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报告

新闻战线 2021年03月20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体现时代特征 引起受众共鸣 实现立体传播

——工人日报全媒体视域下典型人物报道新探

郭 强 王维砚 《 新闻战线 》( 2021年03月20日   第 03 版)

    摘要:典型人物报道对象的选择要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体现时代特征,回答时代之问。在报道内容上,不仅要关注人物亮点,也要展示其生活化、情感化的一面。在工作机制上,强化和巩固传统媒体人物报道力度的同时,要实现报网端微刊共同发力,多特点呈现、多渠道推送,实现典型人物报道的立体传播。

    关键词:典型人物报道     立体传播     全媒体

    典型人物报道是主流媒体的一项重要功能。工人日报在典型人物报道方面有着优良传统,特别是在讴歌劳动者,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方面,工人日报具有鲜明特色,形成了独特品牌。在巩固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保持这一鲜明特色的过程中,工人日报不断思考、认识、探索、实践。当前,面对媒体格局、传播技术的深刻变化,工人日报致力媒体融合发展,创新典型人物报道,努力使主流媒体典型人物报道产生更大影响力、更强感染力。

    体现时代特征,回答时代之问

    典型人物报道一直是工人日报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诸多标志性的劳动模范、先进人物从工人日报走向全国,新中国建设初期的马恒昌、孟泰、时传祥、王进喜、张秉贵等,改革开放后的罗健夫、包起帆、李素丽、王启民等,新时期的许振超、窦铁成、郭明义、高凤林、李万军、洪家光等,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成为时代特征的标识、时代精神的写照,同时,他们也为工人日报赢得长于典型人物报道的声誉。

    纵观工人日报历史上报道过的典型人物,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他们身上具备的特质与所处的时代相印证。因此,典型人物报道对象的选择一定要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要体现时代特征、回答时代之问,让人们从这些典型人物身上找到做人做事的基准、人生困惑的答案,从而使典型人物报道起到引领社会风尚的作用。

    典型人物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人日报报道的典型人物以劳动模范、能工巧匠、一线劳动者居多,他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诠释者。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广大劳动者身上体现的“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大国工匠身上体现的“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例如,《工人阶级的光辉形象——王铁人》《寻找时传祥》等工人日报报道,已经被编入课本,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材料。

    典型人物报道要体现时代特征。典型人物报道本身就是为了引导人们适应时代大潮,投身时代发展。由此可见,典型人物报道要体现人物所处时代的特征,展现人物的时代风采,凸显“时代领跑者”的意义。工人日报不同时期报道的劳动模范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多是出大力流大汗、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奉献型劳模,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多是技术型劳模,而进入新时期,劳模队伍里多了创新型劳模。成功的典型人物报道是在为时代传神写照,从这些典型人物身上能够看到每个时代的特征,看到不同时代的不同价值追求。

    典型人物报道要回答时代之问。典型人物报道要让读者从人物的成长故事、杰出业绩、高尚思想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让迷茫的人找到方向,让失落的人获得力量。说到底,典型人物本身就是当下时代之问的答案。

    工人日报报道的典型人物,常常是报道见报后,或报道的事迹被转载、收藏作为学习材料,或典型人物本人被社会单位、学校等邀请去学习交流、作报告,这说明典型人物承载的恰恰是当下社会的人们所需要的东西。无论是在传统媒体唱主角的时代,还是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下,典型人物报道都是媒体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凝聚社会力量的有效载体,也是履行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和使命的重要方式。因此,典型人物报道要立足当下,选择与社会发展契合、体现时代特征的报道对象。

    贴近生活,贴近大众

    翻阅工人日报各个时期的典型人物报道可以发现,工人日报对典型人物报道的认识在不断变化,除了展示典型人物光彩夺目的一面之外,也越来越注重展示他们生活化、情感化的一面,越来越引起受众更多共鸣,为受众所接受。

    从塑造完美无缺的“神化”英雄到展示可亲可敬、有血有肉的生动典型。典型人物报道选取什么角度、选取什么内容、采用什么形式等,会直接影响到典型人物报道的效果。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典型人物报道越来越“以人为本”,从塑造完美无缺的“神化”英雄向展示可亲可敬、有血有肉的生动典型进行转变,让人看到,劳模是人不是神,劳模有缺点也有个性、不是完人;劳模在岗位奉献之外,也要尽家庭责任,也有儿女情长;劳模不单是心里只有工作,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典型人物报道中也可以有认识反差、矛盾争议、现实冲突等。

    工人日报典型人物报道的这一变化应该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寻找时传祥》《北京有个李素丽》《好人徐虎的故事》《大庆又出了个“王铁人”》等著名劳动模范的报道为代表,让读者看到劳模也有普通人的一面、劳模本来就是和我们同样的“人”。

    1995年5月,工人日报配合每5年召开一次的全国劳模表彰大会宣传,推出“重返精神高原”系列报道,其中5月17日刊发的一篇通讯《寻找时传祥》,在立意、文字表达上都堪称经典。该作品获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被收录在高中和初中语文课本。报道中,记者寻着“渐被淡忘的历史”,重访“时传祥的足迹”,没有回避世俗与高尚的矛盾、直面现实与理想的反差,最终让人们看到,尽管“时传祥热”已经是36年前的事情,尽管京城里已经看不到肩背粪桶的景象,但是,大家内心深处还是认同“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的人物。

    从那时起,工人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更加注重发掘典型人物体现的、人人应该做到却也是社会呼唤的人的美好品质,包括: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善良、正直、有责任感;诚实、守信、厚道等。这些是所有人都认同的、都可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不管时代怎么变,这些东西都不会变。

    这是我们对典型人物报道的其中一种认识,就是要从典型人物身上发掘具有一般性、普遍性的人的美好品质,让受众觉得这样的人可敬可学、自己也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从普通人身上发掘具有“典型性”的美好精神品质。我们对于典型人物报道的另一种认识是,既要报道那些光彩夺目的先进模范人物,也要注重挖掘那些今天依然默默无闻、埋头做事的普通人,去发现和展示他们身上具有“典型性”的美好精神品质。

    工人日报有2篇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人物通讯,报道对象均是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一篇是2017年3月18日见报的通讯《23年,见字如面》,全文1400字左右。讲述的是一对铁路职工夫妇在不同车次“跑车”,孩子平时只能托付给邻居家、亲戚家,一家三口聚少离多。于是,家庭日记本成为他们一家人日常交流的平台。23年,用掉了12本日记本,留下6820多条只言片语,长达24万余字。在聚少离多和牵肠挂肚的“见字如面”的叙述中,朴实无华的亲情之美、家庭之美、人性之美和劳动者的情怀,带给读者的是久违的感动。

    据了解,该报道刊发后,读者反响强烈,工人日报微信、微博和客户端几天内的阅读量突破百万,此后数月时间里,网络上的阅读、转发、评论持续不断,读者留言超千条,被点赞为最能代表普通中国人的爱情故事、展现平凡职工情感的“最美留言”。第二年,中宣部、中央网信办、中国铁路总公司等部门将这个故事推荐为“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的重点选题,全国超百家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20多家卫视频道、广播电台和地方电视台在重要版面、重点时段追踪报道,让这个普通人家的新闻故事家喻户晓。

    另一篇是2006年1月24日见报的《风雪中,伫立着4位“厚道”的农民工》。这篇1200多字的通讯,记述的是4位农民工打了一年的工,到春节时却遇到老板欠薪跑路。4位农民工怕工厂东西被盗,依然看守着工厂。有人给他们出主意,把老板家里这些东西卖了也能值几万块钱,几个人分分也够工钱了。尽管身无分文,连吃饭都得赊账,但他们不为所动,说:“这里的任何东西我们都不会损坏,做人要厚道,这是原则!”4位连吃饭都困难的农民工为老板看守物资的事件,充分展示了农民工的厚道,令人信服地展现了那个令人震撼而又极其平常的、也极其“典型”的道理——坚守做人的原则。

    这些普通人平时较少被关注,但是,当看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感受到故事中所展现出的高尚品格时,人们还会认为他们“普通”?答案是否定的,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同样具有“典型性”,令人震撼和感动。对这些从普通人身上发掘的具有“典型性”的美好精神品质,会让受众更自然而然地认同和接受,让自身有更强烈的代入感,感到作为普通人同样值得自豪。

    打破传统格局,创新工作机制

    在媒体深度融合形势下,为适应新的舆论生态、传播环境,工人日报典型人物报道在强化和巩固传统做法的同时,积极探索全媒体立体化传播的模式,扩大自身的传播力、影响力。

    巩固和加强传统媒体典型人物报道力度,发挥传统媒体精深加工的优势,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通,丰富读者阅读体验。2020年,工人日报进行全新改版,提高了典型人物报道的比重。专门设置每周一个整版的“劳模人物”版,集中报道劳模、工匠、一线普通劳动者中的典型。其中,该版的主打人物通讯规模2500字左右,可以较充分地讲述一个典型人物故事,同时还配合主打人物通讯开辟了《人来人往》评论栏目,每期七八百字,阐释典型人物报道中蕴含的成长经验、成功规律、人生感悟等,通过“通讯讲故事、言论讲道理”进一步加深读者对典型人物的理解。同时,将主打人物通讯制作成新媒体作品,配以照片、视频、动画等在新媒体渠道推送,报纸文末标注二维码,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通,提升读者阅读体验。改版后,“劳模人物”版每期可以刊登4个劳模、工匠和一线劳动者等典型人物,2020年刊发了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一线职工等200多位典型人物的报道。

    工人日报在每年五一、国庆、劳模表彰会等节点,还推出专栏、专版宣传劳模、先进等典型人物。刊发的栏目有《最美奋斗者》《劳动者之歌》《最美职工》《共和国功勋》《劳模精神·中国梦》《一线职工风采录》《身边的大国工匠》等,每年刊发30多位典型人物的报道。

    报、网、端、微、刊一齐发力,多特点呈现、多渠道推送,实现典型人物报道的立体传播。目前,工人日报拥有报纸、中工网、工人日报客户端、工人日报微信、工人日报微博、《中国工运》和《工会信息》杂志。现在对于一些重大典型人物报道,一般是文字、摄像、技术等多部门人员组成采访小组联合行动,互相协作,制作适合不同渠道特点的产品,多元呈现。一个典型人物报道,往往是报纸刊发传统的通讯、照片、言论,杂志刊发深度的长篇通讯,网站和新媒体根据自身不同特点制作相关融媒产品,更广泛地覆盖不同层次的读者。

    工人日报在媒体融合发展中,打破传统的部门壁垒,工作机制上实现“互通互联”。一种操作是“项目制”的方式,即确定选题、项目及其负责人,根据选题、项目的需要在全报社范围整合相关资源和人员力量进行制作,目的是实现内容的多元化。例如,工人日报新媒体栏目《E网评》《新360行》,并不是由固定的部门负责,用户看到的每一件新媒体作品都是由不同的人合作而成。另一种操作是部门“入驻”新媒体的方式,即传统形式上的部门承接新媒体的频道、栏目、专题等,目的是实现内容的专业化。例如,目前工人日报社已经有多个编辑部门“入驻”新媒体,负责工人日报客户端“工会”“劳模”频道和“工道”“打工新鲜事儿”“乐健康”“班组天地”“观天下”“体-视界”等栏目,在融媒体中心的配合下,把各个部门的报道领域相关内容变成更专业、更有深度的新媒体产品。

    媒体融合带来的这种机制创新、流程再造的探索实践,也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了新的工作模式和传播渠道,实现多角度呈现、立体传播。2020年11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召开前夕,工人日报融媒体中心与报纸采编部门相关版面编辑、跑口记者、报社各地驻站记者联合制作15集《影响几代人的劳模》系列短视频,通过历史回溯、现实走访、理论阐释,鲜活呈现孟泰、马恒昌、王进喜、时传祥等15位著名劳模,在工人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发布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体现了媒体融合典型人物报道具有的优势。

    结  语

    面对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是必由之路,工人日报致力媒体融合,在服务全国亿万职工过程中不断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特别在典型人物报道方面,建立了模式,形成了特色,见到了成效。在全媒体视域下,创新典型人物报道的同时,对以往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还要继续坚持和发扬。

    坚持内容为王。好的内容始终是对典型人物报道作为精神产品的第一要求、不变的定律。渠道、技术固然非常重要,但在第一层面的还是内容。

    坚持突出特色。典型人物报道的成功,特色是关键。工人日报一直以来在典型人物报道中突出“工”字特色,报道的典型人物为广大职工劳动者所接受、社会认可,形成了工人日报人物报道品牌。

    坚持新闻规律。要始终严格按照新闻规律办事。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对报道提出的要求(真、短、快、新、活、深)并非可有可无,而是标准变得更高。

    坚持以人为本。在对典型人物报道时,无论他们是光彩夺目的劳模还是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都要还原他们作为人的根本品质、合理动机、正常情感,让读者能够发自内心地接受,切忌对典型人物无限拔高、过度夸大。

    坚持深入采访。在典型人物报道过程中,资料、素材再丰富,通讯工具再便捷,记者深入采访的基本功不能废,如此才能采访到真实的故事、感人的细节,与被采访者共情共鸣,从而呈现出感动读者的典型人物报道。

    (作者郭强系工人日报社编委、工会新闻部主任,王维砚系工人日报工会新闻部编辑)

    责任编辑:包萨仁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