活内容,让读者拥有更多获得感,使其在亲身参与中既受到文化熏陶与浸润,又增强了对报纸品牌的忠诚度。

    结  语

    从“附张”到周刊、专刊、特刊,从边缘化到焕发勃勃生机,副刊历经风云激荡,在时代浪潮中通过坚守初心、鼎力革新,争得了一片独具特色的广阔天地。

    新华日报“人文周刊”与“文艺周刊”依托自身优势,坚定文化自信,有力担负起文化使命,借助可视化手段和新媒体表达,吸引读者走进兼具思想性与趣味性的沉浸阅读,润物细无声地达到文化滋养的传播效果。尤其是面对重大选题时,新闻版面的容量、体裁、编排等都存在诸多限制,而兼具新闻性与文艺性的副刊通过精品策划、精耕细作推出的系列作品,无论语言风格还是内容题材都丰富多彩,对新闻版面起到了良好的补位与延伸作用,取得了较好社会效益。

    (作者系新华日报全媒体文化新闻部主任助理)

    责任编辑:陈利云

    注释:

    ①魏剑美:《报纸副刊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第1~2 页。

    ②贾梦雨:《以人文视角探索媒体文化专刊新路》,《传媒观察》2008年第7期,第31页。

    ③文成:《新世纪中国报业的现状与未来趋势——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作出七项预测》,《新闻知识》2001年第4期。

    ④王文彬:《中国报纸的副刊》,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6月版,第29页。

    ⑤旷新年:《一九二八年的文学生产》,《读书》1997年第9期。

    ⑥四川大学陈叙博士论文:《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研究》。

    ⑦金丹霞:《“人文周刊”的人文品格和文化担当》,《中国记者》201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