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新闻假不假,谁说了算

● 邱稚博 《 新闻战线 》(

    英国教育大臣近期宣布一项新计划。从2020年起,英国中小学将增设辨别“虚假新闻”的必修课,学习信息平台上可能存在的“偏见”和“风险”,识别“误导公众”“歪曲真相”的新闻。英国教育大臣认为,“假新闻”的蔓延会迅速损伤相关机构与企业的信誉,并侵蚀西方民主制的根基。通过这门新课程,英国政府希望青少年能够有能力分辨出可靠的信息来源。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为什么会产生“假新闻”以及一些公众为什么热衷于相信“假新闻”。新媒体、自媒体使得当前新闻报道的门槛降低。任何个人、组织都能以低廉的成本成为信息来源。而在言论自由的保护下,造假成本低,一旦被揭穿也缺乏相应的惩罚机制。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无时无刻不在争抢着受众有限的注意力。一些媒体为了激起公众情绪、赚取廉价的关注度,会肆意夸大、虚构报道。人都有自身的认知局限。在各种信息的轰炸下,公众往往越来越难以集中注意力,他们失去耐心,常常仅凭一篇报道甚至一个标题就得出结论。而验证性偏见使得人们对其他声音视而不见。

    其次,政府在教育公众鉴别“假新闻”中应起到的作用值得深思。一项面对青少年的课程,由谁来界定“假新闻”,谁来决定哪个是“可靠的信息来源”。如果“假新闻”的范畴从健康卫生信息扩展到政治乃至国际关系领域,是否应该由政府来决定真假,是否那些有利于本国政府的信息更容易被划为“可靠信息来源”呢?

    西方媒体报道国际新闻,时有断章取义、片面报道,或者带有政治倾向的选择性报道。当出现一些事实性错误时,也常常不及时向大众澄清。那么面对BBC及其他英国主流媒体的报道,英国政府是否会一视同仁?是否也会让孩子去质疑BBC并与其他国家媒体资源比较呢?欧美公众本身就过于依赖单一信息渠道如BBC、CNN等获取国际事务信息,部分公众很少接受来自其他国家,尤其是非盟国的不同观点。

    而且,在西方政治制度下,不同政党上台后,时任政府对于假新闻的定义和范围是否会重新界定?执政党会不会教育孩子们不要去相信在野党?这是为了增强青少年的批判性思维,还是为了巩固未来的执政基础?这不免让一些英国民众产生此举在给青少年“洗脑”的怀疑。

    在新首相约翰逊当选前一天,有民意调查指出,英国民众的政治观点正日趋两极化。“强硬脱欧派”和“再度公投派”的比例进一步提高,中间选民越来越少。面对“脱欧”带来的持续危机,英国民众的思维正在固化,对“假新闻”的心理需求也在提高。

    现在还看不到这项政策的具体措施,也不能确信在新首相的执政清单中该项议案会继续得到相应关注和财政支持。面对公众质疑,英国政府可能在实施该项政策时会更加审慎与公开。

    (作者系留英学者,本文转自8月10日环球时报)

华君武的漫画、爸爸的胖瘦及其他
新闻假不假,谁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