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年一度的春晚正是深谙此道,多年来一直深耕文艺沃土,从作品推陈出新,到舞台美术、联欢互动、新科技运用、融合传播等方方面面,坚守传承的同时又不断创新,进而呈现了一道又一道亮点纷呈的文化盛宴。
关键词:春晚 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 传承 仪式感
守正创新 春晚彰显文化自信
年年岁岁有春晚,岁岁年年却不同。自1983年诞生以来,春晚不知不觉已陪伴人们走过了38年。与过年放鞭炮、走亲访友拜年一样,除夕夜一家人围坐一块收看春晚守岁迎接新年到来,已然成为国人的习惯。一台晚会,播出38载,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并稳居各类文艺晚会C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简称“总台”)春晚无论是从节目本身,还是从其蕴含的文化意义而言,早已不是一场纯粹的电视文艺晚会,而是一张能凝聚国人并彰显中国文化自信的最好名片。
纵观春晚走过的历程,学者鲍远福指出,不难发现作为万家团聚的精神象征与新文化仪式,其有着全民性的精神参与,这种参与虽无强制性,却内含着一种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的认同力。①正是自带传递文化内涵意义上的这种优势,总台春晚凭借其播出平台,在演出规模、演员阵容、播出时长和观众收视上,屡创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并入选世界收视率最高、播出时间最长、演员最多的综艺晚会。广电总局的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显示,2021年春节前后与国人见面的60余台春晚中,总台春晚的综合收视率超过了20%,是“绝对大户”。
2021年春晚亮点很多,多项前沿科技手段应用让晚会更加炫彩。无论是歌曲、舞蹈,还是语言类节目,无不营造烘托出“欢乐吉祥、陪你过年”的新春氛围,在内容上推陈出新,紧扣社会现实、紧贴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让收看节目的观众都能共情,进而在欢声笑语中传递国人温暖团结、乐观向上的精神;相声、小品等捕捉社会万千进步变化的细微之处,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在喜庆氛围中歌颂真善美;老中青艺术家激情演唱,通过音乐谱写中国故事,唱响伟大新时代……
上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在吸收芝加哥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派、英尼斯、麦克卢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传媒的仪式观,强调从仪式的视角出发,站在文化研究的立场理解传播的概念与意义。而一年一度的春节重头戏——春晚,特别是总台春晚,作为最具中国特色和规模优势的大型综艺性晚会,也以有序的行为模式成为仪式化的重要媒介事件。
目前,国内对春晚的研究不少,但从传播仪式观角度对春晚的传播和文化特色与功能等进行研究屈指可数,且很多只局限于某届春晚。而近年来,随着各地方电视台春晚风头日盛和融媒体等新传播手段的技术大潮,从仪式观角度对春晚进行综合性研究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牛年春晚的文化特色与亮点
新时代大主题小视角,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如何既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宏观叙事,达到思想政治教化功能,同时又能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日益提升的精神需求,而又不被不同年龄段的人所排斥反感,是广大媒体追求的目标。而春晚,这一特殊的文艺形式,就恰恰为这两者之间合而为一提供了一个最佳平台。
建党百年、全面小康、脱贫攻坚、中国梦、疫情防控等时代主题,无疑是2021年从央视春晚到各地方台春晚紧扣的主旋律。面对这些宏大的叙事主题,各台春晚以更为鲜活、生动、具体、形象而又深刻的形式和视角,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般地呈现出发生在神州大地上的一个个动人的中国故事,描绘追梦征程的万千气象,在冬去春来的季节里打造了一场场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文化盛宴。
比如,总台春晚小品《阳台》以一个个小细节、小故事,再现了武汉战疫的守望相助、共克时艰。节目一经播出,#春晚重现武汉解封时刻#就立刻登上微博热搜榜,令全国数以亿计的网友直呼“感动”“泪奔”。湖南卫视的华人春晚则为观众讲述了护送被困“钻石公主号”邮轮同胞回家的抗疫侨胞刘丹蕻(日籍华人)的抗疫故事——《走!咱们回家》,节目令人不禁联想起那些在疫情面前挺身而出的英雄们,他们就是团结互助的中华民族的缩影。总台春晚上,当一位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代表、航天英雄、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走上舞台《向祖国报告》时,全场掌声雷动。难怪有网友评论说:“今年的春晚让人热血沸腾!”
文化盛宴折射文化自信
2021年春晚当中,尤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卫视春晚,可以说是春晚中的“黑马”。数据显示,河南卫视春晚以超高的网络点击量成为收视的大赢家,并荣登微博综艺榜晚会栏目类第一。有统计显示,仅是大年初一当天,由郑州歌舞剧院创排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的单个视频在微博就累计有1000万次观看,之后短短几天里播放量又冲到近5000万次。
《唐宫夜宴》为什么会如此受观众热捧呢?舞蹈中,14名身着“唐三彩”的舞者,穿梭在被现代科技呈现到舞台上的“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捣练图》《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千里江山图》七大国宝间,她们舞姿曼妙而又不失诙谐幽默,仿佛融在背景里;她跨越时空,将现代科技与古老文明牵手,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而又恰到好处,而这背后,让人深深感受到的是活起来的厚重的中华文化底蕴,是中国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1月30日出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③近年来,随着广大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亦不断提升。北京故宫等各大博物馆门前,即使限流预约也常年大排长龙;早些年曾一度少人问津的书画展、古典音乐会、经典剧目,也常常变得一票难求,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家园的热爱与追求,正成为一种新的时代热潮。
除了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2021年总台春晚的舞蹈《朱鹮》,亦可圈可点。演员们下身肢体动作参考芭蕾等西方舞蹈元素,上身动作则采用中国舞元素。中青网的评论认为,其可谓是 “内”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外”接人类顶尖艺术创造,既巧妙又精准地传递着人与自然界生灵平等共处的理念,主题又关乎全人类的共同命运,融艺术精神、历史视野、时代感知、世界眼光于一炉。④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⑤事实上,总台春晚虽然只是一台具有几十年历史的综艺晚会,但却早已融入中国以春节为代表的年文化中,并将新时代的文化精华以多种形式呈现给世人。在春晚这个高度浓缩的舞台上,人们不仅可看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河的宏阔奔流,亦可管窥中华民族文化走到今天的高度自信。优秀文艺作品往往反映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春晚发展至今,早已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共享的文化产品之一。
现代新技术赋能视听体验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著名媒介理论家、思想家麦克卢汉就在他的名著《理解媒介》一书中语出惊人地指出,“媒介就是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这一在当时让世人感到吃惊的超前理论,在互联网兴起后得到热捧,而在各种新传播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麦克卢汉的这一理论更具有现实意义。
纵观总台和各地方卫视的2021年春晚,亦可谓是一场新传播技术和新传播媒介的科技创新应用的视听盛会。以总台春晚为例,本次春晚大幅度融合多项前沿创新科技。2020年总台春晚首次使用了“5G网络+8K超高清视频技术”,用户可以通过央视频客户端观看VR直播和多视角全景式直播。而2021年总台春晚再度升级,首次将8K用于大体量直播,载体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几十个城市的户外大屏和 IPTV客户端。8K技术4倍于此前4K技术,以超高清晰度和超宽的色域度等,为观众带来了美妙无比的视听享受。同时,2021年的总台春晚还首次采用“AI+VR”裸眼3D演播室技术,并首次开展“VR视频+三维声”的新媒体直播,实现三维影像和三维音频完美融合,三维声的声场随VR视频观看视角变化而变化,为观众提供极致的沉浸式视听体验。⑥
盘点2021年春晚可以发现,“云录制+云互动”大显身手,成为春晚又一大吸睛点,这一新技术的应用,弥补了新冠疫情影响下一些身处境外的演员无法亲身到晚会现场演出的遗憾。比如,总台春晚的创意表演《牛起来》中,关晓彤和王一博的表演是在北京的春晚现场通过直播呈现,而刘德华的演出则是在香港完成的线上云录制,虽然演员地理距离超过2000公里,并不在同一个舞台上,但在云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的助力之下,3位明星在云端时空互动,画面镜头无缝衔接,如果不是专门点出来,相信绝大多数观众都完全看不出来。⑦
同样,河南卫视春晚“出圈”的《唐宫夜宴》,也是利用5G、AR等新技术,将历史文物从博物馆里请出来,“复活”了展柜里的文物,唤醒了人们记忆里的美好历史和文化,大大提升了节目的可参与度、可体验性和互动性。正如专家所言,春晚的新技术集中展示了我国科技创新的成果,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突破感官体验的视听享受。⑧
进一步提升春晚价值的反思
观众为本,作品为王,技术为辅
科技日新月异,新的技术的出现,正不断改变着人们的世界,随着各种新的传播手段、传播媒介、传播形态等不断涌现,媒体生态大大改变,立体化传播体系越来越丰满。有观点认为,媒体发展已进入融媒体时代。近年来,媒体界关于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的争议一直存在。而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为媒体文化产品的春晚,亦面临着融媒体时代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新技术的出现,无疑给了春晚更多可以发挥的空间。但无论技术、环境如何变化,如何推出更多让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仍是其永葆活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曾几何时,春晚被很多观众视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他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诚然,技术再新、渠道再快,缺少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的支撑,仍然会失去观众,走入误区。
2021年河南春晚成为“黑马”,离不开《唐宫夜宴》等成功的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
传承借鉴创新自信,助力打造文化强国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文化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制高点,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强调在“十四五”时期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据统计,除夕当晚,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20多家媒体对春晚进行播出。通过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终端多渠道,跨媒体受众总规模达12.72亿人。其中,新媒体直点播用户规模7.34亿人。在新媒体端,春晚的总体美誉度达96.17%。⑨显然,春晚发展至今已经变成中国与世界人民共享的精神产品。
多年来,春晚从演出作品本身到观众参与度等方方面面,都在传承的同时不断创新。从多年前就已开始的最喜爱的节目的投票,到红包互动,再到2021年央视春晚成龙、李玟等歌手在演唱歌曲 《明天会更好》时,将全球的线上观众通过云技术融入春晚现场,与现场演员、观众“云联欢”,春晚在内容和形式上探索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
《唐宫夜宴》更是创新地用流行“手法”让经过历史长河洗涤传承下来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活”了起来。舞蹈编导陈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那些斑驳的历史色彩、丰富的审美标准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是厚重的历史文化不应仅陈列在博物馆里,如何用多元素的艺术手法加工提炼并传扬下去是留给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思考。”
其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续坚持以观众为本、作品为王、技术为辅,扎根于人民,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春晚必将推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入心入脑触及灵魂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作品。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
责任编辑:杨芳秀
注释:
①鲍远福:《“央视春晚”进化史:一种文化符号学的考察》,中国艺术报2021年2月19日第3版。
②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
③新时代学习工作室:《事关国运兴衰!习近平这样谈文化自信》,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618/c164113-31166249.html
④李群:《以文艺创新提升文化自信》,
http://pinglun.youth.cn/ttst/202102/t20210223_12724667.htm
⑤新华社:《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http://www.gov.cn/xinwen/2014-12/20/content_2794531.htm
⑥柯文:《由央视春晚直播想到科艺融合》,上海科技报2021年2月26日第1版。
⑦刘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观众规模逾十二亿 刷新多项传播纪录》,人民日报2021年2月13日第2版。
⑧同⑦。
⑨同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