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用创新致敬历史

——《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创作谈

乔鲁京 《 新闻战线 》(

    摘要:《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不囿于既有概念的束缚,在创作中坚持用电视剧的思维做纪录片、用纪录片的思维做电视剧,不断寻求影视剧和纪录片之间的“破壁”,最终真情实感的纪实讲述与影视剧情节相结合,静物拍摄与背景讲述相交融,让战斗的细节更丰满,让英雄的形象更清晰,营造出强烈的代入感和亲切的传播界面,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呈现的和谐统一,成功开创了“纪录剧”的创新体例。

    关键词:“纪录剧”    重大题材创作     创新     全媒体思维

    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北京广播电视台制作并推出重大主题片《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该片以20集、总时长10小时的体量,全景式地表现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危难中奋发向上、取得胜利的历史全貌。这一形式独特的“纪录剧”,于2020年10月在北京卫视、湖南卫视播出,首播当日收视率位居省级卫视黄金档节目第一,20集的首播全国排名始终稳定在前五,最高时达到全国第二甚至第一,取得良好收视效果和社会反响。在腾讯、爱奇艺、优酷等网络平台同步播出效果也很好,在哔哩哔哩更是得到高达9.9分的好评。

    面对抗美援朝这一重大历史主题,如何才能制作出既忠于历史、有据可考,同时兼具可看性和符合当前融媒体传播特性的新型节目?《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不囿于概念,在影视剧和纪录片间“破壁”

    在尊重史实前提下进行适度的艺术虚构,是历史题材影视剧的特质与魅力所在。纪录片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以真实为本质属性,正如格里尔逊所说:“纪录片拍摄的是活生生的场景和活生生的故事。”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借鉴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叙事优势,以“搬演”——情景再现的手法增强自身艺术性。虽然“在纪录片中使用搬演的手法已经成熟”,②但限于制作资金、专业手法等因素,情景再现往往止步于流光碎影。有鉴于此,《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在创作理念上不囿于既有概念的束缚,兼取影视剧、纪录片所长,努力尝试打破二者之间的壁垒,尝试创新推出“纪录剧”的新样态。

    撷取经典电影片段,打开“年代密码”

    制作团队直接从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口碑之作中披沙沥金,筛选叙事素材,秉持历史文献学、考据学态度,爬梳40余部影视剧作品,最终在11部电视剧、6部电影中撷取60余个片段,并得到了相关版权方的授权。像《上甘岭》《英雄儿女》《英雄坦克手》等经典电影,《换了人间》《外交风云》《彭德怀元帅》《三八线》等优秀电视剧,都是国人在特定年代的共同记忆,我们通过多部优秀影视剧片段的选取,实现了艺术感染力的叠加,从而打开观众心中的“年代密码”,实现基于英雄情结的情感共鸣,成为一次记忆的汇聚。并以此形成了“纪录剧”影视化再现方式的坚实基础。

    用纪录片标准严格处理影视剧片段

    在如何使用这些影视剧片段作为叙事素材的问题上,团队坚持用纪录片的标准严格处理,夯实创作基础。在研读大量经典专著和权威史学论文的基础上,我们以抗美援朝的整体历史进展为分集编排逻辑,从反映党中央、毛主席决策出兵朝鲜历史的第一集《抉择》开始,每集都确保在符合历史进程的同时,又能突出重点人物、重点战役战斗,使得选取的经典影视剧片段可以尽可能地对位支撑。

    与此同时,为了给节目增加新的厚度和深意,团队秉持纪录片严谨的创作态度,先后采访了16位各界相关人士,包括90岁的志愿军老战士周永复,88岁的志愿军老战士何宗光,时任空军司令员、开国上将刘亚楼之女刘煜鸿等,还有《铁在烧——中国人民志愿军血战铁原大战实录》一书作者萨苏在内的多位专家学者,分别讲述他们亲历的抗美援朝、他们亲耳听到的父辈说起的抗美援朝,以及他们心中的抗美援朝。

    以表现志愿军长津湖战役的第六集《长眠》为例,我们选取电视剧《三八线》中“冰雕连”壮烈牺牲的段落后,又加入对志愿军老战士的独家采访。当九旬老翁作为历史见证人,回忆70年前在零下三十多度的极寒中,如何身着单衣浴血奋战时,具有口述历史性质且充满真情实感的讲述极大增强了节目感染力,也使对应的影视剧段落得到新的艺术升华,让真实的历史情节、历史人物与虚构的故事情节、艺术人物实现水乳交融,从而让历史与艺术实现了有机互补、互融、互通,让节目兼具了厚重感和可视性,让历史既有质感,又鲜活生动。

    “纪录片中没有绝对的真实,当然也没有绝对的虚构。一切合理地存在于纪录片中的虚构都应是对历史的负责,对真实的负责。”③正是因为不囿于既有概念的束缚,《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在创作中坚持用电视剧的思维做纪录片、用纪录片的思维做电视剧,不断寻求影视剧和纪录片之间的“破壁”,最终让真情实感的纪实讲述与影视剧情节相结合,让战斗的细节更丰满,让英雄的形象更清晰,营造出强烈的代入感和亲切的传播界面,做到第一时间锁定观众,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呈现的和谐统一,成功开创了“纪录剧”的创新体例。

    把握坚实的历史筋骨,融汇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

    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中,杰姆逊指出:“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④在国内,显微镜下看历史的微观史学观曾一度甚嚣尘上,影视创作中也出现过戏说成风、泛娱乐化的现象,导致崇高的主题、严肃的表达往往被消解。与此同时,小情怀、小角度切入的微观叙事似乎更受当代人喜爱。

    通过梳理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年来涌现的众多影视剧作品,发现围绕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中,同样存在着由宏大叙事到微观叙事的转变。如何既通过细腻的微观叙事让重大主题丰满起来、从而让抗美援朝群英谱走进今人心中,又不沉湎于细枝末节,而是牢牢抓住历史发展的主干、凸显这段历史所凝结的伟大精神?

    《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在节目立意之初就强调历史是一面镜子,因为我们深切意识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意味着这段历史将由当事人见证的直接历史进入到间接叙述的阶段。要想在这样的关键时间节点上,更好地做到致敬历史、缅怀英雄,就需要把“鉴古知今、学史明智”作为基本的创作态度。为此,我们研读了《抗美援朝战争史》等多部经典专著,翔实做好案头工作后才确立节目基本逻辑框架,最大限度确保叙事的精准、立意的严肃与高远。以坚实的历史筋骨为基础,再去遴选相应的影视剧片段,使那些再现的历史人物、虚构的平凡且伟大的“小人物”,以及艺术创造出的诸多生动细节,在节目中置入踏实的落脚点和恰切的历史坐标。

    在亲历者口述、专家采访等方法之外,我们在创作中还使用了静物拍摄、情景再现等纪录片的典型创作手段。特别是借助“静物拍摄 + 背景讲述”的艺术手段,在不同的影视剧中打造相同的标志性印记,实现对不同剧集的顺畅衔接,使其进入同一个历史时段,实现历史的重温。

    这样的经验来源于工作中的一个创作难点。因为选用的叙事片段来源于不同的影视剧作品,需要将它们按照新的“记忆的力量”主题进行重新组合、再拼接。但这势必会出现包括剧情衔接,同一角色演员不同,剧与剧年代不同、风格不同、品质不同,甚至颜色不同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用了“静物拍摄 + 背景讲述”的方式,在每集开篇都聚焦该集主题下的一个实物道具,讲述背后的历史故事,并在不同影视剧作品的衔接处、或剧情衔接处辅以历史背景讲述,将这些片段串接成为一个整体的同时,也是重温抗美援朝历史的过程。

    通过借助“静物拍摄 + 背景讲述”的艺术创作手段,《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既把纪实影像和剧情结构有机统一,又把宏大叙事跟个人讲述巧妙结合,实现在重大时间节点上用影视方式表达重大主题的艺术形式创新。

    全媒体思维,制作多样态“破圈”产品

    在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客户端、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等构建出多元文化圈层的全新传播格局下,如何让《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这一重大主题节目“破圈”,抵达尽可能多的受众?

    这首先需要更新理念,认识到融合的核心是要打造强大的新媒体内容推送引擎,结合各种商业模式的服务,组成一个全媒体生态链。在产品投放上,团队不仅将长视频节目在传统电视端和新媒体视频端同步推出,更明确长视频节目不是制作的唯一产品,在内容上同步制作包括短视频、音频、图文等在内的多种形态的产品,在渠道上努力占据尽可能多的各种移动新媒体分发平台,并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和用户属性,有针对性地生产相应产品,进行精准投送。最终形成资源集约、差异分发、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让充满正能量的节目尽可能做到网上网下、大屏小屏多渠道传播、全媒体覆盖,让更多的人通过《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了解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为此,《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在北京卫视、湖南卫视等传统电视端首播同时,在腾讯、爱奇艺、优酷、哔哩哔哩等网络平台同步播出。结果显示,在优酷平台,总播放量接近3000万,播完率达到67%,留存率高达85%以上,播放热度和效果相当于热播剧;在爱奇艺平台,流量、用户互动数据、观看人数等都排在爱奇艺纪录片频道的首位,其中正片播放占比95%以上,1270多万观看用户中有65%的观看时长超过45分钟,全片用户观看时长达到970万小时,弹幕6万多条,点击量突破4000万;首轮播出期间,始终位列腾讯视频爱国情怀电视剧排行榜第一位,平台单日最高播放量达到500万,日均覆盖人数近千万。

    《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以独特的形式体现了融媒体时代的创新思维,新的推广组合方式产生了新的力量,实现了用年轻人的观赏习惯润物细无声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探索新体例,用“纪录剧”整合海量影视剧资源

    《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的探索创新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的肯定,专门举办创作研评会,有关领导表示,这部作品“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整体宣传中表现突出”,是一档具有创新性的重大主题节目,开创了“纪录剧”的创新体例。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纪录剧”实践也为海量影视剧资源的“复活”再创作探索了一种可参考的创新模式。在作品中,我们梳理了许多已经淡出人们视野多年的经典影视剧,如创作于2000年的电视剧《壮志凌云》,是一部表现人民空军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作品,我们选取了其中一些片段。在新媒体端播出时,让这部尘封20年之久的电视剧重新成为众多青年观众观看的热门剧。

    优酷、腾讯等视频平台,将《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置顶播放的同时,在同一页面设置了我们选取的相关影视剧的完整播出链接。广大受众在观看《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纪录剧”的同时,又有了重温经典影视剧的动力,产生的这种“滚雪球”追剧效应让我们始料未及。

    《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的创作是对影视素材增值、版权开发再利用的一次成功创新,同时也加速了近年来一些热播剧经典化的历程。

    概括而言,《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的艺术创作有三个要点:一是众多经典战例、英雄人物,为节目赋予了真实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感染力,这是节目的灵魂;二是一系列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优秀影视剧,实现了艺术与史实的跨时空对话,这是节目的面孔;三是深入的二度创作,赋予已有影视剧新的生命力,旧曲新唱,用“抗美援朝精神”凝聚人心、鼓舞力量,这是节目的诉求。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努力倾听历史的回音,把握时代的脉搏,用锐意创新的创作向“最可爱的人”致敬,以鉴古知今的态度缅怀英雄、深入思考历史。我们由衷期望通过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激昂人心、催人奋进,引领观众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在回忆里获得力量,更坚定地走向未来。

    (作者系北京广播电视台编导、《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总导演)

    责任编辑:杨芳秀

    注释:

    ①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501页。

    ②聂欣如:《纪录片和搬演》,《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③谭乐慧:《“搬演”与纪录片的真实性》,《视听纵横》2012年第4期。

    ④弗·杰姆逊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用创新致敬历史
从《乡村振兴大擂台》看媒体的作为与担当
强化主流媒体大众化传播的行动自觉
创新维权“微记录”,打造沟通“大平台”
全媒体时代国产纪录片的融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