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智能视听:万物皆语的信息播报

曾庆香 李嘉楹 《 新闻战线 》(

    摘要:智能视听是物联网、5G、人工智能、AR、VR等高新技术与人类最青睐的认知方式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建立在智能物联网基础上的智能视听,让世间万物能够像在童话世界中一般进行交流,是智能传感器的自动生产、发布、分发,甚至自动消费,既不同于传感器新闻,也不同于智能新闻。

    关键词:智能视听     物联网     传感器新闻     智能新闻

    2020年11月26日,以“新场景、新产业、新经济”为主题的第二届智能视听大会在青岛启幕。智能视听早已融入大家的生活、工作之中,如手机的自动语音识别系统、人工智能音箱等。但这些智能视听还只是初级的1.0版本,真正的智能视听是建立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物联网上,搭载着区块链、人工智能、5G传输网络、云计算、增强现实(AR)与虚拟现实(VR)等高新技术。

    智能视听:万物皆语的童话世界

    物联网,指将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网络。①物联网如果仅是将万物连接起来的“泛在网”,则如同互联网的1.0版本。

    但如果将物联网的传感器与人工智能结合,那么就变成了类似Siri,既能看见外部世界,又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如给一棵古树装上一种类似于iWatch的智能传感器,缺水时会哀求:“我要喝水!”被昆虫侵袭时会抱怨:“虫子咬我!”当车靠近时会大叫:“别靠近我!”智能视听即已产生。

    但如果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不借助5G传输网络、云计算、AR与VR等高新科技,万物所见所听所言(即智能视听)就像只借助空气媒介的口语传播。智能物联网在5G、云计算、AR与VR等技术的加持下,让世间万物不仅不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物,更是场景中的物,“超低延迟和大数据文件的高速传输让5G能够像第六感一样近乎实时地获取与周围环境的信息。汽车可使用基于云的人工智能和数据,与路上其他汽车以及包括路灯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实时‘沟通’。”②

    智能物联网能穿越空间,甚至能穿越时间,来有踪去有影,前世今生,皆在掌握中。借助云存储,千万里之遥的游客不仅能身临其境地游玩世界各地,还能听到世界万物的声音,如鸟语、花语,以人的语言讲述着动植物的故事。爱丽丝的仙境之游不再是梦境,而是亦真亦幻的、加强版的现实。

    但对于搭载如此众多高新技术的物联网来说,如果不借助区块链,数据管理中心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有意无意地对万事万物的原貌进行篡改,甚至可以隐瞒、删除,就如目前偶尔出现监控存储在关键时刻被删除或被覆盖的现象,导致客观性、真实性被削弱。区块链的分布式信息存储、多方验证、点对点传输、加密算法,让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的数据永保原样,让世间万事万物以本来的面貌呈现。

    因此,未来的智能视听,将使世界变成一个万物皆语、存储并计算于云端的童话般的世界,其产生逻辑从底层到上层分为四层架构:最底层是感知层,运用摄像头、红外感应等传感器对外界进行信息识别筛选与采集;既而借由传输层将有效信息进行传输,5G网络因其大带宽、低时延、超强链接的特性将传输能力跃升至新的境界;处理层包含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以及知识图谱等一系列智能媒体关键技术;应用层则是将这些技术具体运用于完整的采集、生产、分发等领域,例如机器人新闻、智能导播等。

    简言之,智能视听是智能物联网的必然结果。

    智能视听:自动生产、发布、分发、消费

    视听是一切生物感知世界的路径,也是早期人类认知世界最重要的方式,随着语言与符号尤其是文字的诞生,人类认知世界的范围扩大,但视听的比重日趋降低,直至电影、广播、电视等媒介诞生。但却改变了视听的内涵,以致把“视听”界定为“通过电视、广播收看、收听”。③

    现在的智能视听,基本还只停留在视听的智能分发之上。那真正的智能视听内涵与外延到底是什么?

    传统视听只存在于媒体平台,但智能视听却存在于生活、工作中的万事万物。传统视听是基于人类生产的视听内容的媒体终端放送,即使是便捷的移动化终端也未从根本上颠覆这一点。但建立在物联网、人工智能与5G等技术之上的智能视听终端,将脱离诸如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媒体或平台型媒体的终端,而是变成人们生活、工作各个场景中随处可见的任何事物。

    智能视听的内容不仅建立在此时此地的样本信息之上,而且可建立在基于物联网的所有全量样本数据之上。通过视频的个例或少量样本内容来吸引用户是传统视听的做法,也只是智能视听新闻应用的初级阶段。在物联网和区块链的基础上,5G、云计算赋予人工智能挖掘视听内容背后全量数据的可能性。

    建立在智能物联网上的智能视听,会听从人们的指令对其中的任何一个事物进行追根溯源,如要求智能料理机做一道红烧排骨时,把排骨包装盒上的传感器(可以是二维码的形式)展示给料理机,它会迅速告诉你排骨来自哪里,产排骨的猪年龄多大,体重多少,吃什么饲料长大,甚至还可向你报告饲料的来源之地及其水、空气、土壤等质量。因此,在智能物联网的加持下,智能视听中的“产品会被场景替代,行业会被生态覆盖”。④当然,无论产品还是场景、行业,都可选择智能视听讲述模式,也可选择讲述声音。

    与传统视听相比,智能视听不仅可根据受众偏好进行智能分发,还可识别受众的年龄、性别,据此推荐不同视听内容。如电梯电视广告液晶显示屏将会变成具有耳朵、眼睛的AI,当男生进入电梯,会播放球赛的广告;当老人进入电梯,会播放养生广告。

    总之,智能视听是视听产品的自动生产、自动传输、自动发布、自动分发,甚至自动消费,其终端设备不再局限于传统视听的广播、电视、手机,而是一切被串联进智能物联网的物品,智能视听的消费场景可谓随时随地,如影随形。

    智能视听新闻:传感器新闻?智能新闻?

    每一次媒介技术的变革都极大地推动了新闻业务的发展,从印刷报纸到广播新闻,从广播新闻到电视新闻,从电视新闻到当下的以新媒体为基础的多种新闻形态。作为新闻重要形态之一的视听,在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下成为智能视听,对于新闻业态无疑会起到强大的重构作用。

    从新闻记者到万物记者

    在原初部落社会,其人口数量、畛域范围都在口语传播范围之内,因此新闻都是新闻人物自己讲述,不需要借助新闻中介。随着人们交往范围、领土疆域的扩大,新闻人物才被迫将新闻讲述权让渡,新闻记者等专业人士出现。直至社交媒体出现,普通民众才又能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或自己所看到的事件广而告之,而不需求助新闻中介,从而出现大量公民新闻。

    即便如此,此时世间万物,包括大自然本身,尽管携带了大量信息,但没法自己发布,只能依赖人类发现。加载于物体之上的传感器,接通了世间万物与人类的对话,类似翻译。传感器里储存有事物的各种正常指标,当指标发生变化时,就会发出警报。这说明传感器的数据监测与新闻报道具有相同的底层逻辑。因此,传感器的这种警报就是新闻。这样,安装了传感器的万物,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或事件告知人类,从而出现了万物记者和万物新闻。

    从传感器新闻到智能视听新闻

    现在虽然还未进入物联网时代,但是互联网时代传感器同样无处不在,最常见的是探头、GPS、车载记录仪、智能手机、无人机、遥感卫星。传感器是人类感官的延伸,在人类感官缺席时提供信息。因此,新闻记者尝试用传感器获取信息,或者开发、利用已有的传感器数据,以撰写新闻,从而形成传感器新闻。《太阳哨兵报》2013年获得普利策奖的新闻《超速警察》是典型的传感器新闻。美国记者萨莉·克丝汀和约翰·梅因斯为调查警察超速开车,向当地警局索要警察开车数据被拒后,当了解到警车都配备了被编号的收费公路电子付费系统传感器,于是通过收费公路的电子付费系统(SunPass)自动记录的110万行、超过250兆的传感器数据,揭示2010年10月至2011年11月之间警察有6000次开车超速,有的车速高达每小时90英里。⑤

    由此可知,互联网时代传感器新闻指“利用传感器来生成或收集数据,然后分析、可视化、使用数据来支持新闻报道。”⑥这说明,传感器新闻并非由传感器自动生成新闻,其只是生成与收集数据的工具。

    但在智能物联网时代,智能传感器不仅能生成数据,而且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将超出正常范围的结果向外界发布,从而形成智能传感器新闻。如上述每辆警车如果配备的是被连接在智能物联网上的智能传感器,当超速时,不仅能自动语音提醒“您已超速”,而且能自动拍摄当时的场景加上配音视频,发布在媒体平台上。这就是一条智能传感器新闻,而且是智能视听新闻。智能传感器新闻、智能视听新闻,时效性很强,但也非常碎片化,是一种典型的蜂巢型叙事模式。⑦

    从智能新闻到智能视听新闻

    智能新闻与智能视听新闻虽然只有两字之别,却有较大的差异。智能新闻(又叫机器生产新闻、机器人写作新闻、计算机新闻写作等),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生产领域的应用,指基于人工智能、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机器装置,根据特定的程序与算法,将主动获取或被动输入的数据与信息自动生成为新闻成品。⑧

    世界上第一条智能地震新闻是1994年1月17日上午6:25《洛杉矶时报》发布的,由记者和程序员肯·施文克开发的名叫Quakebot的计算机算法系统自动生成。Quakebot与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警报系统进行了连接,每当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出警报(表示发生了一定级别以上的地震),Quakebot就会提取这一数据,然后将其插入一个预先写好的模板。⑨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地震的第一条新闻也是智能机器人写的。目前,我国也已推出不少新闻写作机器人,如新华社的“快笔小新”、今日头条的写稿机器人xiaomingbot、腾讯的Dreamwriter。

    但目前所有智能新闻的数据都不是写稿机器人自己捕捉到的,而是或主动或被动从别处数据库里搜索到的。如《洛杉矶时报》的智能新闻数据来源于美国地质调查局,而四川九寨沟地震智能新闻数据则是来源于地震局的数据网络。同时,目前的智能新闻主要是以文字的方式进行报道。而智能视听新闻,报道方式是语音或视频,其数据来源于智能传感器自己捕捉。

    智能视听:生活的打扰者?思维的钝化者?

    相对于空间维度来说,场景更像是基于特定的时间、空间以及心理的环境氛围。当下新闻分发更多是属于资讯客户端的模式,即使是智能算法推荐也须由用户主动开启终端浏览内容,新闻分发与生活场景是分割的。但在万物被智能连接之后,基于场景的信息推送随时随地发生,或许会成为人类生活的打扰者。

    比如,你打开网页,算法推荐的新闻就出现在你的页面。当你曾经在早餐中呼唤过冰箱、烤箱等终端播放轻松娱乐的新闻,每次早餐时,它可能都会自动为你播放此类新闻。或许当你深夜行走在幽静的小区道路时,某棵树的智能传感器会说话。虽然智能互联网使得万物有灵,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但这种随时随地的智能视听是否也会让人心生不快?

    有学者指出:“我们正在没有任何批判性地拥抱智能技术。”对于一项新的技术,必须要保持质疑的精神。当万物皆语,万物都能进行新闻报道时,人类的感知系统是否会被钝化?除此之外,在某种程度上,技术对感官的延伸意味着感官的截除与麻木,使得人不知不觉地成为技术的伺服系统。

    智能视听新闻虽然唤醒、发扬了人类从远古时代就已发展的、生物世界所共有的视听认知方式,但是否也影响了人类深入思考的能力?在欢呼智能视听到来的同时,我们也应对其保持清醒。

    (作者曾庆香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教授,李嘉楹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2020级硕士生)

    责任编辑:王  月

    注释:

    ①任丹、赵鸿燕:《物体即媒介:物联网的传播图景与伦理困境》,《新闻前哨》2011年第1期。

    ②喻思娈:《5G≠4G+1G》,《人民日报》2017年5月26日。

    ③《新词语大词典·视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④《吴勇:产品会被场景替代 行业会被生态覆盖》,

    http://v.people.cn/n1/2020/1127/c433999-31947777.html

    ⑤⑥许向东:《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新模式:传感器新闻的理念、实践与思考》,《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10期。

    ⑦曾庆香:《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11期。

    ⑧曹三省:《新闻机器:智能传媒之路又一程》,《青年记者》2016年第6期;金兼斌:《机器新闻写作:一场正在发生的革命》,《新闻与写作》2014年第9期。

    ⑨《别惊讶!机器人才是洛杉矶地震首篇新闻报道作者》,

    https://tech.qq.com/a/20140319/010344.htm

技术赋能智能互联创新发展
智能视听行业正本清源的三个优先级
智能视听成为未来城市基础设施
“十二时辰长安秀”探路智媒融合
智能视听:新发展格局下的新业态新模式增长极
视听发展进入“2.0”:机遇和挑战并存
智能视听:万物皆语的信息播报
融媒合作·内容升级·数字体验
“数智化”视听媒体的内容再造与价值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