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深融时代, 做好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道的时、 度、 效

● 唐 铮 《 新闻战线 》(

    媒体格局变化,依靠新的叙事技术完成的作品想成为现象级产品越来越难,媒体融合的创新策略开始转向组织制度革新等深度探索。让用户关注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事件并不难,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持续性的机制、肌理更新,通过持续深入产出新闻作品的能力,使用户从知晓、关注进一步上升到认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辉煌成就,将注意力统一到共同建设国家这一最终目标上来。

    从年中开始,主流媒体关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策划报道的步伐就逐渐加速,甚至有些媒体春节时就已经启动了相关题材的策划和组织工作。做精、做好70周年报道不仅是每家媒体全力以赴的重点任务,也是呈现自身特色和扩大影响力的一大契机。然而,和10年前、20年前的报道所不同的是,媒体融合的发展和媒体格局的变化,使得这一主题报道活动从策划组织到报道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信息分享、互动的主要渠道。新技术背景下的社交媒体对传统媒体形成“信息倒灌”,“报纸跟着网站跑、网站跟着公号跑”的现象频繁出现,给新闻舆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这种形势下,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推动新闻传播事业迈向新高度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不管是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还是突发事件报道、热点引导、舆论监督,都要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这为新闻工作者指出了新闻传播的规律和方向。在新闻传播中,“时”体现为把握传播的时机和节奏,“度”体现为传播手段和方式方法的运用,“效”反映了传播的有效性和影响力。新闻报道策划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环节,也应“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在媒体融合的新形势下,如何在重大主题宣传中把握好时度效要求,已经成为当今新闻传播业者普遍关心的课题。本文试从技术手段、内容呈现、观念融合三个角度出发,以新闻传播的时度效作为衡量标准,对于在国庆大型主题中的新闻策划报道提出意见和建议,力图为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主流媒体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为手段的技术创新

    2009年,在中央电视台关于国庆阅兵式的大型直播中,一些新闻视角令人耳目一新。例如,当三军仪仗队用整齐的分列式走过广场时,电视镜头缓慢向上推移,一幅特写画面形成了最后的定格:挺拔的列兵持枪站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线上,枪上的刺刀刀尖笔直向上,和灿烂的阳光形成了远近层次分明的视觉呼应。直播中,类似的精致构图和画面推拉摇移还有多处,它们突破了传统直播中的单调景别。这种突破不仅仅出自于主创团队的直播脚本设计,更因为有许多先进拍摄技术在这次直播中投入使用,才实现了从画面质感、美感到层次上的全方位突破。

    时至今日,更多新技术被运用于新闻传播的内容生产过程中。新技术会给新闻报道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可以预想的是,在70周年的直播上,无人机、VR等新技术的投入使用,将使得整体直播效果再次得到提升。

    直播只是众多媒介传播技术手段创新中的一个例证。技术手段已经被广泛运用,并成为大型主题报道丰富形式、深化内容的有力支撑。

    在新闻采集环节,各种无人机和泛在的摄像头,为搜集素材提供了空前的便利。大数据技术和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新闻选题的策划组织过程中,社会公众对某个新闻主题的兴趣点、关切度和反馈意见,从过去传统媒体时代凭借新闻工作者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变成了现在由大数据和算法进行有效捕捉和分析,这使得信息采集更加快捷、更加准确。

    在新闻生产环节,新华社于2019年两会期间上线的“媒体大脑”,通过大数据计算功能,自动分析两会上的热点舆情,并从上亿个网页中自动收集文本、图像、视频等数据,生成包括文字、可视化图表、视频等在内的多媒体新闻作品。两会期间,“媒体大脑”平均十几秒就可以生产出一条视频新闻;可以在几十分钟内彻底对比近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并生成可视化报道;可以在一天之内推出两会热点观察,推出虚拟的机器人智能主播……类似的智能化内容生产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新闻生产和传播效率。

    在新闻制作环节,算法平台已经可以实现标题与内容的自动匹配。平台的技术实力可以实现将同一篇正文配上不同标题,分别向不同的种子用户群推送,再根据种子用户群的点击量、阅读量、评论数等,计算得出哪个标题更适合传播,之后再将这个被精选出的标题配上正文向全体用户推送。整个过程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实现,但抗衡的是过去几百年来传统新闻编辑经过十几年乃至更多的新闻实践才形成的专业新闻制作能力。

    总而言之,新闻传播从策划到生成的全链条,日益实现了全线的智能化,这不仅为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报道提供了新的助力,也正在逐渐改变着新闻传播的“时、度、效”。其中,时效性是新闻的基本属性,也是新闻报道策划的基本诉求。智媒参与的新闻采集制作时效性更强,大数据支持下的机器计算比人工判断的准确度更高。无论是提高时效性,还是准确判断新闻价值,迅速制定新闻报道方案,智能化融媒都能够成为新闻工作者的有力助手。

    对于预知性大型新闻策划报道活动来说,技术手段更能够成为丰富新闻形式、拓宽新闻视野的有效助力。70周年,主题宏大、时间跨度长、题材落点众多,涉及整个经济社会运行的方方面面。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弥补人力的不足。例如,可以将大数据技术用于收集某个历史跨度下的数据,从而选择更好的新闻落点。再如,可以将VR技术应用于新闻报道中,进一步丰富报道形式,提高新闻传播水平。

    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技术手段的时候,也不能片面地强调和过度依赖于它。要始终明确的是,在新闻传播中使用各种技术手段,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新闻报道质量,而不是以炫目的技术本身来吸引用户的注意,这样反而会喧宾夺主。

    另外,“时”不仅仅是“时效”,还是时代、时机,即新闻主题报道不仅要注重时效,更要针对于一些时效性不强的宏大主题,把准时代背景、掌握报道时机,用宽广的历史视野、敏锐的政治意识,将题材放置在历史的维度、全局的高度考量。

    对于“70周年”这样的宏大主题,不能仅仅以国庆当天作为新闻的时间落点,也不能偏离这个标的时间太久,需要在一段时间跨度内寻找和国庆主题相关的时间要素,在新闻报道和国庆宣传主题间建立起一定的逻辑关系。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事实,在什么时间段、如何报道所选择的事实,背后都渗透着新闻工作者的价值判断和观点表达。这是目前技术力量所无法替代的。

    在工具层面的创新是必要的、必需的,是提升新闻时度效的重要手段,但工具层面的创新只是融合背景下实现新闻报道整体突破的一部分。对于报道形态和新闻产品的雕琢和创新,才是更有难度的,也是现阶段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最普遍的任务。

    作为核心的内容呈现创新

    媒体融合大潮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使得融媒体产品的创新和提质得以进行了诸多尝试。人民日报的短视频音乐MV《中国很赞》、新华社的虚拟主持人、央视新闻移动网的互动微视频产品《一拍即问》……在媒体融合和新技术推动下,通过嫁接新媒体技术优势,各家主流媒体在文体风格、编排方式和传播渠道上不断推陈出新,用图文、短视频、数据可视化、互动音视频、H5、VR等新形式,创作出更多新颖、生动、互动性强的新闻作品。这些尝试都足以作为先进的实践经验沉淀下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主题报道中借鉴和使用。

    近几年的新闻实践突破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出现了更多的内容生产形式;二是能够成熟地组织和使用更丰富多样的互动形式;三是新闻动态可视化的程度日渐提高。综合而言,主要有融合新闻生产高端化、智能新闻互动日趋成熟化、可视化新闻生产常态化这三个特点。

    在融合新闻生产方面,各种创意形式频出。尤其是一些可预知的重大事件、重大主题,由于能够给新闻工作者留出比较充分的策划、制作时间,成为各家媒体比拼融媒报道实力的主战场。以2019年全国两会为例,新华社和阿里巴巴共同研发推出了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生成富媒体新闻;新华网使用生物传感机器人,把情感交互技术应用于勾勒民众在听政府工作报告时产生的“情绪曲线”,生产出生理传感新闻;新华社客户端使用AR技术,推出《AR看两会》,用更具科技感的方式报道两会;人民日报推出了《政府工作报告怎么读?人民日报为你建了一座城!》动画短视频;人民日报新媒体的短视频音乐MV《中国很赞》,号召多位人气明星带领大家“跳”起原创手指舞;央视则联合微博推出24小时新闻频道“央视会眼”,主打短视频传播……这些创新的生产方式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产出了多个浏览量超10亿的“爆款”新闻。这些成果都可以在70周年的报道策划中加以借鉴和使用,发挥更大的作用。

    由此可见,融合新闻报道是提升新闻“时度效”的有益手段。在媒体融合日益广泛的今天,新闻工作者需要抓住时机,充分利用融媒体报道手段,助力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提升主流媒体公信力。

    在智能新闻互动方面,需要新闻工作者彻底更新观念。融媒体新闻作品的互动性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也不能单方面以新闻生产者的主观意愿作为出发点。要真正秉持用户思维——假设自己是使用者,以此角度来设计和策划新闻产品。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的“军装照”H5。客户端编辑负责创意策划、脚本设计、资料搜集,腾讯天天P图提供图像处理支持,第三方供应商“未来应用”负责完成H5的前端设计开发和前端服务器的维护。“军装照”的浏览量已经超过11亿,目前,仍有日均数千的点击量,可谓是一个生命周期极长的作品。

    审视“军装照”的生产过程,不难发现,从选题策划到最终实施的整个新闻生产链条上,与用户全方位的互动沟通成为这一产品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晒军装”的创意来源于人民日报编辑对用户留言的挖掘。当发现不少用户留言说“穿军装的兵哥哥最帅”“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穿过军装”,编辑便决定,设计一个新闻产品能让用户虚拟地穿上军装,呼应用户留言。

    正因为这个策划并不是空想而来,“军装照”一经推出就引发了人们的热烈分享。此后推出的“晒全家福”“晒古装照”等作品,就反响平平。主要原因不仅在于“网上虚拟换装”这类产品已经出现过,不太新鲜,更因为用户在网上晒出全家福照片或古装照片的主观意愿都较低。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一个融媒体新闻产品的成功并非偶然。形式创新、内容新颖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发挥融媒体互动性强这一优势时,不是单纯以猎奇去吸引人,也不能站在生产者的角度上去空想,而是要切实地从新闻选题来源、生产、制作、互动等全过程都秉持用户站位,站在用户的角度着想。这对于从前有着议程设置大权、习惯于从本我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是一大挑战,也是在融合媒体背景下不得不跨越的一道关隘。

    在新闻动态可视化呈现上,还有可挖掘提升的空间。同样以今年两会为例,央视推出的动态可视化新闻“Who Runs China”,达到了内容呈现和设计策划的完美结合。这条新闻将每个人大代表都用一个点来代替,随着用户的操控,2000多个点在屏幕上划出动态绚丽、有如流星一般的动画效果,可以生成代表的性别、籍贯、职业特征、团组、议案分类等不同的视觉组合,画面清晰、数据量大、富有新意。

    以数据新闻为代表的可视化新闻近几年一直热度不减。新闻的可视化看似简单,但从策划到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融合媒体的特征和性能,才能将新闻作品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更好地实现新闻的“度”和“效”。

    在新闻传播逐渐步入现代化大生产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早已经认可新闻报道(特别是重大报道、深度报道、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等)须有事先策划,要统筹谋划、策动引领,积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从策采编发的源头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以实现对新闻资源的最大开发与最好利用,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最优化。仍有待于不断深化和强化的动态可视化,就是新媒体背景下面对重大题材进行统筹策划的突破点之一。

    观念融合与深化:新闻肌理重造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年来出现了一些融媒体新闻“爆款”,新闻工作者在策划和生产这些新闻内容产品时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但是这些“爆款”目前还是在信息“送达”层面上的突破。“爆款”新闻突出地表现为在面对新媒体冲击时主流媒体主动出击,吸引用户的关注。然而,新闻信息的送达程度高,并不代表它已经得到了有效传播并成功影响了受众,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领域还存在着新闻影响力和认同度的问题。

    当下,早期新技术带来的流量红利接近尾声,仅仅依靠新的叙事技术完成的作品再想成为现象级产品越来越难,媒体融合的创新策略开始转向组织制度革新优先的深度探索。这在一些主题性强、阶段性强的策划类新闻报道中体现尤为突出。以70周年报道为例,让用户关注、知晓到这一大型新闻事件并不难,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持续性的机制、肌理更新,使得媒体有持续深入产出新闻作品的能力,由此使得用户从知晓、关注进一步上升到认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辉煌成就,将注意力统一到共同建设国家这一最终目标上来。这是媒体组织发起大型主题报道的最终目标,但并非能够依靠几个“爆款”新闻作品就能实现,而是需要更深一步的组织机构革新。

    媒介融合经由几年的发展,已经迈过了技术融合、平台融合、产品融合等发展阶段后,下一步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是观念和文化上的融合。在这一阶段,新闻工作者需要进行更大范围和程度上的观念调整,积极地适应以交互设计、新技术应用和社交情境为导向的媒介环境,实现策采编发全流程的高度一体化。这种系统性的生态变化不同于单纯的技术运用或单个新闻产品生产,需要从更高的层面加以考量。

    2017年全国两会起,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机制正式运行,设立总编调度中心,建立采编联动平台,统筹各方采访、编辑和技术力量,“报、网、端、微”一体联动,建立移动优先、PC做全、纸媒做深、多次生成、多元传播的策采编发新流程。至今,“中央厨房”已经成为媒体融合的“标配”与“龙头工程”。在“中央厨房”式“一次采集、多次生成”模式确立的前提下,下一步的任务是要打造一个能够完整体现整体融合的体系。它的目的不是让新闻成为流水线产品,而是尽量实现个性化新闻生产,满足新闻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不是简单地实现人机交互,而是在人机交互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人人交互。这种生产流程上的重塑,是一个需要不断调整的组织机构重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让新闻工作者的观念和新技术、新媒体环境相适应、相结合。

    70周年报道如何能够突出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各行各业所取得的成绩,明确当前以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从短期看,新闻报道的时度效是衡量及鉴定的标准;从长期看,媒体机构能否持续化稳定化地产出品质恒定的新闻产品,对于机制肌理运行的时度效则是更进一步的衡量和鉴定标准。 

    在新闻报道上,切忌片面化、简单化、绝对化,不可以点代面、夸大其词,制造噱头、吸引眼球。而在组织机构的层面,每次大型主题活动的策划和实施前期、中期和之后,都需要进行及时的复盘和规划,审视媒体资源、采编力量、时间急缓等诸多实际因素,用来衡量目前的新闻运行机制是否能够匹配新闻产出的实际需要。在一次次大型主题活动的实际演练中,修正已经出现的问题,确认已经取得的成绩,将一次次单独的新闻报道战役变成一次次对组织机构的梳理和完善。

    可以说,到70周年报道完成之际,能够系统总结出在报道策采编发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哪些问题,又能依据它们对于现有的以“中央厨房”为主干的组织机构进行多少加强和调整,其意义远大于诞生了多少“爆款”,出现了多少新奇的新闻产品。

    综上所述,“时度效”是新闻传播中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媒体在进行重大主题报道时,需要将三者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做到适时、适度、有效。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建立起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面向受众、互动参与”的新理念,才能做出融合背景下用户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让用户爱读、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当下,传播格局变化巨大、挑战空前。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需要传播载体不断尝试、不断创新,越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48字职责使命,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新时代主流声音。加强媒体深度融合,就要制作形式创新、内容生动、人民喜闻乐见的融媒体作品,实现网上网下共享、线上线下互动,即时、精准、灵活地组织开展新闻传播活动,从技术应用、新闻内容生产革新和组织机构肌理重构三个层面出发,在新媒体背景下不断探寻新传播规律,掌握新传播技术,实现有效传播。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面向融合的新闻内容生产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8BXW03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武艳珍

浓墨重彩描绘新中国70年美丽画卷
阐释新思想 创新求突破
讴歌壮丽70年 礼赞奋进新时代
践行 “四力” 的生动载体
激扬70年, 以 “四化” 和 “四要” 增强 “四力”
重大主题报道的 “招式” 与 “功法”
讲好家国故事 唱响 “我和我的祖国”
用新、快、实诠释 “能” “行” “好”
方位度提升策划力 融合度提升呈现力
在恢弘叙事中传递温州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