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从一通电话说起

● 吴 旭 《 新闻战线 》(

    3月3日,星期天,夜里11点左右,我正准备熄灯休息,手机铃声响起,原来是贵州日报评论版编辑孟秋打来的电话,她在核实我稿子中的事例来源。当我告知她具体的报纸及其发表时间之后,她对我说:“对不起,这么晚了还打扰您。”

    我不禁心头一热。作为贵州省委机关报的编辑,能对一名来自基层读者、作者的稿件如此重视、如此关心,怎能不让人感到温暖、激动不已?

    近年来,有些地方纸质媒体的时评、评论编辑,把选稿、用稿的注意力过度地集中在了“知名时评人”或“写作高手”身上,致使不同报纸经常在同一天刊登同一位作者的评论文章,“撞车事故”频发;有的编辑对普通读者、基层作者的来稿,“基本上”不闻不问、不理不睬,更不会去发现其中的新见解、新观点等“闪光点”,导致一些基层作者心灰意冷。有的人因此“败下阵来”,不再写稿、投稿;有的写作爱好者则不忍放手,继续追逐心中热爱文字的梦想,转向了网络文学、网络评论。

    虽然网络文学、网络评论已成为一种潮流,阅读网络新闻、网络作品已成为一种趋势,但纸质媒体尤其是党报在如何吸引读者、抢占舆论制高点上,仍然大有作为、大有可为。即使在网络媒体、自媒体风起云涌的当下,党报党刊和纸质媒体的权威性、原创性仍是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这其中的关键是要敞开胸怀,热心为广大读者服务,热情为基层作者服务。

    言为心声。来自基层读者、作者的言论、杂谈等评论性文章,虽然可能没有“高手”那般专业、有水平,甚至不需要编辑费神,但也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思想及真情实感,有故事、有温度,也是许多报纸及其编辑所关注、所需要的。

    记得2016年8月1日,人民日报评论版开展了“聊聊你家那位‘橄榄绿’”的征文活动,一下子让我想起了在部队工作已10多年却很少回家的孩子。我一气呵成,把饱含对孩子牵挂的《一天半的婚假》一文完成、发给人民日报。两三天后,便收到了评论版编辑白龙打来的电话。他向我详细了解、核实了文中的有关细节,对我鼓励孩子投身国防事业的做法给予了赞赏,还鼓励我多向人民日报投稿。我很感动。8月19日,《一天半的婚假》在人民日报发表。在白龙编辑的激励下,我还以读者的身份在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发表了言论,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在人民日报《议政建言》版发表了建言献策类的文章。

    2018年,人民日报社的“我与人民日报·纪念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征文活动得到了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新老读者、作者的积极响应。从已发表的文章中看到,许多读者、作者都对人民日报怀有恩师般的感激之情。其中湖北一位已退休的教师,在《难忘的投稿经历》一文中深情地写道:“人民日报社的领导和编辑记者,对我的投稿给予过鼓励和指点,在我身处逆境时给予过关怀和帮助,见过面的和没见过面的,都给了我美好印象。他们始终保持着关心群众、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保持着廉洁奉公的敬业精神,值得学习和赞扬!”

    党报编辑关心基层读者、作者的来稿,重视培养新人新作的做法,既是对作者的鼓励和肯定,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进步,同时也彰显出党报为基层读者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情怀。笔者期待,在加快纸媒转型、促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同时,纸媒及其编辑仍应保持定力,千万不要把为基层读者和作者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这个好传统给丢了。 

从一通电话说起
报纸成“药神”的警示
善加利用,“夸夸奇谈” 必有回响