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类专业媒体要坚守自身定位,突出媒体自身的特色。不仅要将专业领域敏感度高、专业知识水平强等优势转化为生产“爆款”内容的能力,还要将资源和人力集中于新媒体产品的推出上,在挖掘独家信息、做好科普报道、创新表达形式等方面下功夫,增强内容的影响力。
关键词:专业报 媒体融合 竞争优势
随着媒体融合不断深入,传媒生态加速裂变与重组。这对专业报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科学报作为我国科教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媒体,既身处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公众科学热情持续高涨的良好外部环境,也面临各大综合性媒体科技专栏/专刊、科技类新媒体对其生存空间的挤压。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打好媒体融合这张牌,中国科学报社坚守定位、强化特色,塑造人才、平台、内容、技术新优势。
改革创新,打造人才优势
媒体融合带来业务形态变化,管理体制机制也须跟上步伐。这就要求重建组织架构、用人机制,以适应新形势、新模式,激活末端创新创造活力。
中国科学报社按照“业务导向、产出优先、队伍精干、适度前瞻”原则,优化报社机构岗位设置,重组设立总编室、网媒中心、采访中心、科学传播中心四个部门,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科技新闻报道和科学传播工作。其中,采访中心牵头负责报社报、网、端的选题策划,总编室负责报纸版面编辑出版,网媒中心负责科学网及移动新媒体的运营,科学传播中心负责引入支撑报社事业发展的外部资源。这一调整有利于在统筹各渠道协同发展的同时,快速推动报社新媒体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报社打破事业单位原有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约束,实行全员竞聘上岗,以岗位绩效工资改革为抓手,完善以业务产出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加速与市场机制接轨,使队伍更具危机意识与变革动力;实施大幅向网络稿件倾斜的稿费分配办法,鼓励报社采编队伍借助新媒体平台,将专业领域敏感度高、专业知识水平强等优势转化为生产“爆款”内容的能力。
在体制机制方面的变革,为优质人才发展拓展了更多空间,打造了一支既能写严谨深度稿又能制作热门网文趣味短视频的队伍,推出《这份Science官方的脱单秘籍,简直太有操作性了!》《Cell重磅:人到中年不得已,少吃才是硬道理!》等诸多热门网文和短视频《凡尔赛学?不!这些院士是真才实学》。
优化体系,打造平台优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优先日渐成为媒体共识。为实现这一迭代,中国科学报社探索加减法同时做。一方面,将“两报+两刊+一网+移动新媒体”传播体系,“瘦身”为聚焦“一报+一刊+一网+移动新媒体”(中国科学报+《科学新闻》+科学网+移动新媒体等),使资源与人力集中于新媒体产品生产;另一方面,除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标配”外,在头条号、抖音、视频号等第三方视频平台积极“开疆辟土”,且投入专门资源运营,挖掘更多粉丝群体。目前,中国科学报除发行报纸外,开设有电子报、网站、微博、微信、头条号、抖音,科学网除作为传统网站进行运维外,开设有微博、微信、抖音、B站、头条号、视频号。
建立起传播矩阵的同时,中国科学报社结合各渠道特点采取差异化定位、联动式传播策略。在定位方面,中国科学报以“科学眼光看社会,社会眼光看科学”为编辑方针,凸显自身专业性、公众性,聚焦重大政策新闻、活动、科技成果、科学思想的传播等;“中国科学报”公众号则以“关注科教重要事件,网罗学术新鲜趣闻”为口号,不是将报纸内容简单“搬”到微信上,而是进行拓展,加强趣味性、互动性;科学网致力于做“全球华人科学社区”,视野相对更国际化,全方位服务华人科学与高等教育界;“科学网”公众号则“调侃”自己定位于“圈内大事,行业洞察,偶尔八卦”,更加垂直细分,聚焦一线科研人员;微博、头条号相对更加开放,侧重进行“官宣”、互动、辟谣;抖音、B站、微视频用户群体多为青年人,侧重尝试趣味科普、街头采访、跨年夜直播等新潮形式。
在传播实践中,中国科学报社注重各渠道相互补位、扬长避短,用网络新媒体弥补报纸出版周期较长、形式相对单一、互动分享不便、传播范围较窄等不足。如,2020年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军事科学院陈薇院士团队进驻武汉。1月30日晚,中国科学报记者对陈薇院士进行独家专访,并于31日形成稿件《疫情拐点将到?陈薇院士:最坏打算 最充分方案 最长期奋战》。因2月1日、2月2日恰逢周末,中国科学报不出版,为保证报道的时效性,稿件于2月1日在科学网及其公众号首发,“科学网”微博、头条号同时转发,迅速获得极高关注度,该文在“科学网”公众号上阅读量很快达10万+;2月3日,根据此次专访制作6分多钟的短视频在科学网、中国科学报微博及“科学网”头条号发布,总播放量达2100余万次,形成新一轮传播热度;中国科学报同时刊发文稿,实现报道的“历史性保存”。“最坏打算 最充分方案 最长期奋战”这一表述,也在之后人民日报、央视新闻频道等各大媒体的报道中被屡次引用。
创新创优,打造内容优势
优质内容是专业媒体立身的根本。中国科学报社从四个方面进行内容的创新创优,打造核心竞争力。
挖掘独家信息
信息爆炸时代,内容同质化愈演愈烈。这既增大了信息短时被淹没的概率,也创造了优质内容脱颖而出的机遇。“近水楼台先得月”,作为由中国科学院主管、有着60多年历史的媒体,中国科学报社充分整合全院100余家院所和全国985、211高校的一手信息资源,深入一线挖掘有价值的内容,使科技新闻报道更具独特视角、现场感和亲和力。如,中国科学报记者走进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河南省淅川县、贵州省水城县二道岩村等贫困地区,采访当地百姓和科技扶贫干部,推出“脱贫攻坚一线见闻”专题报道,如实反映当地科技扶贫现状。其中,《中国科学院定点帮扶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26年——“喀斯特样本”亮了》以及配发的评论文章《科技扶贫既是“情怀”,更是“双赢”》,引发广泛反响。
强化舆论监督
互联网时代,热点事件层出不穷,但公众对其关注往往是“三分钟热度”。“热点”变冷后,部分媒体往往不再关注其后续发展。中国科学报社注重挖掘“热点的冷门”,增强相关新闻报道的生命力。如,2020年3月广受关注的“云南绿孔雀”公益诉讼案一审宣判后,很多媒体纷纷以“绿孔雀终于赢了”等报道为该事件“画上句号”。但中国科学报记者持续跟进,在2020年5月获知原告被告均提起上诉后,采访原告、专业律师、环评领域专业人士、科学家等多方人士,形成5000余字的深度报道,使该事件再次得到关注,体现了媒体的监督功能。
做好科普报道
科学本身具有专业性、复杂性,客观公正评价科技成果、把握科学信息的真实准确性并非易事。中国科学报社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做好科学知识普及,推出既经得起推敲又生动有趣的系列作品。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科学报、科学网及相应微信公众号等多个平台推出《人大教授:阴谋论在疫情暴发时盛行很正常》《核酸检测:试剂盒和检测仪缺一不可》等原创科普文章,传播效果良好,为疫情期间传播科学、解疑释惑、引导舆论发挥了积极作用。
创新表达形式
创新表达也是传播力。当下,各大媒体“使尽浑身解数”,以多样化表达提升新闻报道的传播力。若仍拘于以前的一格一态,传播效果将大打折扣。中国科学报社契合传播潮流,大胆尝试新的表达形式。如制作发布《“不忘职业初心 耕耘科技期刊事业”倡议书》H5,一周内阅读总量达199万、网络联署量达3.45万;围绕论文新闻和科教热点拍摄特色视频建成科学视频频道,一年推出论文视频、新闻视频、微专题片等各类视频150多个;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合作开展视频采访、跨年夜直播等活动,在年轻人高度聚集的B站上推出,其中《硬核大爷:没有人比我更懂相对论》《中科院小哥哥:女朋友不是刚需?!》点击量分别为51.6万、30.7万;与网易《荒野行动》合作,推出“荒野太空特别行动”,通过“中国航天成就漫游”“航天科学知识有奖问答”等科普模块,帮助青少年更好了解我国航天成就,增长科学知识。
AI加持,打造技术优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大创新和变革大多基于技术驱动,传媒业亦是如此。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媒体融合尤其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
人工智能(AI)是当下影响媒体融合的主要技术之一,一些媒体尝试语音合成、虚拟主播等新颖方式,但多数距离真正、持续应用尚有时日。中国科学报社与北京大学团队合作,成功开发科学新闻写作机器人“小柯”,致力于将其打造为一线科研人员“跨语种学术信息秘书”。“小柯”利用先进的机器算法语言,以英文论文摘要作为基础,快速“写出”中文科学新闻底稿,再由专业人士和编辑进行双重人工审校和信息补充。科学家、科学爱好者通过访问科学网“小柯机器人”频道和相关公众号,可以快速了解全球高水平英文论文发布的科研进展。
目前,“小柯”已网罗《自然》《科学》《细胞》《美国化学会志》等生命科学、化学科学领域知名期刊,在满足一线科研人员快速了解主流英文期刊资讯需求的同时,为公众和其他大众媒体提供了一扇了解最新科学进展的窗口。
结 语
专业报根植所属领域,资源丰富、队伍专业、视野独到,但在瞬息万变的社会和不断变革的传媒环境中,曾经的优势都有可能被超越。中国科学报社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策略,坚守专业精神,注重传播规律,打造、强化新优势,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守好阵地,逐步突出重围。媒体融合不能一蹴而就,需久久为功。对于专业媒体来说,未来虽挑战重重,但充满希望。
(作者周庆华系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科学新闻中心公共事务主管、中级编辑,闫洁系中国科学报社采访中心副主任兼网媒中心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包萨仁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