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用极致精神打造新媒体“燃视频”

——“中国24小时”系列微视频创作谈

张意轩 刘 赫 王靖远 《 新闻战线 》(

    摘要:好的创意是打造新媒体IP的关键。延续“一分钟”的传播势能,“中国24小时”系列微视频继续深挖“中国时间”的品牌效应,制作精良、画面精美、节奏鲜明,将宏大叙事转变为感性的“走心”连环画。好的新闻短视频,“感观感受”是基础,“情感共鸣”是关键,“价值共识”是内核。“中国24小时”系列微视频的成功,在于三个元素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微视频     新媒体IP     情感共鸣     价值认同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推出“中国24小时”系列微视频,以1天为维度、1小时为刻度,以24小时的时间演进为逻辑主线,通过系列化的视觉形态架构起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整体风貌,呈现了一天中不同时间节点里祖国的发展成就与山河魅力,展现了中国人筑梦前行的动人瞬间,获得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短视频专题报道类一等奖。

    系列微视频一经发布,迅速形成刷屏态势。仅在人民日报新媒体渠道,浏览量超过12亿,总点赞数超过1900万,网友评论46万多条,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逾6.9亿,参与讨论人数达83.2万。

    基于IP打造陪伴感,真情提升传播力 

    2018年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在相同时间段推出了“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一分钟”概念刷屏全国,成为2018年的现象级融媒体IP。从文案形式、影像风格、叙述轴线等方面来看,“中国24小时”和“中国一分钟”既一脉相承又是各自独立、自成体系的两个融媒体系列产品,明显的可IP化是两者内在的共同点。

    好的创意是打造新媒体IP的关键。延续“一分钟”的传播势能,“中国24小时”系列微视频继续深挖“中国时间”的品牌效应,从用户需求出发,制作精良、画面精美、节奏鲜明,将宏大叙事轻轻转变为感性的“走心”连环画,创造用户可感、可参与的系列产品形态。

    探索IP化运营,告别“一锤子买卖”。新媒体产品在传播上也要有IP意识,“中国24小时”系列微视频在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下,与各省区市联动,同步推出移动端接力微传播活动,有效把握分发节奏,融通线上线下,多渠道深度整合,探索融媒体产品传播新思路。通过传播方式的创新,积极探索IP化运营,让好的创意、好的策划发挥出最大效果,实现好创意的传播声量增值,形成传播共振,打造传播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与多领域拓展。

    好IP具有强大传播力。“中国24小时”系列微视频推出后,各大门户网站、新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在首页首屏等重要位置转载。许多地方在省级党报党刊、本省新闻联播等平台专门介绍报道并播放。视频也在山东、黑龙江、重庆、云南、四川、广西、河南、贵州等多地通过城市户外大屏、地铁和公交车的车载屏幕等集中轮播,全国10多个机场在机场大屏播放。国际传播也取得良好效果,视频被翻译成多国语言版本在海外落地,不少省将视频的英文版作为本省海外宣传的重要载体。在推出系列微视频的同时,我们还在各新媒体平台开辟了“打开24小时”活动专区,这其中有凌晨一点给宝宝喂奶的妈妈,有凌晨四点起来站岗的边防战士,有把病患从ICU转出到普通病房的医生……基于IP打造陪伴感,数十亿的播放量和几乎全覆盖的辐射面的背后,是数十亿次的网民关注,是普普通通中国人对生活的不懈奋斗,对幸福的满满期待。

    这种基于IP打造而形成的品牌效应,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还有不少,比如,2018年的“中国很赞”,2019年的“中国有我”,2020年的“这很中国”等。

    融通“有意义”与“有意思”,营造“超级共鸣感”

    新媒体时代,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媒体与受众之间随时都会进行信息、观点、情感的交流交锋交融。这意味着,媒体与受众的关系正在发生重构,媒体与用户要成为信息传播共同体、价值判断共同体与情感传递共同体。

    一个好的新闻短视频产品,“感观感受”是基础,“情感共鸣”是关键,“价值共识”是内核。与用户产生共鸣大致需要经历三个步骤:从事实传播,到情感共鸣,最后形成价值共识。“中国24小时”系列微视频之所以能够得到众多网友的喜爱,在于三个元素的有机统一。

    面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样一个宏大主题,“中国24小时”系列微视频另辟蹊径,跳出“大成就”“大历史”的宏观视角,以“24小时”为刻度,记录中国各地在一天当中不同时间节点里的变化。既关注宏大叙事,也关注具体而微,既看到大江大河,也看到个体脉搏,祖国发展与个人奋斗交织。从小切口进行全景表达,聚焦每个人切身可感的“小视角”,通过时间的跃动,带领用户进入微观的感受单元,用真实的镜头代入真实的情感,建立情感连接,进而唤起网友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光辉岁月的认同感、自豪感。 

    要让用户产生价值共识,需要去寻找、去契合用户的情感共鸣点。其实,我们更需要引导用户发现自己内心的“燃点”,从而产生新的情感共鸣。力争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也把有意思的内容变得有意义。

    主题聚焦在“24小时”上,本身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所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24小时是人们最习以为常的时间刻度之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24小时,都在努力过着属于自己的24小时。通过系列微视频的呈现,引导用户触摸到中国跳动的脉搏,感受到涌动在中国大地上的蓬勃活力,认识到自己的24小时看似平凡但其中孕育着伟大,因为正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辛勤劳作才铸就了中国发展的奇迹。

    为此,在制作中,无论是文案,还是画面、音乐,创作团队都努力寻找触动用户心灵的那根弦,引导受众发现自己内心的“燃点”,激发情感共振,凝聚价值共识,直抵人心、温暖人心、鼓舞人心。

    很多网友看完视频后主动留言分享自己的感悟,“原来我也是祖国24小时里的一帧”,这条网友留言获得高达5000多次点赞。有分析认为,情感认同是“中国24小时”的最动人之处。放下“高大上”的姿态,以用户的情感共鸣点为精神核心,将宏观把控与微观关注有序结合,在更加柔性表达宏大主题的同时,增添更多的人文关怀色彩,营造与用户间的“超级共鸣感”。

    好产品需精耕细作,文案剪辑都应有创意

    一个新媒体产品要实现有效传播,一是完成度要高,二是要把产品做出“特色”。要做到这两点,没有太多巧劲儿,关键是坚守追求极致的精神。

    随着短视频领域日益走向“红海”,竞争门槛也在不断提高,这对视频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24小时”系列微视频在镜头层次、剪辑节奏、音乐风格、画面质量、文字美感等各个方面都精益求精的打磨,精雕细琢画面、文字与背景音乐之间的衔接与配合,追求“每一帧都是屏保”“每一帧都有力量”的质感。

    文案上,通过对字词的反复锤炼与推敲,追求准确达意、凝练简洁与丰富优美,使网友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字的美感与韵味

    注重选取每个时间节点上最具代表性的场景,注重文案的层次、准确与逻辑,既有娓娓道来的内容,也有渲染氛围、调动情绪的部分。在文案撰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所匹配的画面,时时将自己放在用户的角度,以观者的同理心来审查文案,先自问能不能打动自己,再追问能不能打动用户。背景音乐上,通过嵌入某些或耳熟能详,或具有地方特色的旋律,搭起视频由“景”入“情”的桥梁。

    画面上,“中国24小时”系列微视频的每一帧都匹配了三个要素:发生的时间“有特点”、发生的事件“有意义”、画面之间“有逻辑”

    在画面内容的选择上,追求视角多元、细节丰满。既有俯拍远景画面,用于形塑祖国波澜壮阔的气质;也有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日常场景,如清晨开始营业的早餐店、深夜仍在忙碌的程序员;还有令人心潮澎湃的画面,如驻岛官兵的日常训练、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每个人都可能在视频中发现戳中自己的点。同时,穿插劳动中的手、专注的眼神等大量细节特写镜头引发受众在细微处寻得共鸣。

    剪辑上,更加注重画面的逻辑性,保证动作的连贯与情节的完整

    “中国24小时”系列微视频的整体架构分为:24小时部分、文案转场部分和情绪升华部分。剪辑过程中,有两处需要格外注意:

    一是24小时部分不能做成流水账,要通过节奏的变化塑造出清晨的安静、早高峰的繁闹、黄昏的悠闲、深夜的坚守等情绪区别。同时,景别切换需要符合视听剪辑的规律。1天24小时流转的24组镜头,涉及24个不同的具体地点、24个具体时间,这对拍摄和后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避免24小时陷入机械化的呈现,团队在保持统一风格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主题进行微创新。以《锦绣河山》为例,创作团队尝试在关键时间节点进行一些打破节奏的处理,比如,17:00至19:00,中国大部分地区逐渐进入夜间模式,选取主要城市震撼唯美的“亮灯”画面进行混剪,成为视频中的情绪转折点;再比如,《中国军人24小时》进行了竖屏微视频的探索,并将电影海报式的艺术风格融入视频中,将一天中的整点时刻定格成一张张精美的热血海报,更加突出中国军人的血性豪情与中国军队真打实练的崭新风貌。

    二是负责主旨阐释的升华部分需要在画面情绪上高于第一部分。因此,创作团队要从视觉角度重构文本叙事逻辑与信息,决定什么时候剪辑提速、延长时间、打破背景音乐节奏、穿插音效素材,又用什么样的镜头连接成组、成组的镜头又该如何安排前后顺序……通过剪辑带领用户在不知不觉中走入视频的节奏里。

    以新塑形,以真叙事,以情动人。其实,不仅是“中国24小时”系列微视频,纵观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的现象级产品,虽然形态各异,但都离不开这几个字。外在注重“新”,在形式、角度、互动创新等方面下功夫;内在注重“真”与“情”,注重真材实料的信息传达,注重与用户形成情感共鸣、价值认同。唯有如此,才能在入眼、入脑、入心的传播中建立起与用户的情感传递共同体与价值判断共同体。

    (作者张意轩系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副主任,刘赫、王靖远系该中心记者、编辑)

    责任编辑:杨芳秀

用极致精神打造新媒体“燃视频”
探寻重大主题报道融合之道
突破“边界”——谈融媒体时代的变通和触达
数据新闻融合创新,奏响中国发展主旋律
深挖“洞” 挖新“洞”
在创新中履行新媒体社会责任
完善网上“民生服务链” 画出更大公益“同心圆”
沉浸式互动体验,感受“俯下身子真扶贫”
深度融合打造问政品牌 助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融媒时代,用最恰切的形式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