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对2020年、2021年两次全国两会报道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本文发现,新时期重大主题报道方式已经有了重大变化。“云采访”成为各媒体报道方式“标配”,全息媒体将更频繁及普遍;代表委员与新闻记者的“身份”界限将更为模糊,更多代表委员将“化身”报道者;全国两会报道视频化倾向将更加明显。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新形势。当然,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对主流媒体的能力需求也有不变之处。
关键词:全国两会 主题报道 主流媒体
2020年、2021年全国两会报道中,大众传媒的采访方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比如,“云采访”已经成为媒体标配,而代表委员“化身”记者的报道方式越来越普遍。
另外,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两会报道产品的呈现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各种新的呈现方式层出不穷。但无论呈现方式如何多样化,一家媒体的两会报道要出彩,“硬通货”是必须的,这一点是不变的“传播规律”。对全国两会高端访谈人数和层次的认识、对重大议题精准把握与深入探讨的能力、对严肃和备受关注议题的引导能力,都是对主流媒体不变的要求。
“云采访”已成标配
往年,记者习惯了“跑会”的模式。每年全国两会期间,记者们也和代表委员一样,聚集北京,深入到代表委员驻地和会议场所进行面对面的实地采访。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彻底改变了这一采访模式。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包括澎湃新闻在内的不少媒体已经开始采取“云采访”的模式。不过由于时间仓促,各媒体转向线上采访是一种被动之举,是对此前两会采访预案的紧急调整。
到了2021年,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各媒体实际上已经“自觉地”按照前一年的情况来制定两会采访预案。换言之,在2021年全国两会如期召开之前,各媒体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实质准备。
《两会一线》《会见企业家》是澎湃新闻精心打造的两款全国两会经典视频产品,已经运行多年。以往,这两档节目采取的是澎湃新闻主持人面对面对话代表委员的形式进行。早期这两档节目是在由酒店房间改造的录音棚里进行,后来改为在移动的商务车中进行录制。2020年初,当时制定的采访方式还是在移动的商务车中进行对谈,不过随着实际情况发生变化,一切采访计划都需要改变,于是“云采访”成为替代方式。
澎湃新闻采取的“云采访”方式是,主持人在北京、上海的演播室,代表委员在一个相对安静的区域,进行视频连线对谈。录制结束后,由澎湃新闻的视频编辑进行剪辑、切条,审核后发布。
到了2021年,在一开始制定全国两会采访计划的时候,这两档视频节目直接就按照“云采访”的形式进行设计。后来的实践证明了这一安排是合适的。
由于不少人已经习惯了使用视频软件进行访谈,出于便捷、节省时间等考虑,视频访谈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受访形式。在笔者看来,未来的全国两会报道中,除了面对面的采访,视频连线、全息异地同屏访谈等将越来越多地被采用。这已经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现场素材的使用
去年和今年,除了特别安排之外,一般上会记者只能在新闻中心采访或者视频连线采访,无法进入代表委员驻地和会议现场。
但是,驻地和会议现场的讨论对于社会大众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代表委员“化身”成为新闻记者拍照、拍视频、拍Vlog,将驻地和会议现场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外界,这一做法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已经有体现,比如,《中国艺术报》就请参加全国两会的文艺界委员帮助拍摄委员们审议民法典草案现场的照片并刊发在该报头条位置。
整体而言,代表委员主动拍摄Vlog对于增强全国两会的透明度、吸引力肯定有很大帮助,也是一个采访救急措施。这一形式已经成为大众传媒越来越关注的新闻报道表达形式。
比如,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推出了《你好,两会——2021年Vlog看全国两会特别节目》,专门推出代表委员自己拍摄的Vlog,适当剪辑、编辑后发布。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记者不能进入现场的遗憾,将相关会议现场和议题直接带到了大众面前。Vlog包括《你好,两会丨政协委员们是怎样进行小组讨论的?》《你好,两会丨朱同玉委员:我来到,我履职,我记录》《你好,两会丨政协会议闭幕前,委员们在人民大会堂前合影留念》等,以代表委员自拍的形式,展现今年全国两会的某一侧面。
代表委员Vlog确实能够代替记者采访的一部分功能。但客观上来讲,由于绝大多数代表委员并非新闻工作者,没有接受过新闻专业的训练,其选材、拍摄都依据自己的理解和兴趣进行,和大众传媒的专业性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关注点也有很大差异。在编辑代表委员拍摄的Vlog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存在关注程序的内容多、实质议题的内容少;会议花絮多、现场讨论少的情况。这一情况,可能还需要通过加强和代表委员的细致沟通,才能逐步得到改善。
产品呈现方式的变革
全媒体时代到来之后,重大主题报道的产品呈现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在初期,视频、海报、网络专题、H5等都是极其常见的呈现方式,但是一家媒体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有竞争力。澎湃新闻也在不断进行着产品呈现方式的创新实践。
比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就推出了海报集纳式产品《2021全国两会大典》。这一产品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的重要海报类产品都收入其中,用户只要仔细使用这一产品即可将今年全国两会的重点内容尽览无余。①
此外,专门为重大事项推出专门集纳式产品也已经成为媒体主题报道的新呈现方式。2020年全国两会的一个重大事项就是审议民法典草案。澎湃新闻精心组织推出了新媒体产品《H5|为民立法典:新中国首部民法典问世全记录》,将各方对于该项法律的解读汇成一体,蔚为大观。该产品对民法典的立法过程、里程碑式的时代价值、与百姓生活的密切关联进行了全面报道。这可以看作地方新媒体对于国家重要法律解读的重点产品,也是地方新媒体积极参与重大主题报道的成功实践。
短时间内密集发稿也是澎湃新闻的两会“打法”之一。比如,3月8日下午,澎湃新闻围绕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法工作报告、最高检工作报告展开重点报道,继续巩固了其作为互联网平台级媒体的领先地位。当天下午,澎湃新闻多路记者配合,短时间(1小时)内接连刊发了80多条稿件。其中,对于“两高”工作报告的准备尤为充分,多则核心信息均实现了第一时间推送,接连推出《一图读懂|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一图读懂|202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十大关键词速读两高工作报告》《600字14条,简读最高法工作报告》《600字极简版最高检工作报告来了!》等一系列新媒体产品,为新媒体开展重大主题报道竖立了标杆。
记者Vlog也是近年来越来越普遍采用的一种报道形式。比如,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就刊发了《你好,两会丨疫苗合作等受关注,澎湃记者带你直击外长记者会》等记者观察类Vlog产品,以记者的视角去观察此次两会。
主题报道得有“硬通货”
无论产品呈现方式如何创新,重大主题报道一定是“核心竞争力”取胜,这是重大主题报道的“不变之道”。
还是以《为民立法典》产品为例。该产品既是新媒体产品呈现方式的成功探索,更是媒体新闻生产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在形式上,该产品采取了可视化、互动问答、实践模拟等新媒体传播方式,作品既接地气又见高度,在宣传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的同时,也进行了一次全民普法。
在内容上,该产品由特稿、专访、在线视频访谈和一系列解释性文章等组成。主打文章《特稿|为民立法典》系在采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3位民法典编纂工作专班成员的基础上,几经梳理补充后得以完成。特稿刊发后,引发网友强烈关注。
在受访者阵容上,力邀民法学界多位知名专家、学者接受专访,其中有5位来自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小组,在近10天时间里,澎湃新闻记者通过书面、电话、面访等形式,完成了艰巨的专访任务,以专家论典、记者观察的角度,对民法典草案全本的焦点作出解读,专业程度高、信息量大,开阔了读者的视野。②
澎湃新闻将今年的“重磅产品”放在了“两高”高端访谈录上。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和期间,澎湃新闻分别对话最高检(最高法)十大业务厅长(十大业务部门负责人)、检察系统(法院系统)多位负责同志,观察和回望中国检察(审判)业务革新的历程和经验。最终这些专访形成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重磅推出的两大专题:最高检高端访谈录和最高法高端访谈录。③
另外,在全国两会这样的舆论场上,对受社会广泛关注的严肃议题的把握,也是一家媒体的功力所在。媒体聚焦的应该是值得讨论的议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将教师节日期改为孔子诞辰日”的政协提案备受社会关注。今年3月6日,澎湃新闻围绕这一热点严肃话题,刊发通俗易懂又适于广泛传播的新闻稿件《53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将教师节调整改设于孔子诞辰日》。这一稿件获得国内主流媒体的大量转发、推送、评论,浏览量位居当日两会相关报道前列,更引发了社会广泛讨论。
其后,澎湃新闻又相继深度专访了参与提案的委员之一、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和另一位参与提案的委员、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将对这一话题的讨论继续引向深入。在笔者看来,这一话题不仅是一个严肃的、值得讨论的话题,而且具有前瞻性。
结 语
作为重大主题报道实践,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采访也在不断演进中走向成熟,同时也遭遇新传播技术的挑战并予以调适。
整体而言,未来的全国两会采访将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为了保障会议的安全进行,重要会议报道可能还会采取“云采访”的形式进行。大会的各项新闻发布工作可能还会采取面对屏幕提问的方式。
第二,出于便捷高效、节约时间的考虑,媒体视频连线代表委员进行采访将成为常态。全息媒体将更频繁及普遍,和现场对谈的差异将越来越小。
第三,代表委员与新闻记者的身份界限将更为模糊。代表委员将越来越多地通过大众传媒或者自己的社交媒体传递全国两会信息。大众传媒也将更加重视代表委员的社会媒体并将其发布的内容视为相当重要的内容素材。
第四,全国两会报道视频化倾向将更加明显。由于智能手机、视频剪辑技术的普及,不管是记者还是代表委员,都会更多地采取视频的形式来报道两会。视频报道会更加直观,但是否影响两会报道的深度和对议题的严肃探讨,将是未来需要继续观察的问题。
(作者李嵘系澎湃新闻常务副总编辑,陈良飞系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港澳台新闻部总监、主任记者)
责任编辑:王 月
注释:
①https://h5.thepaper.cn/html/interactive/2021/03/2021_lianghui/index.html
②《第30届中国人大新闻奖揭晓,澎湃新闻〈为民立法典〉登榜》,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391331
③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3767,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3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