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融媒时代,用最恰切的形式讲故事

杜江茜 《 新闻战线 》(

    摘要:在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短视频《全乡村民化身“爬山侠”守护雪山!》、通讯《1个人和27个人生死对话》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它们的主创为同一人,一篇是反映生态环境保护大背景下,最普通人的自发行动;一篇是在重大突发事故中,用一个人的视角集中呈现大多数核心新闻人物。两部作品分别使用短视频和通讯形式,围绕代表性人物展开,将宏大主题具象为个体选择和经历,小切口、正能量、大情怀,在融合传播的加持下,影响巨大。

    关键词:融合传播    表现形式    生态保护    新闻伦理 

    新闻是历史的记录,每一次对话都应该是一场抵达。在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刊发的作品《全乡村民化身“爬山侠”守护雪山!》,荣获短视频现场新闻类二等奖,《1个人和27个人生死对话》荣获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类三等奖。

    两件获奖作品,一件是短视频,一件是文字通讯,看似不同的表达方式,都是在记录着这个时代的点滴。如果说,一篇好的新闻报道,是以一个好的选题为种子生长的,那么,在媒体融合的当下,任何一个好的选题,都是在对硬核内容的坚守下,用最恰切的方式加持,才能有精彩的呈现并被广泛传播。

    “硬”选题“软”着陆,讲述新时代生态大主题

    讲好一个故事,首先是故事本身要具有深度和广度。

    2019年春天,偶然看到一段视频,讲述一位77岁的藏族老人定期上山清理游客垃圾,每次他需要步行10多公里,靠着一根绳索穿梭于悬崖峭壁之间,垂直落差达到1000米。巍峨雪山、跋涉的垂暮老人、拾捡起那些零碎垃圾时的执着坚定,我们被震撼了。

    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念,比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等,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提供了思想指引。作为一名生态环境系统的跑口记者,从2015年入职开始,我几乎是见证并经历着天府大地上绿水青山展笑颜的点滴进程。

    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天蓝水绿更能感受到绿色“福利”,也没有什么比年逾古稀的老人雪山捡垃圾更能唤起民众保护雪山的意识。于是,我马上联系视频的拍摄者,却得知这只是他们采风时随手拍下的,并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几经辗转,我们找到与老人相邻的乡——四川康定市贡嘎山乡,接通副乡长仁青多吉的电话,说明来意,他愣了下,道,“我们这里全乡的人都是这样呀,都会爬上雪山去捡垃圾。”

    就是这样一句话,让我们从光阴的长河中,从这个藏在雪山下的村镇里,打捞起了一个关于守护和传承的故事。

    2019年5月,格桑花开,贡嘎山的春天到了。我们从成都出发,驱车一整天抵达山下时,村民洛让正开着一辆破烂的面包车,装着一整车垃圾停在我们面前。天气暖和起来,游客多了,村民们有空就会上山去捡垃圾。洛让给我们看他拍下的现场照片,堆积成片的氧气瓶、滤嘴颜色各异的烟蒂、形状扭曲的矿泉水瓶、带着油渍的塑料方便盒,甚至,还有一个内胆破碎的红色保温瓶……

    在西玉龙村第一书记中布的手机里,保存着小长假期间,每天组织村民进山搜捡的视频。那时,因为游客增多,每天少则几十袋的垃圾被捡出来,聚在山脚。

    找到了这个“硬”选题软着陆的好素材,该如何讲好这个故事?

    践行“四力”,深挖雪山保护背后的传承和细节

    第一天的采访并不顺利。村民们的讲述是碎片化的,面对镜头,他们紧张局促。真正的采访该从采访本合上的那一刻开始。于是,我们关上镜头,围在火炉边,随意聊着。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跟着村民们一起上山捡垃圾。

    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沿着羊肠小道进山,时有或大或小的碎石落下,一路跋涉而上,徒手捡下那些塞在缝隙中,或者是堆在地上的垃圾。每一个小的烟蒂,都要弯腰一次,在几乎都是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动作不能太急,幅度也不能太大。

    在这个过程中,老乡们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我们聊了很多。在上居木村,一头误食白色垃圾的牦牛,死后被剖开,垃圾袋在它的胃里裹成了拳头大的一团,对于村民而言,一头牦牛的损失在一万元左右,几乎相当于一个家庭成员全年收入。那些留在山中的垃圾,破坏的,不仅仅是环境……

    中布告诉我们,最初,村民们每次进山,会顺手将垃圾带出,再后来,就是专门进山捡,渐渐的,村里定期组织所有村民带上干粮去捡,一捡就是大半天。如今,这里每个村都有专门的卫生员,乡上组建的森草管护员,在巡山护林、森林防火的同时,也要承担起搜捡垃圾的工作。

    当被问及这样的拾捡是否辛苦时,洛让和母亲青梅连忙摆手,“不辛苦,不辛苦,这是我们的圣山。”他们对捡垃圾毫无怨言,因为守护贡嘎,是当地一代一代人传承的信仰。

    洛让告诉我们,小时候跟着母亲进山,每个人都会随身带一个布袋子。在当地人的意识里,没有垃圾的概念,每个人捡到不属于大山的东西,都要带出来。见到小动物时,也要去保护它们,“因为母亲说我们可能下辈子会变成它们。”

    洛让幼时从母亲那里学到的习惯,如今他又原原本本交给了三个女儿:进山带着装垃圾的布袋子,不伤害动物,对人宽容热情……

    而这些动人的细节,不是在正襟危坐的采访中获得的,都是在爬山中、灶台边、火炉旁,一点一点聊出来的。

    换个视角,坚守新闻伦理的真情讲述

    同一个故事,在真实的大原则下,讲述的角度,同样重要。如果说,《全乡村民化身“爬山侠”守护雪山!》一稿,是在一种顺流而下的酣畅中完成的,那么,面对凉山州“3·30”火灾,在遵守新闻伦理的大前提下,采访和叙事角度都得发生变化。

    凉山州“3·30”火灾,是令人悲恸的突发事件。火灾造成31名灭火救援人员牺牲,他们年轻、勇敢、懵懂,有还没说出口的喜欢、没来得及铺展的未来。在采写中,如何化解和规避对牺牲烈士亲友的“二次伤害”,是报道的难点所在。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一开始就将采访的视角定位在牺牲英雄的战友和朋友身上,因为战友们在一起相处时间更长,彼此互相了解,而且他们对于森林防火有着亲身经历。

    终于,在大海捞针般的寻找后,我们将目光聚焦到了退伍战士刘荣基身上。他在事发前两个月前从西昌大队退役,牺牲的烈士全是他的战友。得知消息后,他连夜从山东回到西昌,只为完成最后的送别。

    对他的采访在完全尊重他意愿的前提下进行,前后至少有5次对话。最后那次,我们几乎没有提问,在那个沉静的夜晚,陪着他沿着市中心一圈圈行走,他无意识地讲述着和发小、和班长、和年纪最小的兄弟、和其他战友们的各种故事,描述他们曾经去过的快餐店、运动场……最后他在我们的车上沉沉睡去,在战友们牺牲后的第三天,从山东跋涉千里而来的他,终于倦极而眠。

    我们没有叫醒他,看着他年轻疲惫的脸庞,“送别”一词浮现在脑海,稿件的主题词有了。我们对他送别的场景和细节进行描写,用“一个人的送别”聚焦还原牺牲烈士的生前,其中有对他们最深切的怀念,更有他要带着27人的期待努力生活追梦的正能量。  

    善用形式,选择最恰切的呈现方式

    事实上,全媒体时代,形式、载体、渠道不断丰富,但本质上依然是内容生产的迭代升级,是高质量原创内容在更广阔空间的展现。封面新闻在对新闻+产品模式的拓展中,探索出一整套完整的标准化内容生产流程,以此实现对硬核内容的立体呈现。

    例如,在操作《全乡村民化身“爬山侠”守护雪山!》这一报道选题的时候,我们先后设想过采用视频直播、图文直播、专题讲述等形式,但是当真正行走在这个被群山环抱的乡村里,看着干净整洁的村舍,与人友善的村民,感受着他们守护雪山的信念后,我们决定以短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因为短视频的呈现更直接,可以动态展示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满足受众的收视需求。

    在人物的选择上,我们最终只聚焦在有老有少的一家人身上,拍摄他们一个完整的上山拾捡垃圾的过程,一方面现场抓取到诸如从石缝中掏出烟蒂等瞬间画面,另一方面,航拍整个大全景,由小至大,由简至丰,让每一个镜头都有含义、每一个人物都有特色。

    到了视频制作环节,讲述要情节流畅。在这个故事里,要讲好一个村庄几代人的守护,短短几分钟很难展开。最初剪辑的视频长达10多分钟,经过数十次讨论,决定剪掉所有拖沓情节和主题关系不大的细节,用简单直接的叙事逻辑,讲述一个本身足够丰盈的故事。

    在新媒体元素不断丰富的当下,动画、手绘、3D呈现等手段都已经广泛运用于视频制作中,用于丰富视觉体验。但是在《全乡村民化身“爬山侠”守护雪山!》这个视频中,我们最终决定放弃这些元素,因为在航拍镜头下,巍峨雪山、拾捡垃圾的小小身影,加上蓝天云海,画面本身就极具冲击力,再加入过多元素,会画蛇添足。最终的成片,故事在层层递进中讲述,云幕低垂,雪山巍峨,直观的现场带来最好的情感共鸣。

    而《1个人和27个人生死对话》一稿,我们选择用文字记录下刘荣基送别的每一个场景和细节,力求文笔细腻有力,在新闻与文学的相互融合中,全景展现对牺牲英雄的怀念,知命不惧的坚定,稿件在娓娓道来中,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稿件开篇即点明:

    从山东到西昌,退役消防员刘荣基在路上花了一天一夜。

    4月2日,他先坐动车到达济南,再从济南乘坐飞机,中途在昆明转机,最终在4月3日上午10点半抵达西昌青山机场。

    这一天一夜,刘荣基觉得自己走过了大半生。他没有一刻能够睡着,脑子总是恍恍惚惚,身体也有些麻木。

    尽管,他才刚过完20岁生日。

    两个月前,他从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西昌大队四中队退役。这次跋涉千里,只为送别牺牲的战友。

    此后的稿件以“无言旅途”“手足情深”“生死对话”几个小标题展开,在现在与过去的交织中,一点点还原了这群消防员的个性、人生、梦想……到了最后,“他告诉自己,往后的日子,要更加认真生活,努力向上,把兄弟们还没来得及体验的人生,都经历一遍。这是他所能想到的,最好的纪念。”

    这让稿件的立意得到升华,网友们向牺牲的消防员致敬,更感谢所有在默默守护的人们。

    融合传播,立体呈现中引发广泛共鸣

    融媒体时代,好的内容还必须依靠多平台立体传播,以此让内容与内容之间、用户与内容之间产生动态联系。 

    《全乡村民化身“爬山侠”守护雪山!》的视频在“6·5”世界环境日刊发后,报道反映的问题,得到甘孜州政府和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的高度重视,随后进一步强化了包括贡嘎雪山在内的区域环境保护治理,一些环境保护组织也发起以“保护贡嘎雪山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倡议和行动,报道引起国内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网传播数据当日达到532万次。

    而《1个人和27个人生死对话》一稿,同样反响强烈,被多个主流网站转载,留言上万,提炼出“最好的怀念就是知命不惧”的内核,在众多同题稿件中脱颖而出,弘扬社会正能量。取得好的传播效果,除了稿件本身,与我们第一时间开设凉山州“3·30”火灾网络专题有关,全网独家制作发布牺牲消防员们生前唱歌的视频、滚动更新事件的最新进展,全网的传播数据达到亿级。

    可以说,两篇报道,虽然呈现方式不同,但在媒体深度融合中,对内容核心地位的坚守毫不动摇。我们坚持做到每一个新闻作品,素材和成品比为100:1。我们也一直坚信,在每一个百万级的点击量后,都是那些被故事中所携带的人性和时代气息所击中的共鸣、思考和铭记。

    用心用情,跋涉对话,这样的讲述还在继续。在融媒体时代,永远都可以找到更加适合的讲述手法,永远都有截稿日期下的遗憾,也永远会有更强大的技术助力生产传播。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让经历值得被纪念——这就是我们的使命。

    (作者系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首席记者)

    责任编辑:杨芳秀

用极致精神打造新媒体“燃视频”
探寻重大主题报道融合之道
突破“边界”——谈融媒体时代的变通和触达
数据新闻融合创新,奏响中国发展主旋律
深挖“洞” 挖新“洞”
在创新中履行新媒体社会责任
完善网上“民生服务链” 画出更大公益“同心圆”
沉浸式互动体验,感受“俯下身子真扶贫”
深度融合打造问政品牌 助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融媒时代,用最恰切的形式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